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的数量词跟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词在用法上差别较大,总地说来,古汉语中的数词用法相当灵活,而量词却不发达。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高中第二册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中“数量词的用法”这部分内容,就古今差别较大的方面,谈谈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一些特点。一、数量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边,也可直接用在名词后边,但一般不用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量词丰富了数词的语义特征,具有精确数词所没有的语用功能。通过分析模糊数量词的成因及分类,结合新闻英语的特点和实例,试着探讨英语新闻报道使用模糊数量词的必要性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彝语与缅语中都存在着比较丰富的量词,彝缅语量词与数词结合构成的数量词短语在修饰名词时,总体上遵循“名词+数词+量词”的组合原则,且量词居于末尾具有强制性。针对不同的数词,彝缅语数量名结构的组合关系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彝语中数词“一”经常被省略,缅语中由于数词表达的声调屈折变化,引起量词位置的前移。此外,在数量词短语与名词中心语、指示代词、形容词短语等之间的相互次序关系上,彝缅语中的数量词短语总是居于名词中心语之后,且距离名词中心语位置最远,其他修饰成分随语言不同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数词,量词和数量词都可以重叠。这些词重叠之后。不仅与重叠前所表示的意思不同,而且有的同一重叠的数量词,由于用法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下面就重叠的数词、量词和数量词在九、十册语文课本中的运用,谈谈它们的用法和所表示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邹婷 《海外英语》2014,(5):158-159,163
数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也构成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数词习语。数词习语是指由序数词和基数词构建成的习惯用语或表达法,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由数量词组成的习语。正确的理解英汉数词习语的意义可以让人们更加准确的使用数词习语。该文主要从在英汉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英汉数词习语的含义及英汉数词习语翻译技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数词无论是在表示物量还是表示动量时一般都需与量词连用。从汉语史的角度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用法比较复杂,在表数量上有一个由数词单用到数词、量词连用的过程;而且数(量)词的句法分布比较多样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本文主要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情况和在不同时期的用法现象,从而描绘出数量词的使用发展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名句、佳句更是广为传诵,脍炙人口。诗句之中数词和数量词出现频率很高,却往往未能引人注目。殊不知,古诗中的许多数词和数量词在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中别有所长,富有表现力。鉴赏古诗时,揣摩数词和数量词运用的修辞技巧,品味其艺术魅力,既可领略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获取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准确地使用量词是信息传递的必要前提,量词的超常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就量词(主要是物量词)与其修辞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数量词。表物量的数量词常在名词前边,表动量量数量词常在动词的后面,本文要说的是物量词。物量词有下列构成特点。 1.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与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9.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  相似文献   

10.
时间量词是现代汉语量词的一类,与数词组合用来表示时间量。其中存在一部分词既可受数词修饰又可受数量词修饰。一些学者把该部分词看做"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在陆俭明、张雪涛判定的"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中,发现有些词只受数量词修饰,且受序数词修饰后表示具体时间点,应当把该类词看做"时间名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数字伴随着人类从混沌走向睿智,从蒙昧走向昌明。这些数字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蕴。在汉语中,数词的表示方法,谐音与象形的妙用,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词的特殊偏爱或反感、认知或运用,从而使其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及语言文字等方面打下了深刻地民族文化的烙印。数词"四"和"七"在汉语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就印证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定向不明确,就业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不及时,就业观存在偏差,是地方综合院校大学生在就业准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生缺少人生规划,社会角色转换的意识和能力较低;二是学校就业指导实施措施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些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角色转换的准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需更具针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数码创造者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码"并不是通过一次发明就定形的,它的形成有一个逐步演变的历史过程。首先,这套数码应源于古中国人创立的准十进位值制名称数码和十进位值制算筹数码,接着,古印度人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对它进行了再创造,最后它的定形和被广泛接受也不能排斥古阿拉伯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数词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可在另一方面,数词的语义在语用中又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拟以数词成语及习语为例,分析对比英汉语数词语用意义和构词方面的异同,旨在预测英汉数词互译过程中的困难并解释其原因,同时还就归化、直译+解释以及转换三种翻译策略在翻译数词成语、习语时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现代广告都会涉及到图片的使用。无论是动态图片还是静态图片,都是传播广告信息的重要手段。图片的创意要素有色彩、图形、数字、象征物、身势语等非语言符号。在跨文化广告传播过程中,由于图片色彩蕴含的不同文化涵义、同一图形的不同象征意义、不同民族相异的数字喜忌、身势语的不同内涵等因素,广告图片创意领域成为文化冲突频繁发生之地,应当重视对广告图片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感知。  相似文献   

16.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一文将"几、许多"归为数词,将"第一、第三"归为序数词,值得商榷。前者与目前语法学界的普遍看法相乖离,较好的处理是:"几"为疑问代词,"许多"为形容词。后者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述不一致,"第一、第三"为表序数的词组而非序数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现象的反身性质,意识形态等社会科学理论是有缺陷的知识。虽然意识形态是有缺陷的知识,但它能产生积极有用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性谬误"。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是"易扩散谬误",意识形态总是将一时一地有效的东西普遍化、永恒化,以至于远离生活现实,变成谬误。索罗斯认为,开放社会是意识形态的纠偏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中,数词得到广泛地使用,它除了用于表示数目或顺序的本义外,还可以用于表示不确切数值的数词惯用法,用于表示“不定“概念,用作修辞手段,此外,有些数词还可以和其他词一起构成谚语.本文对数词在英语中的某些特殊用法和意义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影响到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重新从理论上认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重新认识国家、政府以及政府的几项基本职能,即管理职能、事业职能、经济职能。其中最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经济职能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社会效率与公平。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不断地从直接转向间接。  相似文献   

20.
汉语数字的模糊语义与翻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数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计算,但在民间语言和学作品中,数字常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这是数字的模糊语义现象;这种模糊语义的数字具有比喻或夸张的修辞功能,我们根据语义等值和功能对等的理论,探讨汉语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