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采用平行对比实验方法,对Mg(OH)2沉淀与NH4Cl、NH4Ac溶液反应的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演示Mg(OH)2沉淀与NH4Cl及NH4Ac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最好选用浓度为0.12-0.15(质量分数)的NH4Cl溶液、3.0mol/L的NH4Ac溶液,且Mg(OH)2沉淀要新制的。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成本节约、时间节省。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选修4中引入了平衡常数的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师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以深入解释的溶解问题.如氨水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该沉淀又能溶于NH4Cl.氨水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但Fe(OH)3却不能溶于NH4Cl溶液.FeS能溶于强酸,但CuS不溶于强酸.CuS能溶于  相似文献   

3.
解析:在鉴别盐酸和稀硫酸时,一般应选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不选用AgNO3溶液。因为AgNO3溶液和H2SO4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AgSO4,出现浑浊现象,不好和AgCl沉淀区分。  相似文献   

4.
王春 《化学教学》2020,(5):75-77
对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8题有关SO2与AgNO3溶液反应进行试题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几点问题思考;通过设计多组实验方案对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及上层清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为Ag2SO3和少量Ag、溶液中存在SO4^2-和[Ag(SO3)2]^3-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5.
将钴(Ⅱ)氨配合物的生成置于液体石蜡封闭的除氧溶液中进行,可以得到黄色的[Co(NH3)6]Cl2配合物,避免了把[Co(NH3)6]Cl2、Co(NH3)6]Cl3二混合溶液的颜色当作单纯[Co(NH3)6]Cl2的颜色的错误,表明了钴(Ⅱ、Ⅲ)氨配合物的生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约1—2分钟全部生成H[CuCl2]的无色溶液,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的白色沉淀;再在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的CuCl固体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浓盐酸,即很容易生成H[CuCl2]、[Cu(NH3)2]Cl的无色配合物。操作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6.
一、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例1 已知Cl^-和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又有10%见光分解生成单质Ag和氯气.所产生的Cl2全部在水中发生岐化反应生成HClO3(强酸)和HCl,而这样生成的Cl^-又与剩余Ag^+作用生成沉淀,如此循环复直到最终,现在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相似文献   

7.
1.强酸强碱盐溶液混合: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 Na2SO4+BaCl2=BaSO4↓+2NaCl 2.溶液酸碱性一致的两种盐溶液混合: 由于水解相互抑制,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NH4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3 ) 2 ]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 ,这是值得商榷的。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mL2 %AgNO3 溶液 ,然后一边摇动试管 ,一边逐滴滴入 2 %的稀氨水 ,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 +NH3 ·H2 O→AgOH↓ +NH+ 4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gOH + 2NH3 ·H2 O→ [Ag (NH3 ) 2 ]++OH-+ 2H2 O②  由于反应①生成的NH+ 4与反应②生成的OH-结合生成N…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问题最好的方法.就人教版中沉淀Mg(OH)2在NH4Cl溶液中的溶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为验证其合理性,我们选用CH3COONH4(溶液呈中性)代替NH4Cl,做了验证性实验.证明Mg(OH)2溶解,是因为Mg(OH)2(s)≒Mg2++2OH-,NH4++OH≒NH3·H2O,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解决了习题中的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强酸弱碱盐NH4Cl溶液中,NH4Cl完全电离(NH4Cl=NH 4 Cl-),H2O微弱电离(H2O(=)H OH-),NH 4水解且水解程度不大(NH 4 H2O(=)NH3·H2O H ),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Cl-)>c(NH 4)>c(H )>c(OH-).由于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得电荷守恒关系是c(NH 4) c(H )=c(Cl-) c(OH-).  相似文献   

11.
题目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溶液的一种.已知:①A与B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②B与C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③C与D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④D与E反应时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时有气体生成;⑥在反应②和③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仅从PbI2悬浊液中检验出I-,难以证明难溶物PbI2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不足,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适量AgNO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AgSCN白色悬浊液体系。通过平行试验,分别在3个盛有适量AgSCN白色悬浊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等量)Fe(NO3)3溶液,然后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等体积)蒸馏水、AgNO3溶液和KI溶液,振荡试管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此,既可证明AgSCN悬浊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也可证明当组成沉淀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后,难溶物AgSCN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13.
一、比较元素的质量分数例1 在NH4Cl、NH4NO3、CO(NH2)2(尿素)三种化肥中,按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CO(NH2)2 ,NH4NO3 ,NH4Cl B. NH4Cl,NH4NO3,CO(NH2)2 C. NH4NO3,NH4Cl,CO(NH2)2 D. NH4NO3,CO(NH2)2,NH4Cl 解析:比较NH4Cl、NH4NO3、CO(NH2)2三种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它们各自的含氮量,然后比较;也可以先将这三种化肥的化学式变形,变成氮原子个数相同的形式,再分析比较。这样,NH4Cl→N2H8Cl2→(NH2)…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胶束体系中,通过检测AgNO3沉淀I-生成稳定的AgI胶体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从而建立了I-的灵敏分析法。RLS光谱在437nm处,具有特征散射峰,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与I-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6ng/mL。本实验中研究了AgNO3溶液浓度、SDBS溶液浓度以及共存物质对RLS强度的影响。此方法用于合成样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9.3%~106.7%之间,RSD小于2.8%。  相似文献   

15.
例题已知Cl-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为HCIO3和HCI.而这样生成的Cl-又与剩余的Ag+作用生成沉淀,这样循环往复,直至最终.现有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最终能生成多少g难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求H+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16.
题目:某化合物的化学或可表示为CO(NH。)。CI。(x,y均为正整数)c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Og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溶液滴定(生成AgCI沉淀),共消耗24‘0mlo.100moVL的Agwo3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吸收NH3共消耗24·0mlo.200mol/LHCI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I.ON14.OCI35.5Co58.9)闲;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n(NH。)。0.200X24.OX10‘…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合成氨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教版的高一化学教材P132安排了一个合成氨演示实验(见图1)。在Y形管中一侧加饱和NH4Cl溶液和NaNO2固体反应制取N2,另一侧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然后将两气体混合通入还原铁粉(催化剂)中来合成NH3,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当溶液变红,即说明有NH3生成。  相似文献   

18.
无数据计算是一类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题型,不少同学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它是有数据的,只不过数据或物质间的关系隐含在题意或已知知识中,只要肯动脑筋,不难使隐藏的数据露出“庐山真面目”,从而找出量的关系,得以求解. 1,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KI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的AgNO3溶液中AgNO3的质量分数是() (A)50%(B)48.8% (C)38.2%(D)72.3% 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等于原KI溶液的质量,必然得出AgI沉淀的质量等于原AgNO3溶液的质量.设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AgI的物质的量也为1mol,所以:  相似文献   

19.
一、Cl-的检验1.原理Cl-是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它可与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2.所用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3检验方法取少量未知溶液放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如果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凝乳状沉淀,就证明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I。4.注意事项在检验过程中摘加几滴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酸根离子的干扰,如PO3一、C032等,它们都能跟Ag“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但这些沉淀都能被硝酸所溶解。在检验时也可以先加入几滴稀硝酸后再淌加硝酸银溶液,其结…  相似文献   

20.
题目已知C1-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可在水溶液中歧化生成HClO3和HCl,而形成的cl-与剩余的Ag+发生作用生成沉淀。这样的循环直到不再有化学反应发生为止。向含有1.1mol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最终生成的难溶物(Ag和AgCl)的质量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