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存在因思维不够严谨而错误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进而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过程,准确理解数学命题;二是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严谨认真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全面、周密而不遗漏的思考习惯;四是强调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师研究和挖掘数学教材是值得提倡的.在这方面的论文中,有一部分就教材中的“非严谨性”进行讨论,意欲使数学内容严谨完备,符合数学科学的特性.然而,这种良好的愿望后面潜伏着不少弊端,存在着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研究的方向问题.本文对中学数学教材中的“非严谨性”问题谈谈笔者的理解,以与同仁磋商,求达共识.一、教材中“非严谨性”问题是大量存在的部分教师认为,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定义或教材内容顺序等缺乏数学科学的严谨性,属“非严谨性”问题.比如,初中《几何》(第三册)P.65,等弧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3.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是优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谈谈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数学的三大特点为严谨性、抽象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所谓数学的严谨性,是指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通性,一般以公理化体系来体现.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大量增加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性学习的篇幅.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往往有同学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这种转变对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体系带来了挑战.为更好地让学生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教学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且具有递推性的数学命题,通过“有限”来解决“无限”问题的一种严谨且十分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教学中许多学生没有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证题停留在机械模仿,盲目套用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格式,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对数学归纳法证题的难点及教学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邵志坚 《考试周刊》2012,(81):52-53
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由此可得,数学实验不是理化生学科的“专利”,它是在典型的环境或特定的条件下.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和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语言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领悟数学美;从数学发展史中感悟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体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军花 《学周刊C版》2011,(11):174-174
反思一:数学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传统教材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对数学概念与结论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应用不够重视。很多教师不愿在概念的引入及数学结论的形式与发现过程等内容上花时间.以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脱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9.
TI图形计算器是一种立足于数学、教学、教师和学生的高端计算器,观察和分析给定的数学问题,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猜测,然后借助TI图形计算器做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得出对问题的解决具有导向性的数学结论,然后再给出严谨的解法或证明过程.这种探究问题的过程可以将这些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获取问题的简易解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思维缜密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它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周到而细密地考虑到问题的各种可能情况的一种思维品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有的思路不清楚,考虑欠周到,导致答案有误;有的叙述不严谨,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漏洞百出.为了纠正或克服这些不良倾向,逐步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和缜密思维的习惯,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思维之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数学思维常凝结在数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之中,表现为严谨、灵动、富有想象力.解决数学问题,由沉思、迷茫到豁然开朗的那种巨大的乐趣,是无数人痴迷数学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一道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多角度解答来展现数学思维之美.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中的最值问题遍及函数、不等式、三角、数列、向量、解几、立几、概率统计及导数微分等各科之中,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许多数学问题解决的桥梁,是学习高等数学中最值问题的基础,它一直是数学问题的热门课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解决最值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具有严谨、全面的分析问题和灵活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往年高考试题中最值问题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圆锥曲线问题中常常含有参变量,并且要确定这些参变量的取值范围.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要严谨、全面地分析问题,具有灵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这类问题的几种常见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是指人脑对数学材料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间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一种理性化的高级心理活动.数学的严谨、抽象及应用的日益广泛,决定了数学对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等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索各种规律时,具有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1)寓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于双基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错在哪里     
<正>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解决数学问题要有严谨的态度.然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细节性错误,很难发现.下面是学生作业中偶得一例,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一、问题与解答问题在△ABC中,a=3,b=2,cosA=1/3.求(1)sinB;(2)求c.解(1)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B=42(1/2)/9;(2)解法1根据余弦定理a(1/2)/9;(2)解法1根据余弦定理a2=b2=b2+c2+c2-2bccosA.  相似文献   

16.
俞界岳 《数学教学》2010,(10):11-13
一、问题提出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刘梦清 《考试周刊》2011,(77):11-13
分类讨论问题充满了数学辩证思想.它是逻辑划分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具体运用.分类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掌握好这类问题对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文阐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重点就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分类讨论在解题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关键,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及理论阐述说明了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其中问题解决的关键与核心是问题表征.在数学解题中,同样一个数学问题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导致不同的解题思路;对数学问题做出什么样的表征形式,这种表征形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数学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快慢和成败.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中核心基础课程的改革,数学这一学科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本质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它将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和应用性集于一体.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有导向作用.文章以等差数列为例,探究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为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提供了契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和体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在“代数式”这一章中就有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提炼、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