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及学生的学习风气。有人曾把学风形象地说成:学风,是读书之风,  相似文献   

2.
学风是一所高校的治学之风、教学之风、求学之风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学风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认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从创新理念、内容、方法入手,在新生入学教育、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育人环境三个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3.
学风是一所高校特有的办学风尚和治学品格,也是彰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衡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学生价值的引领、治学之风的规范、办学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日益凸显。要解决学风建设问题,高校应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从学风建设的指导理念、目标、机制、制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得利  李德福 《文教资料》2007,(30):134-136
学风是一所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执教和学生求学过程中办学思想、学生培养目标、师生学习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学风建设是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主要源泉,正确认识学风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是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汉典将“学风”定义为一所学校的风气、集体的品行。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个班级的气质和灵魂,更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头人,班级的学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重视“教”的问题任课教师要有责任心,要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丰富自身知识容量,具备独特的教学魅力,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精力吸引到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学风建设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大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本校的学风建设,将之视为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工程。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学风的好坏已经逐渐成为评估该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就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一、我国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学风,是指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  相似文献   

7.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校园氛围、教育载体、学生管理、形象表现等。针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学风问题,应大力推进和加强教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8.
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其风气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里读书、治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立校之本。学风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高校在加强学风建设中,要教育大学生坚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知行统一的文化品格,追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统一,要让大学生学会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建设落实的虚浮性、建设效果预期的两面性和建设信息沟通的单边性等问题。新时期的高校学风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全员性、沟通社会等原则,干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兴学之风和干事创业的办学之风;教师要树立诚信严谨的治学之风和精益求精的教学之风;学生要树立勤奋求知的学习之风和文明修身的道德之风;职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助学之风和爱校如家的敬业之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方工业大学狠抓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了教风与学风的良性互动,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一、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高等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校发展,搞好学校稳定的重要保证。一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意义1.加强学风建设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广大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树立与世界形势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2.加强学风建设,是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在大学阶段,学习...  相似文献   

12.
浅析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学风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和灵魂,体现着高校的治学之风,彰显着高校的文化意蕴。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学校、学院和学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特色基地为例,通过阐述学风建设的成效、分析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期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学风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做人之风,是一所院校的灵魂和气质所在,更是一个学院的立院之本。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普遍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改善高职院校学风,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治学之本,是衡量大学校风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阐释了学风的含义及其作用,剖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学风与德育的关系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衡量其内在潜质和办学实力、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教学传统和发展后劲、学校品位和学术格调的重要标志。因此,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充分地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发展的基础工程。优良学风表现在学生身上则要求其有远大的理想和报国之志,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良好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学以致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坚持真理、独立…  相似文献   

19.
一、学风与德育的关系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衡量其内在潜质和办学实力、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教学传统和发展后劲、学校品位和学术格调的重要标志,因此,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充分地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发展的基础工程。优良学风表现住学生身上则要求其有远大的理想和报闰之志,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良好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学以致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坚持真理、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院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