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庆飞 《精武》2012,(33):43-43,45
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对幼儿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认为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应围绕专业市场确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发展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对体育课程与艺术课程的整合,突出艺术与体育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幼儿体育的特点,构建的复合型专业体育教师,是当前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能力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能力、健身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仍是目前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明确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世纪里,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学生自主择业和体育社会化的需要,构建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增加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学时数以解决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培养通用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应该成为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由此,增设政治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就业教育课程,改造技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等工作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稼禾 《体育科技》2001,22(4):66-68
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能力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同中学体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在抽样调查江苏苏北部分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现状的基础上,以田径课程为例,初步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师体育专业术科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观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如何在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了论证,以期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体育师资服务。  相似文献   

6.
林小静 《精武》2012,(30):34-35
摘要: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而我国目前的高职体育并没有脱离本科的课程标准,并且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个延续。本文通过以专业为导向,将高取各专业的职业特点与体育项目相融合,在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加快高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比较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6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涉及目标时代性、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包括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课外体育训练能力、体育竞赛组织能力、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学校健康教育能力、学校体育教学研究能力、体育课程开发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等)、专门体育教师人才、复合型体育人才等方面的要求。各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上是以培养优秀合格的体育教师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有各自的侧重点,培养具有不同特色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议题已日渐重要,一改过去知识、技能传授系统化、能力培养自然化的旧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从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角度进行体育教学能力的探索,为体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和在职体育教师的进修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障,论述了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流向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以及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基础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能力素质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认真审视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的角色特征,探讨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制定提出一定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的观念,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从而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而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苏州的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关于 2 1世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显示 ,香港与内地中学体育教师相当一致地认为 ,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训练能力、自学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香港教师比内地教师更注重自学能力 ,两地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科研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存在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实施不断推进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操教学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必然对体育教师体操教学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通过全面的分析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拓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应地拓展自身的能力,包括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结构由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组织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开发能力6部分组成。其中教师比较看重的是课程的实施能力,而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中小学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量统计法等方法对广东省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的视角对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素质、能力和对体育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期望,以期给体育教师和有关教育部门提供可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与科研水平,是新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是确保小学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小学体育教师"学研共同体"的内涵进行解析,对其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于为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新时代下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下,武术课程开始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起来,但是在这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数学校的领导者和工作者有不同的误区:定位标准防身自卫、民族精神没体现、武术课程的设置不一、武术教师授课的能力受限、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重要。上述问题的出现阻碍了武术课程的发展,影响了武术的推广,文章就此有针对性提出了合理地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学《纲要》的实施、中学和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在《纲要》的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课标》的实施中教师普遍感到存在着教学难度加大、教学内容增多;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课标》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师生关系及各自的角色认识不够;评价相对较难,但总体评价结果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影响课程改革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作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与健康课不够重视、办学条件差、教学效果甚微,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水平偏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并提出要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培训、努力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和地域性学校课程来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