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实现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保证.分析了广东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本区域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广东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现状、国内外技术转移平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广东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转移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广东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并对广东省未来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省属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广东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现状、国内外技术转移平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广东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转移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广东省省属研究机构参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并对广东省未来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室是在1989年1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6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坚持自身的研究方向,参与  相似文献   

5.
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针对当前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虚拟团队"管理模式.从虚拟团队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探讨高校重点实验室虚拟团队的组建方式及管理策略,以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促进实验室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科技部批准我院4个院重点实验室新组建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为加强我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我院又批准成立了6个重点实验室,本刊将分期介绍这些机构。  相似文献   

7.
区域共建国家实验室是国家优化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共投、共治、共享"是区域共建国家实验室的基本理念.探讨区域共建国家实验室机构性质、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探析区域共建国家实验室建设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地方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地方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沟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通道"。本文以宁夏为例,在对民族地区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民族地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43所,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1996年,全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有322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有67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28个,省属高校中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6个,同时还有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省级有关部门和企业在高校建立的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技术推广中心和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全省普通高校理工农医领域共有科技活动人员3.4万人,  相似文献   

10.
药学院校内的省属重点实验室不仅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推动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支持。因此,科学构建和谐的药学院校重点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防部是美国国家实验室的重要资助单位,在最高峰时期,美国国防部曾经资助过34家国家实验室。目前仍然资助10家国家实验室。文章详细分析了美国国防部下属国家实验室构建的"资助机构—运营机构—国家实验室"三层管理体制。根据联邦采购法案(FAR),资助机构决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国家实验室要依照资助机构的特殊要求或章程来执行研发任务。运营机构负责国家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实验室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等。资助机构通过驻地办公室对国家实验室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和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国家实验室的绩效收入和补贴。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三层级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实验室获得稳定的联邦政府资助,另一方面又能在具体的事务管理上保持相对的灵活性,这种模式较为符合科研规律,对于中国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山东农业大学。这是山东继山东大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后,省属高校第一个获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山东省作物生物学研究方面有了高水平科研基地。实验室于1991年1月开始筹建,是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原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植物遗传工程""果树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的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2018年广东省197家重点实验室样本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探究影响不同区域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产出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在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中受到人力投入、科研环境、地区经济水平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围绕"一核一带一...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对促进我国科学源头创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两者的建设背景、理念、历程和功能定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统一的认识。为此本研究着重梳理了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历程与现状,以帮助社会公众对两者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当前两者在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实验室研究方向、软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研究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良性运行的措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是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定位与边界模糊、结构性布局失衡、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进而从宏观(重点实验室的顶层设计)、中观(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布局)和微观(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绩效评价和日常运行管理)3个层次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渤  王雪  孙从理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1698-1709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明确提出对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支持政策。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背景下,研究新时期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源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现实和深远意义。历史上,我国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配置存在经费配置与机构的使命定位关联性不强、竞争性经费占比较高等4方面问题。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具有定位清晰、使命导向等6项特征。为解决经费配置现状与重组后实验室目标特征、经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借鉴欧美国家实验室体系科技经费资源配置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竞争前置、加强资源配置的横向统筹和纵向统筹等6条举措建议,以期为科技政策制定和实验室重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有效的用户参与被认为是改善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结果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用户参与早期的需求分析工作.概念模型是用户参与需求分析时理解系统需求的重要工具,本研究试图揭示概念模型对用户参与有效性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概念模型对用户参与有效性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用户对概念模型的.理解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用户参与需求分析活动的有效性;概念模型直接影响用户的理解程度,但对用户参与有效性没有直接影响.本研究结论对丰富信息系统领域关于用户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信息系统开发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国内外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情况的分析,结合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提出实验室建设构成要素理论,并以五个建设要素为基础,研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评估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产学研”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本校农学院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内部管理和实验室队伍培养进行"产学研"运作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统一和稳定的组织结构是组培室"产学研"有效运作的基础.组培室由专人负责,下设教学组、科研组和生产组.按照教学和市场两个规律来运作,具体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科技服务为导向,以科研促发展".激励机制体现在为教师、学生和员工的个人的需要和发展提供适合的平台.内部管理可分为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生产管理,提出"和谐、有序"的组培工厂管理理念,通过和谐的氛围和有序的运行可达到高效率的目的.组培室队伍培养重点是在科研队伍和生产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