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且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文化管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理念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从国外传来的档案袋评价以当前提倡的质性评价理论为依托,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它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适应这次改革发展的需要,对新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理念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从国外传来的档案袋评价以当前提倡的质性评价理论为依托,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它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适应这次改革发展的需要,对新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存方式,是支撑学校存在、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课程文化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我国基础教育的生物教学正面临着重大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策略,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它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德育课程的改革也关系着数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审视其基本原则、目标取向与路径,文章从发展的视域就这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它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德育课程的改革也关系着数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审视其基本原则、目标取向与路径,文章从发展的视域就这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关系紧密。当前职业学校亟待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并体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互促互动。基于这一理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及帮助学生面向未来。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上,要突出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成功;教学改革上,要着力破除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的结构性因素;条件保障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相关资源的因应与协同,从而实现以课程改革促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核心,从知识传授、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而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这个空间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及他们相互间的活动等,他们共同就形成了一种文化——课堂文化,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幼儿教育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文化变革正是这场变革的实质内容.主导中国内地幼教改革20年的"文化普遍论"思潮和香港幼教界所推崇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幼教改革偏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作者认为,文化相对主义和"3CAP"也许是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国幼教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本土化的幼教课程模式,探索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幼教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时代的发展与需要,文化的地位与力量日益凸显。这种变化在课程改革中更加显著。以往的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存在自在性,并没有从文化的视角为课程改革提出自觉地路径,致使课程改革摆脱不了钟摆定律。为了更好的确定文化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发挥其力量,有必要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文化矛盾、文化反思与批判以及文化观三方面分析了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揭示课程改革发生、发展规律,为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价值引导和方向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社会文化变革密切相关,并遵循着一定时期社会的文化路向。考察近现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从清末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到民国时期的"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思想,直至20世纪后期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它们在课程宗旨、课程内容乃至课程实践方面均对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留下了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烙印,鲜明地反映出文化变革在师范教育课程上的价值诉求。同时,不同时期的师范课程改革也顺应了社会文化变革的需要,表现出师范课程改革自觉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具体要求,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自去年始中考就实行了重大的改革,其中就有一项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我校在中考改革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验教学的展开,我国基础教育的生物教学正面临着重大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16,(6):53-61
课程改革文化研究的前提假设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文化重建",也就是新文化的确立和旧文化的消亡,这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造成课改困境的根本原因,但对于究竟是何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学界是有分歧的。对新课改持批判立场的学者认为是新课程理念脱离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导致了二者间的冲突;赞同新课改的学者认为新课程理念本身不存在问题,是保守僵化的学校文化阻碍了新课改的顺利推展。他们都倡导课程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并积极进行课程文化创新。然而,课程文化冲突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课程改革文化研究却不能够给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课程文化重建不仅面临着理论的失语,更面临着实践的迷茫。课程文化重建仅靠文化自觉是难以实现的,从文化自觉到文化重建需要中介。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良好的制度。课程改革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课程改革制度建设,以合理的制度涵养新型学校文化,并保障课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式的变化及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评价由于目标单一、方法唯一,使其已成为束缚素质教育获得新突破的一个瓶颈。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拓展对学生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对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等进行变革,建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评价制度,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发展潜能,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本课题旨在:了解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评价方式;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方式;各种评价方式的评价工具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预科汉语课程是民族教学的"奠基"课程,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汉语,从而产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爱好,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成为民汉兼通的适应社会进步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转向与落实。因此,教学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转化评价功能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而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评价功能的这一转变同时影响着教学评价工作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点滴变化加以适当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二、关注个体差异,重综合评价,多元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能开发》2013,(9):54-54
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是已走过千百余年生命历程且延续至今的考试文化.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种视角加以论证。从理论视角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变革,改革的深层桎梏是文化。故而。探寻改革的桎梏.要以文化为切入点。而当我们基于文化视域加以思考时.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就无处遁形了.它就是弥漫于中国大地千余年之久且早已凝结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的考试文化。从实践视角看:考试文化是我国自古以来诸多教育改革的深层桎梏。考试文化既是古代学校教育改革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又是当代诸次课程改革的深层桎梏.  相似文献   

20.
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当然这种课程文化不仅仅是教材文本承载的文化,更包括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整体文化意蕴的重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移植过来,这些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与语境中产生的,一旦放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对于长期浸染于中国文化中的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