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庞定亮 《考试周刊》2014,(33):160-160
<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好与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在智力上并非有明显差别,他们的主要差别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又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和性格等。我们要求学生有学习化学的正确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非  相似文献   

2.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并非智力素质差,而是非智力素质低。我在教学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头脑聪明,智商很高,但由于缺乏意志、毅力,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目标,从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兴趣和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强烈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在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中,非智力因素的贡献往往大于智力因素,“天才就是毅力”、“天才…  相似文献   

4.
贾莹 《天中学刊》2000,15(2):116-116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并影响着学习活动.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科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学生中意志坚强者和不坚强者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挖掘本学科中能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等的因素,使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挖掘学习潜力.1 上好绪论课,激发学习情感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学生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上好绪论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天赋其实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够理想,而有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成绩却很出色,分析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学习上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受陈旧的教学观念束缚和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给学习带来负影响。一、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差并不...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明显,导致学生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爱好、意志、态度、个性等,非智力因素是否优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智商有一定关系,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决定性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势必造成这样的情况:你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既含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心理因素,也含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了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在重视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容轻视,如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学生诸如学习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正>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构成非智力因素的诸多因素中,对于中学生,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及意志。"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赞可夫语)。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物理教学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与低,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他们之间非智力因素的不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乃至整个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动力;二是定型作用,使学生磨练意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凡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均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的学习毅力和意志等.而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卜明显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如学习缺乏动力、目的性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少毅力和意志等.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经验证明,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智商的高低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智商高的孩子学习成绩未必优秀,智商中等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比前者差,有的还明显超过前者.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对学生的学习就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意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品质,来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