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主要手段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而且学生向教师传输信息是教学过程的实质性成份,因而在教学方法上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所以教学必须开放,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由教师向学生发射信息,教师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活动的局面 .如,对一些定理、法则和公式的推导,学生能够做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学生不能完全做出,但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胜任的,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2.
赵翠荣 《山东教育》2004,(19):103-103
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健康的音乐欣赏品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并促进对音乐的表现力。因此,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克服轻视音乐欣赏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欣赏课的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  相似文献   

3.
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动起来,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提高,使学生具备敢想、敢说、敢问、敢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本通过对多个教学实例的剖析,提出对中学地理互动式教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叶雯 《成才之路》2023,(21):117-120
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分层教学,能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设定分层预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指明学生阅读方向;设计分层学习内容,推动学生能力发展;开展分层教学评价,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布置分层阅读作业,强化学生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以学生情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我们要强调的是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固有情感去感染学生,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7.
钱友红 《云南教育》2002,(10):18-19
一、评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1.这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服务者,是为主体服务的服务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后由老师来评价。老师扮演主角、法官的角色,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是忠实、听话的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学生根本没有议论或者申辩的权利。只有让评读走进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2.这是课堂教学中单向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刘辉 《湖南教育》2002,(21):43-43
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我们尝试建立了一种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示、设问。教读课文,有时教师事先要做一点“提示”或指明学习目的,或介绍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情况,或提出自学的要求,或指点自学的方法等。要言不烦,目的是帮助学生自学,把学生引上路。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还常采用设问的方法,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紧扣文章的思路提出来的,是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取有效的学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目标: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建构、主动探究和创新素质的开发。其中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获取学习策略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温则勤 《山东教育》2002,(14):36-36
投影仪因其操作简便,效果清晰,可动静、远近、大小结合,因此,合理运用,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利用投影创设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的抽象性,推理的严密性,往往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让学生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喜欢数学的基础,创设情景,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是引导学生喜欢数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涉及到的社会现实面广,抽象枯燥,教师容易采取专制式的教学。即表现为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智力差异,不懂得创造性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主观片面地强调学生服从教师,专横地压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容不得提出异议和越雷池半步地去答题。更有甚者,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动辄训斥责骂学生,看不见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失去学习探究的动力和进行求异思维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学生的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其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对此,教学要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机会,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具体说,就是要使后进生得到转化,中等生得到优化,优秀生得到提高。   我在几年的“弹性教学”实验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分别采用导学…  相似文献   

13.
张靖 《内蒙古教育》2002,(12):42-42
一、师生共同参与备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亲自制定自己的上课计划,是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良好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和客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搞以教师为中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在每次备课的时候都会随机选出若干学生与我共同制定课堂计划和具体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提出本课的教学任务,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放开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途径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焕…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微观物质结构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用多媒体模拟危险及有毒药品的实验,弥补了实验教学的不足;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加快了学生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诱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避免了有毒药品对人体的危害,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职高语文教师,不能一味枯站讲台,拼命“舌耕”,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容器”,拼命“喂食”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盘活思维,调动情绪,把学生推向学习舞台的中心,让学生从被动消极的接受式转化为主动积极的进取式,教学的内容也要相应地从学生的重结果式变为结果过程并重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学校的硬件设施成套配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如何引导学生由苦学到乐学,从兴味索然到其乐融融?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变。下面就职高…  相似文献   

16.
作教学本身就是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这些方面均需要学生活动的环境开放、练笔内容的开放、提炼语言过程的开放(包括学生自己构思、书面表达、作后评价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作教学必须实施开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丽萍 《山东教育》2002,(16):61-61
美术课是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追求美的教学活动,其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十分丰富。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用。一、使学生在好奇中体验美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特定的情境,激发和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并以好奇心为动力,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如二年级的《刀刮蜡笔画》一课,教师可以问,用刀代笔作画你们看过吗?用刀做出来的画又会怎样呢?学生顿时对画法产生了好奇,教师就此拿出刮画,让学生欣赏。然后,再分析总结出刮画是一…  相似文献   

19.
胡炜 《陕西教育》2003,(3):44-44
成功的教学艺术总是与美的教学情感相伴,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交流水平有多高,教学效果就会有多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就能产生极好的教学效果。”要“触及”学生,就是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动之以“情”。首先,要以目“传情”,用眼神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充分的“感情”。要“一往情深”,要给学生以艺术享受。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眼神,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而一个讥讽的斜眼,一个轻蔑的吊眼,将使学生无地自容,一…  相似文献   

20.
课堂交往式作文教学是指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运用交往教学理念,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课堂组织形式,以“说话”为作文思维的载体,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作文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性、丰富性和生动性。从作前指导、作中内省到作后评改,始终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自己、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来丰富素材,拓宽思路,提升人格,提高作文能力,建构学生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