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强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利用伪满政权这块"遮羞布"对广大东北民众实施了整整十四年的殖民奴化教育.日本侵略者所推行的殖民奴化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涵盖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方面,为满足殖民统治的需要,更好地实施奴化社会教育,日本侵略者不仅在伪满初期就通过伪满政权制定了奴化社会教育方针,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动,不断地对奴化社会教育方针进行修改和"完善".伪满时期日伪所制定的奴化社会教育方针凸显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实施的殖民奴化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沦陷区,日本侵略对中国原有的民族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摧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教育布局,使中国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为了使中国沦陷区彻底殖民地化,日本侵略制定了奴化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相应的伪教育行政体制,用以统辖沦陷区的教育系统。其中,十分强调“宣传教育”、“以华治华”的殖民主义化统治,在“恢复”和“调整”原有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扶植伪政权建立了伪学校教育体系。同时,还建构了系统的、殖民化的社会教育和校外教育,以奴化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日伪在中国沦陷区实施的是赤裸裸的殖民奴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德国传统的社会教育学自二战后已和社会工作密切相联。这一现象掩盖了它的教育学的含义。卡隆尼( 1980)( Kronen)把它描绘为“在社区,为了社区,通过社区的教育。”①传统的提法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含义,但是它的历史提醒我们仅集中于“社会的”则存在一些误解。 社会教育学的出现   大约在 19世纪中期社会教育学这个词开始在德国使用,据说是卡尔·麦格( Karl· Mager)在 1844年界定的,被用来作为对“集体教育学( Collective Pedagogy)的替换词,同时作为“个人教育学( Individual Pedagogy)”的反义词而使用。然而真正意…  相似文献   

4.
(1)教育“战略化”;(2)教育“国际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5)教育“法治化”;(6)教育“产业化”、产学研“一体化”;(7)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教育改革“特色化”;(8)学科整体化、人才素质“综合化”;(9)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高素质化”(10)学习“终生化”。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日伪当局把推行奴化教育作为实施其“思想战”的主要措施,建立了系统的奴化教育网络,规定了以“亲日”、“复古”为核心的奴化教育方针,推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措施。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推行的奴化教育,尽管具有渗透面广、欺骗性强等特点,但无法改变其为日本殖民侵略服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青少年生动的道德实践,广丰中学主要是通过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加强“三结合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努力营造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台独”阴霾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在日据50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使“以台制台”,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化侵略政策,斩断中华化的脐带,摧毁中华化,实行“皇民化”。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男生大粱从体校转至我们七(2)班。大梁本名梁海洋,因其“海拔”列班级之最,故同学直呼其“大梁”。梁海洋对此欣然接受,且自我陶醉日:“大梁,七(2)班之大栋梁也。”  相似文献   

9.
湘籍藏书家袁芳瑛李日法袁芳瑛(1811?——1859),字漱六,近代著名藏书家,湘潭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恩科进士,散馆,任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年)特旨放苏州知府。七年(1857年)调任松江知府,“为政敢决然”①,“官声极好,宪眷...  相似文献   

10.
《青海教育》2008,(9):98-98
格尔木市第七中学(原格尔木铁路中学)始建于1984年5月,她伴随着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胜利抵达格尔木市而诞生。1997年12月23日,根据铁路生产布局调整,撤销原格尔木铁一中和铁二中,成立新的“格尔木铁路中学”(完全中学),2003年8月25日,铁路实行主辅分离改革,将学校整建制地移交给海西州格尔木市并更名为“格尔木市第七中学”。  相似文献   

11.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军国主义者竭力推行其奴化教育政策,采取奴化教育方针,实施奴化教育内容,对教师进行奴化培训,对学生进行奴化训练,目的就是要把伪满傀儡政权培育成日本侵华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奴化中国人民,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利用伪政权在中国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一方面摧毁沦陷区原有的学校,阻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设立教育行政机构,建立学校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日伪在沦陷区所推行的奴化教育,使中国沦陷区的教育事业蒙受了沉重的打击,也对学校学生及社会民众心理、思想和感情产生了重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涵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幼儿社会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会关注的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同,但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湖北武昌蒙养院(1903年)就强调幼儿教育“开导事理、涵养德性”的功能,把培养“习惯善良之盲行,德育发达基此”作为开设蒙养院的三大旨趣之一。在确定的七门…  相似文献   

14.
一、作者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博闻多识著称,尤以诗赋见长。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俞庆棠论民众社会教育内容 俞庆棠认为“广义的社会教育就是全民教育,以社会全体民众为对象”,“现在的民众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众教育的事业,有学校式的,就称为民众学校教育。社会式的,就称为民众社会教育。总之,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就其民众社会教育内容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仕品 《贵州教育》2010,(20):23-23
2009年秋季学期,由于学校的信任,我有幸担任了七(9)班班主任工作,该班属C层次(最低档次的“后进班”)。我始终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遵循“要想转化,必须感化”的原则,以情感促管理,变暴风骤雨为春风细雨。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略者利用汉奸齐燮元建立的华北伪陆军军官学校,先后招收七期学生并施以奴化教育,为日伪培养2850名伪军官,成为伪华北治安军下级军官的养成所。  相似文献   

18.
王云锦 《教育现代化》2005,(11):118-118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她)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具体来说就是:建设“龙头”、促好“带头”、抓好“苗头”、净化“后头”。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中学(432502)王康健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简称“STS”教育。自七十年代起尤其是近年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物理课程中的“STS”教育。我国的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物理新教材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6,(10):F0003-F0003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简称攀枝花七中,它是一所由攀钢(集团)公司创办,在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所“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由攀钢(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简称攀钢一中)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