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于200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专家们从心理学、脑科学、教学论、情感教育等诸多领域对情境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遵循儿童认识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前景十分广阔,应当使之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张剑锋 《文教资料》2008,(32):106-109
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原理"、"四特点"、"五要素".情境教育克服了传统教育"机械刻板、学生创新能力差"等缺陷.但是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学科特性、学生特质和教育评价体制的制约,情境教育仍旧不能很大程度地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3.
李吉林从1978年开始情境教育实验研究,从"片段语言教学"的第一轮实验经过两次质的飞跃到情境课程的分类、开发,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被认为是中国教育在理论结合实践研究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的建构,情境教育实验研究凸显"高原现象",主要表现在:情境教育学科化面临挑战;情境教育受学段的限制;情境教育与评价机制相冲突;情境教育自身体系尚不完善。情境教育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25日,在情境教育发源地江苏南通,由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未来教育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南通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35年改革创新情境教育成果展示会"。与会者听取了李吉林题为《一个主旋律"三部曲"——儿童"快乐、高效"情境学习范式的构建历程》的报告,参观了"情境教育35年成果展",观摩了李吉林所在校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小的情境教学课堂,并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教育厅、华东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讨会"于2012年2月2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教育专家出席了会议,并深入研讨了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专家们以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对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讨,为情境教育流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是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相应行动方案,且经过亲身实践验证的教育思想;在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探索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所创构的情境的享受者,而且是不断形成、丰富、优化的师生共同情境的创构者;情境教育特别需要教师有爱心、童心及恒心;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探索不仅含有"中国元素"、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含有"人类元素"、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理教育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心理教育目标通过情境的作用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物质情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从心理教育名称所构成的情境到心理教育的空间情境和咨询室的情境设计等都潜在地影响心理教育的成效。心理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即时的、综合的、流动的,文章着力分析的是暖身情境、问题情境、留白情境、模拟情境等。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推动了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手段等方面的变革,重构了情境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升级。教育信息化2.0环境突破了传统情境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创设了五大"情境环"递进式推动课堂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情境教学模式五大"情境环"具体是指:课前相关知识预习情境,学习目标思考情境,小组协作学习情境,学习成果展评情境,学习目标达成测验情境。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应遵循情感性、针对性、主体一主导性、情趣适度性等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研练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尝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提供了情感化实践教学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境创设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境认知已成为学习及将知识转化为真实生活情境的重要学习理论,教学情境的创设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多元智能及建构、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对高职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与地方经济、科技互动发展,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李吉林情境教育体系可以称得上我国基础教育界首次由一线教师创构的教育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涵盖了先进深刻的教育思想、科学鲜活的教育理论和灵动高效的教育实践。这一项很“厉害”的贡献得到了教育界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积极关注和高度赞扬。作者从解读诸多领导、专家、学者何以如此关注李吉林老师及她的情境教育体系的视角,勾画了李吉林老师四十年如一日,秉持一颗永不消退的纯净童心,以锲而不舍、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在情境教育的园地里不断耕耘、不断收获而描绘出的一幅壮美画卷。  相似文献   

12.
从学习科学视角分析中国情境教育学派李吉林情境课程,可以看到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实施建基于优化的学习情境,课程目标以发展儿童理解力为核心价值追求,重视儿童道德性、社会性和智力性的整合发展,善用非正式环境作为拓展的心智源泉以促进儿童的卓越。在教学策略层面,李吉林情境课程将学术性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活动的操作性、审美教育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强调创设优化的学习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促发与给养儿童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陆平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20-124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与南通教育文化密切关联:她在教学中注重撷取南通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开发"野外情境课程",成为情境教育的重要因子之一;李吉林及其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建离不开南通教育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丰富了当代南通教育文化的内涵。厘析其间的关联性对于我国本土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促进本土教育家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间的合作、联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出鲜明的跨区域科zof-~动特征。以李吉林情境教育科研活动为案例,分析跨区域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对提升当前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在30年实践与探索的历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本文是对李吉林个人研究行为的研究,从“学、思、行、著”四个方面描述、勾勒或概括李吉林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路径、特点,从一个角度揭示出李吉林成长为一名著名儿童教育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在30年实践与探索的历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本文是对李吉林个人研究行为的研究,从"学、思、行、著"四个方面描述、勾勒或概括李吉林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路径、特点,从一个角度揭示出李吉林成长为一名著名儿童教育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旨在进行语言训练,培养阅读能力,但在情境教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思想教育却成了主要目标。这就偏离了阅读教学本位目标和阅读教学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良影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恢复情境的本义,将语境教学理论和虚拟情境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使情境教学成为培养语文能力的手段,而不是思想教育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多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又具体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由于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从而构筑了富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多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又具体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由于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从而构筑了富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