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心理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被教师们认定为有诸多坏习惯的学生.坏习惯黏上了这些学生,阻碍了他们更好地发展.班主任们严阵以待,使尽各路套数,坏习惯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让教师们焦头烂额,学生也很沮丧.近期,我受"ACT接纳承诺疗法"的启发,认同"学生的问题不是问题,他们与问题的关系才是问题",尝试运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认知解离,改变辅导目标,允许学生"带着"坏习惯前行,引导他们寻找积极正向的价值体验,他们的行为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学生,课堂之外吸引他们的精彩事物越来越多,能把心全部交给课堂的学生,已越来越少.他们的眼球和他们的心大多交给了疯狂的电游世界与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开始了心的"流浪".于是,教师们,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无不感叹:如今的学生啊,越来越野,越来越不好教了.但是,让学生的心回归课堂始终是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该如何呼唤学生"流浪"的心呢?笔者认为依靠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常常要"遭遇"问题学生,你道理讲了一大箩,他们却是"油盐不进",让人很是头痛.其实,这类学生大多面子观念极强,有时候,善意地"将"他们一"军",没准反而是教育转化的一个突破口.   ……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量涌入城市淘金,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他们常年在外,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人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在我校已有相当数量.他们的表现往往令人堪忧,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说到他们无不长吁短叹,苦无管理良策.其实,只要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真诚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就如何管理留守学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5.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学生的回答果然是:"这么一首看似简单的诗歌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显然,我把他们教"糊涂"了--他们已经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学习古诗了,而是即将入门的"古诗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如果"回归生活"指的是,教育活动宜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与学生实际的经历联系起来,与他们的思维发展联系起来,与他们的兴趣、习惯联系起来,那么, "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其次培养学生人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再次还通过体验生活,培养爱心.  相似文献   

8.
一次普通的单元测试,一次常规的回家作业布置,一次熟悉的假期作业设计,看到了学生出奇的认真、负责和会动脑筋.由此引发笔者思考,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为学生做得更多、更好?其实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看好自己;相信他们会出彩.就是这种内在的尊重、信任,热切的期待、欣赏,唤醒了他们内在的自觉、自律,好强、好胜.这"相信"就是一种"加持力",相信学生爱学,相信学生善学,相信学生的智慧,等等,学生就会给我们更多惊喜,更多感动.  相似文献   

9.
笔者日前赴德国考察,看到了他们的教师培训场面.德国有些中小学接收了大量的国外学生,如土耳其学生、东欧学生.于是,教师就要用德语(母语)配合学生们已有的语言(不同的母语)来教德语,也需要用德语与其它的语言来教各门学科,这就是他们的"双语".  相似文献   

10.
一、看一看,让学生学会了解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兴趣和心理表现的世界,他们有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品德课教学要从学生能感受到的多彩的、活生生的生活出发,来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感受村民选举>一课,我就与我们学校的所在地--全球"500佳"河横村的选举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到选举现场去看一看,与村民、村干部交谈,采访候选人,了解相关的选举程序和法律依据,至始至终参与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英语小组"活动的理念是合作学习.在"英语小组"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树立一种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与合作学习的意识能促进"英语小组"活动的互动.促进性互动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信任,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援,大大地降低学生的焦虑感.而形式多样的"英语小组"活动即增强了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又促进了他们面对面的互动."英语小组"活动不但使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了同步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英语小组"活动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一个周末,我在检查教室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学生小梅(女)与小朱(男)在教室后面偷偷拥抱.联想起他们连日来课前课后形影不离,甚至还在课堂上眉来眼去的情形,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一个"学生早恋"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叛逆"是学生青春期最大的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为了争取独立自主的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往往做出一些"叛逆"行为.为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他们足够的权利和活动空间,减少他们的"叛逆"行为.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 "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走进了高校校园.他们有着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不同的经历,他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应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要想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和高效,应设法让他们做到"行"与"思"的协调联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学生张明、戚文敏发明了一种名为"电子邮局"的新软件,它所具有的优点让目前风靡全球的E-mail望尘莫及,很可能将就此取代E-mail(电子邮件),成为E-mail的历史终结者.北京大学已投资百万为他们注册成立了意欲与"方正"比肩的"天正"公司.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孩子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我校所有课题组教师大胆尝试,从学生最贴近的生活入手,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简洁明快地为他们打开一扇直通窗,深切拓达地为他们提供一部望远镜.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些学生也有QQ号,他们偶尔也会上网聊天,但我却很少训斥他们.我知道一味控制与批评他们是没有多大实效的.于是我就干脆"放纵"他们,把他们加为我的QQ好友.  相似文献   

20.
[确定主题] 在与七年级学生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虽然上了"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课,却都在抱怨:课本上说了那么多戏曲,可一种也不懂.学生认为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确定了"关注戏曲"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