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2009,(5):116-117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性报道,各级电视媒体这几年都在努力创新,使主题性报道更加入耳人心。  相似文献   

2.
主题性报道是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近年来,主题性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出现的密度越来越高,各级媒体对其的组织实施也越来越重视,成为显示一家新闻媒体的组织策划和报道水平、提高媒体影响力的关键一环。主题性经济报道以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主题性经济报道?中南财大吴玉兰教授认为:主题性经济报道以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以新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新经济成就的展现和总结、大型经济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等为报道内容,在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多主题性报道,往往说教腔严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浙江卫视的《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一改过去的老路子,通过让新闻活动和新闻报道相互推进,深入实地采访,挖掘人物、呈现细节,手法多样的报道样式使报道的贴进性和可视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主题性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参照这一概念,笔者将对台主题性报道定义为对台专业媒体围绕一定时期内涉台重大议题而组织的重点报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闽台走亲乡镇行》是贯彻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及中央对台传播“向南移向下沉”要求而开展的与《台湾导报》合作的大型主题性报道.  相似文献   

7.
王春俊 《新闻三昧》2008,(12):39-40
主题性报道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复合型报道,主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报道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政策、新成就、新问题。它是一种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报道形式。这类报道由于其浓厚的宣传色彩,以及沉闷呆板的报道形式,多年来不被受众欢迎。在业界甚至更流传着“主流新闻”(主题性报道、时政新闻)边缘化,“边缘新闻”(一般社会新闻)主流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刘毅 《东南传播》2010,(10):I0001-I0001
作为福建省电视新闻宣传的主力军,对包括领导人政务活动在内的重大活动报道、主题性成就报道是新闻中心的主要任务。2010年以来,新闻中心在持续大手笔做好重大活动报道和主题性成就报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重大活动报道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为重大报道增添了浓浓亮色。  相似文献   

9.
梁云 《新闻前哨》2013,(10):48-49
主题性报道,是党的主流媒体占领、掌握舆论,主动引导、宣传的重要方式。然而,相比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新闻报道,以观点驱动的主题性报道.更难通过电视新闻的方式表达。因此,电视媒体正在寻找这样一条出路:让主题性报道去掉宣传味、工作味、报告味,提升新闻性、时效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10.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头戏.如何把主题性报道这一重头戏唱好,有规律可循。近年来,鄂州电视台不断探索电视主题性报道规律,正确把握电视主题性报道艺术,使电视主题性报道入脑入耳,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报道:避免两个误区。首先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成就性报道,弘扬主旋律的成就性报道虽然属于主题性报道的范畴,但它体现了更为鲜明的政治属性,在时间上更多关注的是“过去”。主题性报道主要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热点和时代的亮点,关注更多的是“现在”和“将来”,报道的内容除了总结性外,还有探讨性和前瞻性。其次是把主题性报道片面理解为表扬性报道。虽然在主题性报道中,占大量篇幅的是表扬性质的正面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划等号,因为主题性报道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报道,是全景式、多角度、多侧…  相似文献   

12.
<正>主题性报道的一大特征是主题先行,也就是说,在进入新闻采写、制作之前,新闻的主题思想、中心议题已经明确。对于主流新闻媒体而言,主题性新闻报道通常要承载一定的宏观内容——或者是国家政策的解读,或者是贯彻落实某项精神等等,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主题性经济报道?中南财大吴玉兰教授认为:主题性经济报道以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以新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新经济成就的展现和总结、大型经济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等为报道内容,在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5月31日,湖北日报经济部以第三届中部投资博览会报道的成功策划与实施为例,举办研讨会,以"主题性经济报道的拓展与创新"为议题,专家学者与编辑记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特刊发此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编辑记者的发言,目的是,通过对传播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及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研讨,不断丰富新闻理论的内容,不断提高编辑记者的理论素养,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推进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主题性经济报道是媒体围绕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经济建设宣传任务需要而策划的报道,在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宣传味浓、策划性强等特点,往往显得规范有余而活力不足,宣传效果较差。如何  相似文献   

15.
论主题性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题性报道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它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在唱响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最能够体现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从中国电视新闻诞生起,主题性报道就一直是各级电视媒体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状况为主要特色的民生新闻成为各电视媒体追捧的热点。虽然指令性的报道和主题性报道在各地主要新闻栏目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篇幅越来越大,但收视情况却不温不火。而民生新闻栏目却以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百姓生活和不断创新的报道手法,越来越受到普通观众的欢迎,其收视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人甚至总结出这样的现象,现在中国的电视新闻是主流新闻(主题性报道、时政新闻)边缘化,而边缘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主流化。  相似文献   

16.
王丹 《传媒》2016,(11):42-44
主题性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主流新闻舆论的作用。但在新型传播环境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丰富多样,传统思路指导下的主题性报道,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味、宣传味过浓,因而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如何优化和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口碑,更关系到能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这一重要职责。笔者以中央电视台在清明时节推出的“家国清明”主题报道为例,从主题、人物、故事、表达、编排五个方面对主题性报道的创新路径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的主题性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报道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将以中央电台的新闻实践为例,在梳理主题性报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媒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主题性报道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大行其道"的今天,主题性新闻报道显得"形单影只"。但不可否认,主题性新闻报道在各类主流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仍是各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所谓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主题性报道,它主要是上情下达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种报道形式。面对新媒体时代,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电视主题性报道正在失去观众,失去市场。然而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日渐激烈,我们发现,正是有了新媒体的出现,电视主题性报道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他们正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那么,电视主题性报道如何引入新媒体思维来为己所用呢?本文以电视主题性报道栏目——《新闻启示录》为例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常见报道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而在如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闻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要如何顺应媒体市场发展趋势,巩固主题性报道地位,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与价值,已成为电视新闻从业者共同聚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对如何强化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展开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