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巴西大豆资源及其供应链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大豆生产潜力大,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的限制,大豆成为我国战略性资源之一,研究巴西大豆资源,对于保障我国大豆安全供给以及探讨我国对巴西大豆资源的利用潜力及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为研究大豆资源及其流动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巴西大豆供应链体系包括农资供给、生产、收购及仓储、...  相似文献   

2.
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经济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13,35(11):2174-2180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全球农产品贸易量迅速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及社会经济效应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使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分别从生态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对我国及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大豆生产及贸易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巴西、美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均较高,而阿根廷大豆生产及贸易则处于低生态效应、高社会经济效应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应值均低于这三个大豆进口来源国。因此,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大豆进口降低了全球大豆生产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提高了大豆出口国的社会经济效应。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要保证大豆供给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应提高国内大豆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进口大豆来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3,(7):29-32
我国玉米贸易格局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n Imports and FoodSecurity in China摘要从2010年起,我国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引发国内对玉米进口及外资进入的担忧.本文从玉米进口和外资进入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对玉米市场较强的控制能力、国内持续增长的供给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较小的粮食禁运风险,使玉米进口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现实情境,结合社会系统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系统信任、风险/收益感知、科技观、传播媒介等系列变量,对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比较国内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公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比转基因大豆的接受度高,受到更多风险感知等结构因素的显著影响。信任国内转基因研发机构、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的收益感知是对这两种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公众接受度都有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转基因风险管理要聚焦粮食安全保障、专家系统的信任机制建设和科技观引导。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大豆面临着生产落后、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大豆产业受到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严重冲击的局面。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收集保存的大豆资源蕴藏着丰\\r 富的有益基因。开展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大豆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豆 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将推动大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r 高大豆的分子育种水平,为大豆遗传改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些内容,2003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重大项目“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及其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实践证明,农业科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先后成功培育1万余个粮棉油等新品种,推动主要粮棉油品种更新换代5-6次,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筱 《华夏星火》2013,(1):21-25,20
12年来,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优化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注入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主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支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斐 《华夏星火》2021,(1):44-45
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是丰富农产品供给结构、助力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区山区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拓宽食物来源渠道,促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就需要在现在基础上,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土壤退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质量问题形势严峻.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我国有盐碱地近1亿公顷,是世界盐碱地资源较多的国家.如何有效治理并利用盐碱地资源是保护我国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土壤退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质量问题形势严峻.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我国有盐碱地近1亿公顷,是世界盐碱地资源较多的国家.如何有效治理并利用盐碱地资源是保护我国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粮食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开放的全球粮食贸易系统中,贸易格局与贸易安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准确评判中国粮食贸易结构的安全程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净贸易量计算法、香农熵指数法对中国1987—2016年主要粮食(玉米、小麦、稻米、大豆)的进出口贸易时空格局和贸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2008年之前,小麦、大豆以进口为主,玉米、稻米以出口为主,2007—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后皆表现为入超特征。②小麦主要进口国(美、加、澳)较为稳定,大豆、玉米、稻米主要进口国变化较大。③粮食进出口结构安全水平存在差异,总体贸易结构安全程度得到提高。④“反向抑制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反比,“协同增长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正比,粮食贸易伙伴进出口比例与其对本国贸易结构稳定性的贡献度呈非线性关系。本文揭示了1987—2016年间中国4种粮食对外贸易的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了粮食贸易结构演变的动态特征,丰富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东方  陈伟强 《资源科学》2018,40(3):498-506
铝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铝土矿作为铝产业链的源头,是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因此,全面了解铝土矿的进口市场有助于充分把握市场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判断。本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5年铝土矿的进出口数据,从对外依存度和市场集中度两个方面,构建了铝土矿进口资源安全程度评价矩阵,以评价中国铝土矿的资源供应安全程度。结果表明:①1992—2015年,中国铝土矿的净进口重量和价值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净进口重量和价值量增长显著;②1992—2007年,中国铝土矿的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2007年之后相对平稳;③2007年之后中国铝土矿进口市场的集中度相对2007年之前较低;④近年来,中国铝土矿向供应相对安全的方向发展。建议:今后进一步积极开拓海外铝土矿资源;进一步均衡从各国进口铝土矿的比例。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所构建的资源安全评价矩阵同样适用于对其他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晓  刘爱民  薛莉  贾盼娜 《资源科学》2018,40(10):1931-194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的原料来自大豆种植业,生产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业和畜牧业的蛋白原料。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压榨国,对比分析美国、巴西及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特征,对指导中国未来大豆压榨企业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项目组20多年持续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农业部、巴西植物油加工协会的资料,对比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供求基本特点、大豆生产布局、畜牧业和饲料业分布、大豆压榨企业和产能布局特点发现,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豆主产区,并与其国内豆粕市场空间高度重合,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形态;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和大豆制品销区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合,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压榨核心,以长江、哈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扩散的带状布局形态。区域畜牧业、饲料业发展决定着豆粕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大豆原料供给与豆粕需求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差异,除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外,大豆原料及豆粕的运费成本、豆粕的市场潜力、区域内大豆压榨产能规模及企业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是造成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现状,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经验,科学地选择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现今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供需“四圈两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清洁能源矿产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除煤炭和稀土等能源资源外,中国重要能源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输运通道受制于人的三大安全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更加复杂。文章就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弹性、科学规划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布局、积极推动能源资源全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结果表明:①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谷物类是热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和增长贡献者,而脂肪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肉类;海域食物营养成分产量较小,但在单位营养含量、食物多样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②考虑人口结构变化,中国食物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涨幅分别达到6.9%、7.6%和7.0%,人口增长是中国食物营养需求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而中国食物营养的人日均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③中国蛋白质供应一直处于绝对安全水平,热量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及以上水平,脂肪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和供应不足的水平。④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量惊人,这也使中国热量和脂肪滞后4~9年进入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与植物油供求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所利用的原料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和动物油脂,而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随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包括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致使CBOT豆油价格持续上升,而且面临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我国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和间接进口植物油占中国植物油总供给量的比例已达到56%,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植物油只能依赖直接大量进口,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受世界植物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使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面临风险。为此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点,制定长远的生物柴油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生物柴油原料多样化,并合理引导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以实现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铬需求预测及资源供应安全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是全球公认的战略物资。随着近年来中国铬资源需求的快速上升,铬资源进口量也大幅增加,铬资源供应安全面临多重威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铬资源供需现状,然后通过总结发达国家经验,预测了中国铬资源未来的需求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供需因素、进口因素、国际市场因素在内的3个二级指标以及现有资源保障度、二次资源回收水平等9个三级指标的铬资源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中国铬资源供应安全现状,计算了中国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2020年和2030年的铬资源供应安全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铬资源供应安全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近年来铬资源供应不安全程度持续上升,目前已处于高位,未来随着2020年铬资源需求到达顶点、二次资源回收水平的上升以及进口来源渠道的拓展,中国铬资源安全形势将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