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超越教师的预设而更显珍贵.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方案,还要通过自己特有的敏锐,及时捕捉教学中即时产生的、稍纵即逝的信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抓住师生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异议处"、"'越轨'处"、"分歧处"、"误读处"、"模糊处""'秋毫'处"等进行巧妙"跟进",盘活了这些"不期"的宝贵资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还使课堂时刻充满活力,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3.
课堂"异类"现象,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非预期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教师对课堂"异类"现象的处理方式,我们须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逻辑、为完成既定任务的现实需要、学生思维方向之于课堂生成的意义、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理解和把握等视角加以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但实践中常常走进误区,出现了漠视儿童的"虚化生成"、迁就儿童的"伪化生成"以及偏离目标的"无效生成"等.因此教师不仅要被动"跟进生成",更要主动"调控生成".在弹性预设、营造情境、提升机制、优化资源中,将课堂教学中儿童的"出错""出轨"演绎成"出奇""出色""出彩"!  相似文献   

5.
"生成"或"动态生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原有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我们课堂中存在一种"伪生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可变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成性课堂资源,这些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生成和预设相对而言,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高度概括,教师可以通过"动态预设""敏锐捕捉""尊重个性""适时体验"等方面进行思考,有效开发利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缺少生成的课堂不够精彩,缺少精心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一节课体现的生成应该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准确把握,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与无序的统一。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伪生成"现象,要去伪存真,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8.
思维"生成"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思维"生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就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发散孩子们的思维,优化课堂生成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看""想""议""练"四个要点,着力探究"引""探""导""伸"等四种课堂教学方式,致力于选择适应学生的课堂模式,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与反思中有效思考,使课堂获得最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把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获得与发展的生成,看作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这是课堂教学由重复走向建设的超越,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但现实教学中,存在繁多的"伪生成"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行为也发生了与之相应的变化,课堂变得"热闹了""精彩了".但透过这些"热闹""精彩"课堂的外表,教学效益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传统、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统统抛掉,而应该尝试与新的课程理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孙群辉 《考试周刊》2008,(13):52-53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在"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课题".问题式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选取"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湘教版)"一课,以"探寻长江的补给水源"为主线,创设"长江之源""山水之城""荆江之上""鄱阳之畔"四大情境,...  相似文献   

14.
"生成的课堂"理论倡行生态的课堂、生命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和生息的课堂.文化的比较形态学、生态教育理论、人本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生成学习理论是"生成的课堂"主要文化背景和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国庆 《江苏教育》2015,(10):27-29
本文在分析语文课堂各类"伪生成"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预设教学资源、创设有效情境、提升教育机智、锁定美丽"缺憾"等四大策略,旨在为有效的课堂生成夯实基础,努力使教学的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重构绽放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上课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突发"的话题,此时,教师应学会冷静、灵活地应对,善于利用各种课堂上的随机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自主开放"和"互动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这些新的特点使教师们感到用传统方式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亟须采取一些有效对策以提高适应能力.从纵向教学流程入手,课前预案可采取"软设计"策略,课中实施可采取"生成性"策略,课后整理可采取"反思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师"伪问题"是基础教育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然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提出"伪问题"假说,从语言学、学生原有知识、交际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研究和分析英语教师"伪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伪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研究英语教师"伪问题"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志伟 《教师》2022,(7):105-107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提出的"双减"要求,长沙市雨花区提出了生命化课堂教学理念和"四有课堂"的要求.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初中数学课堂实际教学,总结出了"前测""倾听""串联""反刍"四种教学策略.经过几年的实践,文章作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于是介绍通过"四策"来落实"以学定教,分层互...  相似文献   

20.
课堂"OK"式评价语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作出的肯定、表扬、激励三个层次的价值判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中.但目前小学教师课堂"OK"式评语在广泛运用的同时,却出现了贬值现象,文章对其贬值现象进行探讨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