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通过英汉对比,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文化背景层面上分析了中介语在汉语中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是一个从勤读、多思到迁移、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勤读、多思是基础 ,迁移、创新是学习的主要目标。没有坚实的基础作保证 ,迁移、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 ,在整个语文学习中 ,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一、勤读。古人说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 ,明镜则面目可憎 ,对人则语之无味。”这句话中的含义有多少局限性我们姑且不去研究 ,仅是它所强调的“读书很重要”这一点 ,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来说 ,仍然有很积极的意义。在这巍峨的“书”山面前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应该是“勤读”。勤…  相似文献   

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一般认为,母语对二语学习会产生两种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外语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认为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4.
迁移(transfer)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对A任务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任务学习的结果。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迁移可以有正迁移(facilitation)和负迁移(interference)。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本文根据录音材料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中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其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各种错误。尝试着提出正确对待母语负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二语习得,进而提高目的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母语的迁移作用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渡语是出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 ,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反复性和母语依赖性等特点 ,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负迁移 ,目的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正迁移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迁移包括语音迁移、音位迁移、词汇迁移、语义迁移和语篇迁移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普璇华 《考试周刊》2009,(17):115-116
迁移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尤其直观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解决母语负迁移的方法就是广泛地英语阅读、加强背诵与模仿及全面的中西文化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晴  臧瑞瑞 《双语学习》2007,(6M):141-143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富有创造,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判断和认同。当目的语与母语的心理文化距离相距甚远时,会产生来自汉语的负向迁移,表现为母语习惯的迁移、文化习惯的迁移和思维方式的迁移等。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的掌握目的语,最终达到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英语学习活动观、多模态语篇等概念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主题探究活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语篇类型被列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约的课程六要素之一。听、说、读、看、写多模态语篇是英语学习活动的载体,是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从多模态语篇选取和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角度出发,浅谈数字化平台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母语痕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可视的、高度结构化的语言输出现象。中介语的形成离不开母语的迁移作用。由于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中介语中留下许多的母语痕迹。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英语学习活动,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发展学...  相似文献   

14.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丹 《考试周刊》2014,(7):94-95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负向迁移往往被认为干扰和阻碍了学习者的学习,而母语的正向迁移通常被忽视了。本文从语言的共同性、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表达和理解上、汉英语言对比层面上分析了母语的正向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积极影响,从而引导学习者借助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二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迁移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当学习者将母语知识套用到目的语知识的学习中并起到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并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目前学术界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纵观之前的研究,对中介语的成因分析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并没有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本文将先探索中介语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对中介语产生的根源——语言迁移、过度概括、训练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玲芳 《考试周刊》2011,(37):97-98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引导英语学习者关注汉英词汇的相似点和差异,应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掌握英语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A nalysis)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第二外语学习者都会遇到母语迁移的问题。所谓的母语迁移(Native Language Transfer)就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就会对学习语言产生有利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正迁移。然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地套用母语,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迁移或母语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语的需要是联系语教学过程各要素的纽带;学生学习语的行为是语教学结构发挥整体效应的决定因素,因此,语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语教师主导下,在语学习实践中,逐步自主提高语素质,不断和谐发展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的实践性、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并明确指出“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体现之一”,进而大张旗鼓地号召“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因此,在语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基本原理、学科精神巧妙引入,“嫁接”到语课程上来,使之成为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出语课程的综合性大树,绽放语教学的五彩奇葩,实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