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与"很"有关的偏误为数不少,值得引起重视.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加以收集、统计、分析、整理,试图找到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所在,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4.
万力群 《科教文汇》2014,(32):41-43
泰国留学生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偏误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复句的逻辑性偏误、程度副词偏误、遗漏偏误、增补偏误、语法规则偏误等。外国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大体上都是基于“五个中心过程”理论而形成的。偏误的产生是正常的,偏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归纳、总结习得者的习得规律,从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程度副词“很”和“太”在语义上都表示程度高的意思,虽然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有多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很”、“太”两者的意义、功能及翻译的差异上进行比较分析,对其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帮助留学生准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卢弘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69-269,279
虽然中国有着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仍然不能得体地使用,翻译英语.本文以"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副词"so"与其汉语对等副词的异同,从而对二语学习,特别是翻译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路炜 《科教文汇》2007,(10Z):203-20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8.
林琳琳 《科教文汇》2010,(16):74-75
语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将现有的语篇偏误分析成果和听力学习、教学相结合,试图用学习策略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法来指导实践,突破语篇听力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的研究对于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中介语产生的因素及其对外语教学中错误纠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眉 《内江科技》2008,29(6):48
文章通过列举程度副词的一些使用现象,说明在先秦时期程度副词已经基本成型,与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使用相差不大,并就程度副词的使用功能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贺双燕 《科教文汇》2011,(31):112-113
本文着力阐明中介语理论及其石化现象,分析石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几种减少石化现象的可能途径,并得出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对二语习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钱慧华 《内江科技》2007,28(12):20-21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变体,是学习者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简单回顾中介语的概念、特性和成因,结合实证调查,分析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中介语错误现象和原因,由此探讨减少中介语中的错误“石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人作为认知决策主体,根据"有限性原理",往往会出现认知偏误,影响决策结果。通过研究认知偏误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偏误产生,提高决策水平。为此,首先对认知偏误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将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涉及的认知主体分为备选领域执行者、参与决策者和确定决策者3类;其次,提出认知主体可能产生的认知偏误,从认知主体自发产生和认知主体相互作用2种路径,分析作用机制;最后给出科技优先领域遴选中避免认知偏误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优先领域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并随着语言输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向目的语靠拢.但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习者的外语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石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学习者目标与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探讨了中介语石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石化现象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副词状语的位置常偏离原处,发生错序,构成偏误.这种错序的发生跟句子的结构成分有关,句首的话题位置是导致这种错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刘连海 《科教文汇》2007,(7S):181-182
在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副词状语的位置常偏离原处,发生错序,构成偏误。这种错序的发生跟句子的结构成分有关,句首的话题位置是导致这种错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栗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191-191,54
动词的习得是母语为非汉语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级留学生2008年-2011年期末试卷为研究语料,通过对语料做对比分析和研究,将中级阶段留学生在动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大致分为遗漏、错序、误加、误代四类,并对动词习得偏误的主要成因及对策加以浅析,以便促进中级阶段的外籍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动词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语法的例外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文章从偏误分析入手,对由于语法规律例外现象导致的语法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由语法规律的例外导致学生"错误类推"的偏误类型大致有三种:第一,语言的不对称现象导致的偏误;第二,语法规律使用范围的不确定导致偏误;第三,语言的历史"化石"语法现象导致偏误。  相似文献   

19.
吕娟霞 《科教文汇》2010,(31):74-75
自周小兵(1992)试析"不太A"后,关于"不太"、"不大"、"不很"、"不怎么"一类词的研究相继出现,但我们认为以往学者对"不怎么"与其他"不太"类副词的区别研究还不到位,对于这类词构词方式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关于"不太"类副词与程度副词"有点"的区别研究还不到位,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程度副词对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术语的影响,介绍了由此导致"权利要求不清楚"的典型情形,从而揭示了程度副词对于"权利要求清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