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史学思想颇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崇真实,疾虚妄,立真伪之平,确立纪实为史学第一要义;反对崇古卑今,强调今胜于古,主张写当代史;推重司马迁少臆中之说,是书汉世实事之人,以其为杰出的历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史学崇尚实录、重点写当代史的优良传统,为构建司马迁实录在中国史学史上崇高的丰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工史学发展中,宋代史学无论是在对当代史的记述和编修中,还是在史书体裁、史学领域、史科考证、治史原则与经史关系等,都出现了析的特点,并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湖湘史学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湖湘史学在中国史学的发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源高举爱国史学的大旗 ,首开研究当代史、世界史地和鸦片战争后重编元史的新风。其他史家在研治边疆史地、批判封建旧史、理董乡邦文献、革新史体形式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成就。晚清湖湘考据史学的复振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4.
假期精读《李良玉史学文萃》中文章若干,深感先生治学之严谨、学识之渊博、视野之开阔、方法之科学,有清风拂面之感,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其中,《历史知识的立场与中国当代史研究》《走近真实的当代》两篇印象尤深,李老师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历史研究的立场、态度和具体方法,与《论历史知识的建构》、《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利用档案问题》、《报刊史研究与报刊资料的史学利用》、《提高研究水平的基本途径》等一起,构成了整体的方法论,对每名历史专业学子,特别是研究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明代前期的史学特点作了初步的探索。全文按其特点,分为四部分,即理学笼罩史坛、当代史编撰衰弱不振、“西洋”史地学异军突起、反理学史学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6.
论隋朝修史     
终隋一代虽未修出一部辉煌的史学巨,也没有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史学家,但隋朝史学决不是一片空白。史学家魏澹、王劭、牛弘等对纂修前代史和当代史做了大量工作。唐贞观年间历时八载修成的前五代史多得益于隋修诸史。  相似文献   

7.
加强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重大特点.中国当代史又称中国现代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共和国史).加强对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与《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材比例相吻合的,与《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历史知识的范围是一致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共分八大部分,而中国当代史占了五大部分.从高考历史考查分数上分析,中国当代史的分数在1993年为5分,占3%,1994年12分占8%,今年上升为22分,占14%强.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今后历史高考试题的一种趋势,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峻,1961年9月生,籍贯山东省郓城县,历史学博士。1979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学习,在胡华、彭明等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知名学者的传教下,逐步培养起史学研究的志向。1983年6月毕业后分配至福建师范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课,1992年5月转入历史学系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课。  相似文献   

9.
当代人能否研究和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国有个传统习惯,当代人写志,后人编史,当代人不编当代的史书。这是我国古代学者严谨治史的表现。然而,如果拘泥于这一传统习惯,那么,只好等待后人来编写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了。众所周知,一般的历史研究,都有“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尤为突出。建国以来40余年的历史与我国当前的现实联系十分紧密,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修史机构的建立、对当代史的纂修,还是在史书休裁的创新、史学领域的开拓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并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置史馆于禁中,开启皇帝自观国史。其社会根源是魏晋以降史学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及史学的旁支谱学对社会风尚的影响,历史真相与历史记载之间的矛盾,是唐太宗索观、篡改当代史的直接动因。正由于帝王插手起居注,致使史臣书善不书恶,“史讳”徒增,信史的地位由此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12.
张光宇 《天中学刊》2013,28(1):115-119
乔治忠《中国史学史》是其数十年学术成就的一次总结,既有对中国史学史研究中一些谬误、讹传的纠正,也有对中国史学史传统问题的新认识、新观点,更有对史学史著述学术研究前瞻性的体现.我们应注重史学史学科的建设,早日建立史学评论、史学批评的体系来净化学风,并不断扩展中国史学史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教材体裁.  相似文献   

13.
就明代史学发展的历程而言,自正德、嘉靖迄至明末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史学风气渐盛,私修当代史成就显著,而且史家在历史编纂思想领域不断探索,在论述史学功用、史家素养、撰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创见,有些认识更是被直接施用于实践而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为清代学者所直接继承.即便现在看来,依然不乏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属于当代史的范畴,学术界分别使用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史、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现代史等概念。笔者认为,称为中国当代史比较恰当。当代历史是不断延伸的,为了避免当代史研究的时政性缺陷,可以考虑以2001年入世以前为相对稳定的学术范围。综合各种意见,当代史分为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9年、1989-2001年5个阶段是合理的。当代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应该注意用现代化的标准看待当代历史进程,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决议的关系,正确处理领袖人物的评价问题,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正确对待外来学术成果。应该坚持以真实为原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材料为根据的根本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理性的魅力 ,举其重要者如 :一是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二是对史学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如史学遗产、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史学的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史学史对于历史教育的意义、探索中国史学发展规律、史学与经学及子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史学史的古今论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三是发展史学史研究的设想 ,如研究兄弟民族史学史 ,进而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全民族的史学史 ;进一步研究、撰写外国的史学史 ,如国别的、地区的史学史 ;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编写史学史丛书 ,编辑《中国史学论著选》,撰写全书6册的《中国史学史》等 ,都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工作者 ,笔者在对美国中国学的了解过程中 ,比较用心地观察了美国学者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情况。从所掌握的资料看 ,可以认为 ,美国中国学界对中国史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的学者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相当一段时间 ,成果积累是可以的。对这些情况的了解 ,有助于我们自己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兹将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约略地述论如次。首先 ,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缘起。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 ,美国对中国史学的了解开始于 1 9世纪中叶。一开始的工作是由传教士进行的 ,而他们都不是职业史学工作者。当时美国对中国史学的介…  相似文献   

17.
"良史"现象与"良史"论,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史学的发展,"良史"的内涵逐渐丰富和提升。大致说来,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良史"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人,即称职的或杰出的史官、史家;二是指书,即那些规范的、严肃的或优秀的历史著作;三是指人们的志向或追求的目标。从"良史之才"到"良史之体",再到"良史之志",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良史"现象和"良史"论给中国史学带来许多实际的创获和理论的启示,给中国史学增添了活力和清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学的童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应该了解这门学问。但是,直到今天,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还没有树立起来。希望有更多的同志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史学史包括什么内容呢?第一,要研究历史观点、历史理论的发展。第二,史料学的发展。第三,历史编纂学的发展。第四,历史文学的发展。历史工作者最大的任务是写历史,要把历史过程写得准确、鲜明、生动,群众爱看,这就必须研究历史文学的发展。第五,研究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科,相对于历史学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思,史学史的反思更为深层。新时代史学呼唤中国当代史学史研究,通过在检讨与自省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在与其他史学学科的交流对话中共同发展,在史学评论、尤其是当代史学评论中引导史学的自我反省与批判,21世纪的中国史学史将在世界史学发展的视野中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史传》篇专论史学,对史学源流、史书体裁、史学功用、撰史原则、修史态度、著史方法和步骤等都有精辟见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文,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