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体逐渐兴起,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而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的质量有增长之势,当深度报道的领域被网络媒体侵占,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改变现有的报道模式、积极转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李梅  王倩楠 《今传媒》2016,(1):16-18
2015年以来,数家传统媒体纷纷调整或撤销了其深度报道部,从而使深度报道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深度报道一度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救命稻草,此次对深度报道部的动作,被认为是传统媒体自断命脉的做法.其实不然,对深度报道部的调整,实则意味着传统深度报道的终结,新型深度报道的开启.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新型深度报道要适应新的媒体形式,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作为深度报道中曾大放异彩的调查性报道,在大数据时代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线索由独家变共享,深度报道面临首发压力在新媒体的影响力还未展开之前,报料人大都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等方式和传统媒体单线联系,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大部分新闻线索是独家线索.后来,报料人开始利用论坛、贴吧、博客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帖子或者博客吸引传统媒体的关注,传统媒体也开始在天涯社区、猫扑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站上寻找新闻线索.由于网站内容公开,所以深度报道的独家线索来源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4.
杨萍 《新闻前哨》2014,(3):29-31
在新媒体横行天下、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从新闻时效性、报道方式,还是与读者的多元互动方面,传统媒体都远远滞后于新媒体。然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传统媒体凭借其专业的新闻调研和深度分析,始终拥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培养专家型记者,倡导研究性报道。  相似文献   

5.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深度报道一直是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然而,随着新媒体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传播方式被彻底颠覆,有人断言: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逐渐下降,越来越难以刷出"存在感"了;深度,似乎已经不可能成为传统媒体的绝对优势.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6.
姜玉珠 《青年记者》2016,(17):33-34
深度报道面临的问题 (一)成本与效益不平衡 深度报道的经济成本、人力成本、风险成本较高,而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转换成直接的经济利益需要漫长的过程.由于我国版权制度不够完善,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侵权成为一种普遍化现象,传统媒体花费高额成本做成的深度报道瞬间就能被剽窃,这使得深度报道的收益更加微乎其微.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悬殊使得深度报道成为媒体眼中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7.
戚玉纯 《新闻世界》2014,(8):140-141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具体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度报道如何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结合媒介各自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新技术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当下,传统媒体的地位岌岌可危.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内容为王"的报道方式,也是在当今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叙事内容、叙事模式和叙事角度这三个方面来探析深度报道产品的创作技巧,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与媒介融合产物的结合提供一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霞 《今传媒》2014,(6):120-121
深度报道,按照《新闻学大词典》的解释,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目前,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重要新闻报道形式。然而,自媒体时代,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语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传统媒体也开始顺应趋势纷纷加入了微博发布的行列,所以将微博发布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成为了目前深度报道新趋势。本文拟从微博与深度报道的互补性,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两个方面试分析如何发挥微博优势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0.
浅析网络媒体从事深度报道的四个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以其主题的鲜明性、视角的多样性、思维的辩证性而一直为传统媒体所重视,并深得受众青睐。但是由于深度报道往往占用篇幅较长、时间较多,与传统媒体版面有限、播出时间固定等特征形成一定矛盾,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网络媒体提供的数字化语言、文字、声音、图象信息和非线性互动式传播、阅读方式决定了深度报道在其上有可能作出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赵楠 《新闻传播》2023,(12):88-90
深度报道多采用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不仅突破了传统媒体惯用的报道模式,更是在将新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剖析的同时,体现了“谁”与“怎么样”等相关要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重要意义、优劣势等展开综述,并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网民的数量逐年增加,不仅以信息获取的身份参与网络建设,还以信息宣发者的身份,推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社会中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多,社会信息呈现一片繁荣之景。同时,传统媒体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何把控媒体的正确方向、留住受众,是传统媒体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以深度报道入手,重点探究以深度报道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的策略,以期为传统媒体内的从业者提供参考,集传统媒体从业者之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媒体技术的兴盛,打造了全新的受众接收信息的模式,移动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影响。而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生存空间遭到压缩,功能也在逐渐弱化。但深度报道凭借高质内容的优势,在数字媒体时代仍有立锥之地。从深度报道创新"中央厨房"模式、构建适配场景、打造优质内容、转换叙事角度这四个方面,探析融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创新发展之路,对深度报道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兴起,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淡化,因此,纸媒要想在这种媒体形式多样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其深度报道必须进行改良和优化。然而很多纸媒在深度报道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尺度,使其在深度报道方面做到精细成功,成为纸媒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纸媒吸引更多阅读者的手段。本文就是针对全媒体时代纸媒深度报道如何改良而进行论述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余彬 《新闻前哨》2003,(2):14-15
“相关报道”指与正在进行的主体报道有关的其他报道,源于第四媒体,通常以“链接”的方式出现。相关报道与主体报道组合运用,以其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为国内传统媒体借用,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平面传播方式,涌现出一批在读者心中打下烙印的深度报道。常规报道如何有效地引入“相关报道”的理念和操作手法,是值得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深度军事报道是传统媒体手中的"撒手锏"。尤其是对军队报纸来说,深度军事报道更是其树立品牌的法宝。要搞好深度军事报道,需要采编人员强化专业化素养,进行专业化操作,拥有专业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常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新旧媒体的冰火两重天,已成为无法逆转的现实.有消息披露:2015年岁末,知名都市报《华商报》解散深度报道部.在纸媒寒冬之日,听闻这个冰冷的消息,我们似乎已没有什么感觉了.深度报道部解散,《华商报》不是第一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家.今年5月末,《京华时报》深度部散伙,这之前,我们还听闻《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被撤销.眼下,这丝毫没有止跌的趋势,反而有断崖式坠落的势头,如今能保住深度报道部的传统媒体不多了,而且,即便那些留守者,也过得十分艰难.从目前传统媒体下行的趋势来看,我们真的担心,深度报道部会从传统媒体中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9.
一、网络深度报道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一样,网络深度报道也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强调全面把握和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以提高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程度。虽然报道取向相同,网络深度报道的方式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全媒体视野下,深度报道成为传统媒体坚守和拓展的重要阵地,深度报道记者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也需要不同于普通记者的人文素养、专业训练,更需要机制和技术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