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郭潇 《中国教师》2020,(3):126-128
一、我的家庭。我出生在四川省大足县元通乡①的一个贫农家庭,家里有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妹妹。父母都不识字,更多是教我们做人,教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有孝心,要勤劳。父亲是个农民,不懂师范、教育,但他就是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崇髙的,是受人尊重的。父亲叫我好好努力,长大去教书。他告诉我,教书、教师是教育化贤的,教这些娃儿学好不学歹,我就没有罪。从小在我心里种下了当老师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我的视线     
参加数学联赛的前夜,铭刻在我心中的不是父亲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进入我视线的是父亲稀疏的头发,略显散乱,黑白参半。虽然老师已告诉了我们考场在哪,老师前两天也带我们去看过了,但考试那天,他还是执意要送我。在短短的争执中,我看到了他焦急担心的眼神。  相似文献   

3.
我的视线     
正参加数学联赛的前夜,铭刻在我心中的不是父亲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进入我视线的是父亲稀疏的头发,略显散乱,黑白参半。虽然老师已告诉了我们考场在哪,老师前两天也带我们去看过了,但考试那天,他还是执意要送我。在短短的争执中,我看到了他焦急担心的眼神。我同意了。车棚中,映入眼帘的是他为我保养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我熟练地打开自行车锁,抬起头,看见的却是他略  相似文献   

4.
王丽君 《四川教育》2014,(10):38-38
文万木,我25年前的老师,名字跟他的人一样简单、剔透、执著.老师个子不高,但在我记忆却十分伟岸;老师其貌不扬,但在我心中却十分潇洒;一口地道的川腔,却也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他教物理课,却写一笔漂亮的字,画一手精美的画;若以当下的教师素养要求考量,文老完全称不上合格:讲课时没有一丝笑容,眼神也几乎不与学生交流,始终望着天花板,眼睛骨碌碌地随着讲解的内容而转动.  相似文献   

5.
儿时爸爸是我的偶像.他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字写得漂亮,会用普通话给我讲故事.一个遥远的梦想开始在我心中萌动——我长大也要当一名语文老师. 19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在新教师培训会上,第一次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幽默的语言、扎实的训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做一名像于老师那样的语文教师!"我开始行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相似文献   

6.
我曾有个会讲故事的父亲。在童年的夜晚,依偎在父亲怀里的我,贪婪地听着永远听不够的故事。父亲极善模仿,风啸马嘶,秋虫低语,惟妙惟肖。父亲在我心中植下了一粒种子。我曾有位爱讲故事的小学老师。他的语文课由故事串联,在作文课常读自己写的文章给我们听。并没刻意讲写作技巧,但我觉着课堂上的老师会发光,他笔下的文字会唱歌。那粒爸爸植下的种子在悄悄发芽。后来的一切顺理成章,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不经意间,生活的洪流裹挟着我走,难以回头。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瞬间     
我的父亲没读过多少书,所以他说起话来出口成脏,骂起人来不堪入耳,干起事来半途而废。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一丝不苟地干事,所以在我心中他始终是那么讨厌、可恶,令人惭愧。  相似文献   

8.
懂你     
我总以为父亲是个铁石心肠的人,每次打电话回家,话刚说完,父亲便在那一端挂了电话,他从不对我嘘寒问暖;总以为父亲是个极其吝啬的人,每次多用几块钱,便会对我板起脸孔,让我不敢正视那炯炯有神的跟睛;总以为父亲是个极爱工作的人,每次都要等菜凉了,才来吃饭,扒完几口,又开始工作。于是,在我心中,父亲便像一座高高的墙,让我不敢逾越。那天,父亲因为要去送货,所以顺  相似文献   

9.
儿时爸爸是我的偶像。他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字写得漂亮,会用普通话给我讲故事。一个遥远的梦想开始在我心中萌动——我长大也要当一名语文老师。19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在新教师培训会上,第一次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幽默的语言、扎实的训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做一名像于老师那样的语文教师!"我开始行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磨砺课堂,把握方向为把梦想变成现实,我广泛涉猎语文学科专业书籍,努力争取外出学习和锻炼的机会。2002年4月,我  相似文献   

10.
师恩难忘     
我很幸运,一进校门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自打懂事,我就羡慕老师。因为她们在我心中是美丽和知识的化身,是崇高和伟大的缩影。要上学了,我天天试背妈妈做的大花书包,天天构想着天使般的老师的亲切与美丽,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在期待着。开学了,我们班偏偏是一位男老师,我的脑子里一下子出现了父亲的威严,就像心爱的玩具被意外地损坏了一样。虽然他的名字很好听———白杨,虽然他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虽然他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们写字,虽然他经常领我们玩“老鹰捉小鸡”,虽然他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可我还是总想远离他,游戏时总…  相似文献   

11.
罗刚淮 《河北教育》2014,(11):28-29
与一位老同事聊天,说起他教育学生业绩辉煌,他谦虚地连连摆手,"那是学生的努力,不敢贪天之功。"然而说起他在工会会议上为教师仗义执言,争取权利,他则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丝毫不避讳言行冲撞到领导。他说:"其实校长很尊重我,我知道是因为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突出。教师靠本领赢得尊重,理所应当,更何况我说的有道理,据理力争。"看到一位教师跟家长交流,一脸愁苦的家长在老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称诺。  相似文献   

12.
<正>主题演讲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卢柏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于宪法,守护万家”。在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总是穿着一身藏蓝色的警服,接着没完没了的电话。他是家里的“大忙人”,也是街坊邻里口中的“大好人”。我曾问过母亲,“爸爸每天这么忙到底为了什么?”母亲听后微笑着望向窗外,自豪地说:“为了这万家灯火。”这一刻,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高大起来,妈妈的话也让我在心底埋下了一颗想当警察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有位学生叫小海,从初二开始就很令老师们头痛:作业不做,考试全是白卷,极易与老师发生矛盾,如果他看着哪位老师不顺眼,就会当堂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来台,然后扬长而去。接这个班时,前任班主任告诉了我他的情况:他的父亲离过两次婚,找了三个媳妇,每个媳妇都生了一个儿子,小海是第二个媳妇生的。他从小跟奶奶长大,他父亲的店铺虽然与他奶奶家是隔壁,但他从不去他父亲那里。他的亲生母亲与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关系非常紧张,恰巧又再嫁给了本村人,因此孩子在其中就成了他们斗争的一颗棋子。  相似文献   

14.
关怀和爱护。关心和爱护学生 ,是教师教育修养和责任心的具体体现。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上 ,调动学生身上一切积极因素 ,克服和消除其消极因素。我班曾有一男生 ,学习成绩差 ,表现也糟糕。后来 ,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异 ,父亲抚养他 ,但常赌博 ,彻夜不归 ,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缺乏母爱和父爱。对这样的学生 ,我从生活小事入手 ,真正地关心他 ,给他买早点 ,为他洗衣服。在我的爱护下 ,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好学生。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信任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具…  相似文献   

15.
记忆中父亲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小时候老师让写我的爸爸妈妈,我用故作成熟的语气,夸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然后拿给他看渴望得到他的表扬。结果,他只是给了我一句  相似文献   

16.
老方老师其实并不老,严格来讲也不是我的老师,或者说不仅仅是我的老师。因为,首先,他得先是我的父亲,其次才能算是我的老师。如果单从老师这个角度说,他更应该属于他的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学生们。小方老师其实也不小了,只不过在逐渐变老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老师。我本来有许多素材可以谈论教师这个话题。出生于世代教师之家,自己也做过教师;从呱呱坠地到28岁,从没迈出过校园半步;甚至,从小到大和我共同生活过的亲人们——我的父亲母亲、常州的爷爷奶奶、北京的姨父姨妈以及婚后的公公婆婆也各个都是教师。但在这个教师节里,当我想要写点什么的…  相似文献   

17.
老爸任我行     
初二那年,在教师办公室里,他的一个耳光将我打得有点蒙。试卷上,鲜红的38分分外刺眼。我哭着冲出去…… 他,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父亲。他很严厉,我从不在家以外的地方叫他父亲,我也叫他任老师。每次他来到班里视察,远远地学生们都会奔走相告:“魔教教主任我行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小磊转变了。一向与老师一脑门子官司的小磊父亲也喜笑颜开了,用他的话说:“过去一见老师就是云遮月,现在是艳阳天。” 从云遮月到艳阳天这一转变,是老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是老师与孩子父母交往方式的转变。 三年前,小磊来到了我们班。他顽皮好动,手脚永不停歇。对这个孩子我早就知道;对他那护短的爸爸我更有极坏的印象。 同组老师说:“小磊的爸爸有两大功能:为孩子护短;教训班主任。”我心想:我可不是年轻教师,上来就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一次,小磊的爸爸问我:“以前我儿子的作业不是优就是良,怎么到您…  相似文献   

19.
爱您,老师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在塔桥中心小学读书时的一位老师,他叫杨连福。杨老师是我在二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是在我心中教得最好,最让我尊敬的老师。杨老师快六十岁了,他曾经说过:"我带到你们六年级毕业,就光荣退休了。"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7年第8期发表了杨先武老师的《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一文,杨老师认为:“‘父亲’把改变地位的希望寄托于加高台阶却是可悲的”。父亲的可悲在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为中国农民的落后状态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叹息。父亲的故事不过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能不道德相待并缺乏相互尊重的现象。父亲渴望赢得尊重,但他并不懂得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只能迎合世俗观念.费尽体力筑高自家的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