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理念下的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应该是"老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碰撞,"学生心灵"与"老师心灵"融合。通过这种互动课堂,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激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成为智慧的花朵得以绽放;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位老师,都能收获一片片芬芳四溢的花园。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学困生的讨论由来以久,学困生是父母也是老师心头的痛,有的学困生已经进入对学习无所谓,敷衍了事,甚至自暴自弃的状况。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把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直接归因于"学不好""脑子笨",但实际上更多可能是教学双方当事人在方式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存在重大障碍或"隐患"。新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3.
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一连教我三年,后来我写字的字体就非常象这位老师;一位数学老师,初高中都教过我,我对这位老师很尊重,到高三时,有的同学说我走路的姿态都象他。虽然这两件事对我来说,都并非是有意识地去学,去模仿,但是却在我身上打下很深的烙印。这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气质、性格,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种影响和教育,有的还会对学  相似文献   

4.
令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提问举手回答问题,恐怕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这种尴尬的情况。面对学生无动于衷地低垂着“高贵的手”,老师们的确大伤脑筋。有的老师会长叹“朽木不可雕也”,有的教师会为此大动肝火。然而“龙颜大怒”只会使学生更加地“诚惶诚恐”,牢骚也根本无补于事,不如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夏立新 《考试周刊》2010,(23):216-216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而实际上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非常调皮,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我行我素:有的学生似乎真的很笨,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地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品质恶劣,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地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相似文献   

6.
吉友堂 《小学生》2012,(9):15-15
我通过这一学期对新课标的学习,觉得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转变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一、变"教师讲"为"学生说"长久以来,知识都是靠口耳相传,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要注意力集中地听,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7.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然而,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部分老师为了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包装"课堂,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公开课中的一些教育现象进行剖析和矫正,和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而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老师真诚的评价,如果老师能带着赏识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学生,就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呢?一、赏识性评价的语言要巧妙、要具体、要适度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不错!""好极了!"  相似文献   

9.
诚然,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然而当教师的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有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1、提问肤浅,看上去场面非常热闹,老师的问题一出口,学生便异口同声回答,表面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但是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学到;2、提问过难,听课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所问的问题高深莫测,可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答起;3、提问带有惩罚性质,比如,有的教师发现某一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就会借机发问?……这类弊多利少的提问,对学生而言还不如不问。其实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白: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课堂提问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多多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学校、领导、自身各方面都要求我必须尽快学会怎样"有效提问"。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诚然,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然而当教师的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有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倍加关注,时时赞许;而有的学生则令老师感到头痛,让家长无计可施,要么漠然置之,要么横眉冷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已经习惯了给人民教师一个光荣的定义,那就是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样的观念真的是正确的吗?我们在新时代迈着新课改的步伐前进着,在新课程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理念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全心投入,力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主角,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发展。可在实际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许多教师又总是感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而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一切都源于老师真诚的评价,如果老师能带着赏识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学生,就会看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呢?一、赏识性评价的语言要巧妙、要具体、要适度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不错!""好极了!"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向老师诉说:"老师,我学政治很认真,怎么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也有的老师感慨:"我工作很努力,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花的时间比别人还要多,讲的内容与别人差不多,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如别人?"这些反映即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学生学得是否辛苦,老师教得多或少,而在于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无进步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略有收获。  相似文献   

15.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相信,这首耳熟的运动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不过,在这里笔者要说的不是学生做操的事情,而是排在队伍前面的班主任老师和站在后面的任课老师。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有的班级老师没有到场,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老师是一副“严师”相,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老师则很细心,随时监督着每一位学生,谁手伸不平或腿踢不直及时提醒一下;有的老师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声地议论着什么……学生做操的质量可想而知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的学校将教师广播操内容改为学生广播操,由体育组牵头,带领全…  相似文献   

16.
<正>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长相,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长得特别招人喜爱,有些孩子特别乖巧听话,有些孩子特别聪明能干,有的学生长得一般、不爱说话,又老是给老师遭惹麻烦。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把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是一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上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这其实是每一位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实施和创建一个高效课堂,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则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办公室里、在家长会上,老师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每一位教师都深知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可是面对班级中那一部分弱势学生,老师们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有的甚至极为生气,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落得个"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罪名,还收效甚微。大多数老师往往把弱势学生的不良习惯归咎于家长和学生,却很少找自身原因,也很少想办法去改变他们。如何培养小学生弱势群体良好的英语学  相似文献   

19.
黎雪娟 《广西教育》2013,(16):57-58
在学生眼中,黄世林是位相当有魅力的老师,每一篇课文到了他的手上,仿佛拥有了魔力,充实的教学内容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同事眼中,他也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人,有的老师遇到教学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黄世林。记者心生好奇:黄世林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无为"胜"有为"问题意识、自主探究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和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为了每个生命个体能自由、理性和善良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位学生。现在是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接纳"一词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友好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良与热情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做到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闪光的爱。这种爱才是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艺术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接纳每一位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要教师的内心充满爱,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最真的爱,就能实现每个生命个体自由、理性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