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伟 《教育艺术》2009,(3):20-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巾,我深深感到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吃苦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这一时期也是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要紧紧抓住中学生这个重点,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而体育教学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张革 《中学文科》2006,(3):30-30
一、人格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  相似文献   

7.
姜华 《考试周刊》2009,(9):177-177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这一时期也是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要紧紧抓住中学生这个重点,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而体育教学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体育兴趣是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观念和情绪状态,是中学生力求认识某种活动并积极参加的心理倾向,它既是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需根据中职生特殊心理进行。中职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和个性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厌学倾向,人际关系问题,自卑,逆反心理强烈,情绪不稳定、可塑性大等。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以促进中职生品德发展为出发点,将德育目标细化;以形式多样、实用有趣的德育内容为载体;以提高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完善的制度作为有力保障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究竟如何呢?文章对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百间实验校的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给出了我国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制约因素,期望对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提高"品德与社会"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课前准备,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新课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主题学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多元评价,激励学生的行为意志;课外延伸,激增学生的良好习惯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张洋 《林区教学》2020,(4):8-10
德性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学生的德性养成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具有奠基的重大意义。在知情意行视域下,对德性探源、德性的内涵以及中学生德性的养成作初步探讨,以促进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德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德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职校的德育应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潜心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个性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职校学生实际,分别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的关系,指出了德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策略的概述,介绍道德讨论策略的形成、实施及实践价值,并探讨道德讨论策略对我国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分阶段开展道德教育;强调道德认知冲突,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文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传达思想、宣泄情感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衡量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依据。身处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变得尤为重要。而这其中,如何正确看待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则对我们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挑战。该文试以中学作文写作为框架,从生态化写作入手,透视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并力图构建学生头脑中正确的生态意识理念,促进精神生态的形成,最终达到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倡导世俗道德教育的代表作之一,其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认识论维度、实验伦理学和功能主义心理学维度阐明杜威道德教育的思想渊源。结合文本研究,阐释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直面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并从实现学校与社会生活的无缝衔接,完善教师指导与学生多主体参与的关系以及协调校园文化“人化”与“化人”功能这三方面分析杜威道德思想在高校运用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与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办学条件差,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师教学能力薄弱.片区互助的开展有助于缩小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育与城区中学教育的差异,提高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数学教育质量,让学生们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品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