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观点摘要     
杨牧之:当前出版社的五种状态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杨牧之在《编辑之友》发表文章说:当前的出版社有五种状态:第一,不少出版社做到了横向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编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全面分析了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化对编辑职业的影响.认为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与内容可靠性、稳定性及可传承性的矛盾,是编辑活动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编辑职业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编辑是集文明选择者、标准制定者、作品加工人、传播把关人于一身的人类文化缔构师,会通过否定之否定过程建立新常态.从编辑的职业内涵出发,从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探究编辑职业变迁的规律,是打造全新的编辑职业形象,适应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编辑基本规律存在于编辑活动中,是共同遵循的客观现实.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规律则是编辑概念的本质现象,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利用优选、优化的手段,对作品进行审理和加工,使之易于流存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孙宸 《出版科学》2007,15(4):29-31
文化变现规律属于文化活动范畴,在出版活动产生之前,即已开始指导编辑活动;出版活动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其文化属性源于其内含的编辑活动,其呈现的文化变现特性于其文化属性,所以文化变现规律是编辑学原理,而不是出版学规律.编辑行为虽然不是文化变现的唯一途径,但在社会文化变现动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他途径均属于个别现象,不足以影响编辑行为在文化变现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足以否定编辑行为的文化变现本质.文化变现原理与编辑道德、编辑理想并不矛盾.基于编辑道德、编辑理想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文化变现原理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决定编辑活动的发展方向,指导编辑活动的过程,并不能完全控制编辑活动的结果.事物个别运动结果也不是衡量事物运动规律是否科学的依据.以编辑活动的结果来判断编辑规律是否科学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编辑加工文学作品与编辑加工科技类、学术类作品不同,没有标准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可以遵循;相反,由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述方式的差异,文学作品各具特色,对文学作品的编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加工编辑文学作品时,既要掌握编辑工作的规律,又要以作品特色为依据,即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毕生从事一项事业,并且始终饱含激情地把它做好,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杨牧之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五十多年,从编辑入行做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肩负着繁重的出版管理任务,对编辑工作却始终坚守,一部又一部传世出版精品在他的主持下问世.他在《我的出版憧憬》中对自己的人生有一段自述:“我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当编辑,搞出版.倏忽间四五十年过去,自问之,整天想的是出版,干的是出版,高兴的是出版,焦虑的是出版,希望能多编几本好书,将来高尚的人们回忆起我们会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7.
编辑加工是编辑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编辑语言文字加工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语言文字方面对稿件进行修改润色,使之符合出版的要求。编辑语言文字加工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飚 《编辑学报》2017,29(6):610-612
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编辑职能在科技期刊出版中仍然发挥着直接的、主要的作用.编辑工作者必须遵循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规律,以严肃的职业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严格的用稿程序勤奋工作,并且在编辑工作实践中做到研究数据真实、标准规范落实、编校功力扎实,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为加快我国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时间在字斟句酌中慢慢流逝.编辑工作之余,我们是否还能找到更多可以慰藉心灵的作品?基于这样的设想,《中国编辑》新开设《编辑艺苑》栏目。希望通过刊登编辑出身的艺术家之作品,让读者在研究探讨编辑工作的同时,亦有一方园地可品评艺术,陶冶身心。让我们一起感受编辑的艺术,进而艺术地编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频繁的矛盾多发期和非理性的表达失控期,导致社会舆论异常活跃,甚至产生突变和发生雪崩,这将危及政府形象、影响安定团结、破坏社会和谐,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入手,深刻剖析社会舆论的生成背景、运行特征及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控制和疏导舆论雪崩的方法与策略,其最终目标是使舆论雪崩延缓发生、减小危害和早复常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一个良好适宜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于军民 《编辑学报》2013,25(3):220-222
科技期刊编辑是科技成果公开的首位介入者、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不仅应拥有丰厚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其稿件处理艺术也直接影响编辑水平和刊物声誉。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稿件处理艺术包括: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处理来稿;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多一份对作者的包容与耐心,少一点苛责;有创见地对待个性品质鲜明的来稿;关注社会进步,将社会需求和刊物选题用稿的方向紧密结合起来。高明的稿件处理艺术,从根本上说,是科技期刊编辑深厚的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编辑学研究十大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我国编辑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文章从中概括了值得关注的10个观点: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需不断创新,“内容+规律(律)”的格式是编辑基本规律的最优表述形式,编辑学学科发展应遵循其自身规律,变革语境下编辑主体呈现新特征,新媒体时代编辑正确的文化选择与价值导向尤为重要,把握编辑力的内涵并不断提升编辑力,编辑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重要趋势,编辑活动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广义的艺术生产活动,互联网思维下编辑部必须在融合和重构中实现华丽转型,对未来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属于哪种社会制度的新闻工作者,也无论是属于哪个党派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新闻实践中,都遵循着自己的哲学观。 做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的哲学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被毛泽东同志生动表述为“两点论”。掌握“两点论”这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和思  相似文献   

14.
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编辑规律实际指的是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而编辑活动规律有具体规律和基本规律之分.当前需要着重研究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它是决定编辑活动整体和全局发展进程的规律;是支配编辑活动各种具体规律的规律.掌握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对编辑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不揣浅陋,说点看法,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属于哪种社会制度的新闻工作者,也无论是属于哪个党派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新闻实践中,都遵循着自己的哲学观。 我们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自己的哲学观是什么呢?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被毛泽东同志表述为“两点论”。掌握“两点论”这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榜     
《香格里拉的追寻》,杨牧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1版,定价65.00元。杨牧之先生是资深出版家,在工作之余还保留了写作的  相似文献   

17.
杨牧之同志是出版界同仁熟悉的官员,他长期从事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牧之同志写过编辑艺术方面的书,公余也写点散文,有的大家在报刊上也零星读到过。但是出版界的同仁都不知道,牧之同志还喜欢摄影,能拍出不少反映自己文思的风光摄影作品。 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牧之同志的散文·摄影作品集《佛罗伦萨在哪里》,内容是他多次出国访问期间所写的探讨异域文化的文艺性随笔。收入《在金  相似文献   

18.
胡正强 《新闻界》2005,(4):114-116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还是一位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大师,他在指导中国新闻工作实践中,力求把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具体地运用到新闻工作中去,让辩证法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在纸媒时代,期刊经历了初创、成熟、发展的百年进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网络期刊、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出版形式.出版形式的演变并未改变期刊的特点,即连续出版、各期的内容相关联、具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等.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期刊编辑工作的内在规律,既同其他形式出版物的编辑工作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对期刊编辑工作的研究,总结出五项期刊编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最基础的工作,新闻编辑的工作决定着新闻的质量。融媒体的快速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克服现有编辑的局限性,运用融媒体技术提高新闻编辑质量,改进编辑方法,促进融媒体时代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