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2017,(8)
安哲: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已不再局限于借助电视收看自己心仪的节目,而综艺产业能有今天的突飞猛进,其最大推动力也正是来自于网络,是网络利用自身属性放大和延伸了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加大了综艺节目的曝光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试错期,网络综艺已摆脱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出基于自身优势的强大后劲.  相似文献   

2.
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节目创意源自韩国JTBC台的《犯罪现场》,它迎合中国受众的口味和需求,同时锻炼了观众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也不缺少情怀和价值观的传达.  相似文献   

3.
电视综艺晚会导演是一台综艺晚会的灵魂人物,直接影响综艺晚会的格局和播出效果。电视综艺晚会不仅展现给现场的观众,更是要展现给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为了向观众展示出质量更高的节目效果,电视综艺晚会的导演需要具备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本文将对电视综艺晚会导演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慢综艺是近几年一种较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类型,该类型节目数量不断增多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你好,生活》作为央视推出的首档慢综艺,通过节目场景、内容、反馈等方面为受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受到广泛好评,节目质量在三季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你好,生活》的沉浸体验为慢综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也反映了更多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5.
廖立胜 《传媒》2018,(4):57-58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受到观众的热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少省级上星卫视纷纷策划推出真人秀节目,一时间风靡全国,至今仍是国内综艺娱乐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多,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同质化问题,节目效果和收益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作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另辟蹊径,在坚持节目创新的同时,不仅重视真人秀节目的综艺娱乐功能,还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将中华元素有机融入到节目中,传播中华之美,开创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历经教十年,由原来单纯的综艺歌舞表演节目模式发展到现在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节目模式,丰富了观众的业余生活,拓展了电视媒体的经营业务,在质和量双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随着电视产业化改革的深入,随着电视媒体的强劲发展,今天的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非诚勿扰》的话题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熊忠辉 《视听界》2010,(3):49-52
在这个天气变化无常的春天,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成为了全国观众的话题和谈资。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节目收视率最高达到了2.82%,成为全国卫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冠军。不少观众表示质疑:这个节目到底是相亲还是表演秀?本文无意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晨 《新闻前哨》2023,(14):62-64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大火,各大视频网站都开始自制综艺。《这!就是街舞》的一夜爆火,带着“亚文化”元素走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本文以《这!就是街舞》节目为例,简要阐述了街舞综艺与饭圈的互动影响,并且分析它所带来的问题。对街舞综艺带来的狂欢进行思考,肯定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对其负面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惠慧 《传媒》2021,(18):53-55
"云综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它是各大电视台在摄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保证节目照常播出自行探索出的创新方式."云综艺"的优点在于形式新颖,内容和语态都比较生活化,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但也存在画质不高、内容单一和自说自话等不足.由于"云综艺"的局限性,虽然在疫情期间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云综艺"节目,但其未来发展将主要作为综艺节目摄制的辅助性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慢综艺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凭借轻松自然的叙事风格和纪实性特征受到了观众及节目制作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分析《向往的生活》的传播特色,探讨了慢综艺形式创新带来的启示及反思,论证了温情叙事、真实记录、嘉宾个人特色鲜明是慢综艺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提出慢综艺题材同质化和价值观把控较为薄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小玲 《传媒》2022,(3):60-61,63
近年来有关京剧的电视节目引发受众追捧,并生发出相关网络综艺、网络剧等新的表现形态.网络综艺《瑜你台上见》以京剧脱口秀的形式与网络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彼此辉映,不同的节目形态与诉求相互交融,在提升网络文化节目内容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戏剧与影视的共赢,拓展戏曲传播的新路径,开辟了网络剧与网络综艺跨类型互动融合的新范式.这种相同题材下不同节目形态的相互交融是一种新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台综艺晚会的成功,离不开晚会创意新颖、节目质量过硬、演员水平高超等诸多因素,因此,编导在组创晚会的过程中总是要把主要精力投人到节目创作及演员选择上,却常常忽略对晚会现场观众的把握。其实,现场观众应当成为导演手下的“第二演员”,对其把握得当,也是晚会成功的要素之一.一、现场观众的双丞间性决定了其在综艺晚会中的重要地位有现场观众,是电视综艺晚会有别于其他晚会(如电视歌舞晚会等)和其他电视文艺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综艺晚会为什么要保留现场观众?为什么不单纯依靠电视制作手段(如静录加特技等)来完成综艺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电视综艺的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但是并没有新的现象级节目产生,反而网络综艺迅速崛起,并以其个性化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给电视综艺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危机。《奇葩说》作为最早的一批网络综艺,无论是在播放量还是广告融资方面都创造了新纪录,是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网综。本文将以《奇葩说》的节目特色和内容为依托,从网络环境因素、节目本身的特色以及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三个方面来对网络综艺的兴起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咏 《现代传播》2007,(6):148-149
众所周知,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嘉宾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主持人如何面对嘉宾,怎样调动嘉宾的情绪,使嘉宾与主持人以及现场观众形成一种心理共鸣,成为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录制现场的氛围烘托与节目的娱乐性、互动性、节目诉求的实现都要依靠主持人怎样面对现场嘉宾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电视如何在网络格局下与其他媒介展开竞争,是所有电视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本文简要分析了深受观众好评和欢迎的江苏卫视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和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综艺节目《星光大道》的成功之道,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2020年腾讯视频推出了《令人心动的offer》网络综艺节目,该节目围绕着法律实习生实习、争夺offer而展开,聚焦当下年轻人的职场故事,这档网络综艺无论在节目内容还是形式的创新上,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为例,对其创新特色进行解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当下网络综艺节目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明确当前网络综艺节目社会价值的地位,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和优化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5,(3):101
大综艺时代悄然来袭,综艺娱乐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节目日趋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季播常态化等特点。随着各大卫视季播节目的推陈出新,综艺节目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一张王牌。如何编排综艺节目才能既抓住观众又可以赢得广告主的青睐?如今综艺大战已经愈演愈烈。面对综艺市场的淘金热,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8.
史鑫涛  田恩宇 《视听》2023,(1):107-111
网络综艺衍生节目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类型延伸,正在成为正片综艺重要的内容消费之一。网络综艺衍生节目不仅满足了受众对综艺节目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而且因其话题更新快、与正片同步时效性强、制作成本低、制播灵活等优势,为节目持续创作优质内容提供了有益启示。目前,网络综艺衍生节目面临节目质量不高、节目形式局限性强、过度依赖正片而造成受众审美疲劳等困境。对此,可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以召唤结构为突破,挖掘内容形式的个性化特征;以期待视野为驱动,推动节目创新;以媒体融合为依托,打造新型的受众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29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落下帷幕。这一节目以公益为诉求、以真诚为基本、以梦想为依托、以现实为动力,让全国观众从节目中找寻到了快乐和公益的本质。《中国梦想秀》第三季节目收获了高收视率、高网络点击率和全社会的好评,引领了电视综艺类栏目的新风尚。第三季节目播出常规节目11期,平均收视  相似文献   

20.
张茜  贺雪飞 《东南传播》2021,(8):136-137
在泛娱乐背景下,芒果TV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及综艺节目的 制作能力,运用多维度的新媒体形式,成功打造出全新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朋友请听好》立足"声音互动直播"加"真人秀"的全新综艺形式,将广播节目搬上荧幕,创新真人秀节目的 呈现方式,体现了芒果TV在综艺制作上对内容和形式的积极探索,也实现了"治愈"观众的节目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