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音乐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以及音乐图书的写作与编辑方式早已步入数字化时代,而音乐图书的出版与发行还保持着传统的渠道与模式.这就造成了音乐图书生产的时效性、读者获取图书的便利性很差,同时,音乐图书本身所具有的受众小而对音乐文献特别是乐谱文献种类需求多而广泛的特点,更说明了音乐图书数字化出版与发行的必要性.参考已数字化建设的期刊书籍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对于电子书的需求,以及专业音乐读者对于国外的免费乐谱下载网站的依赖,音乐图书出版社应及早变革,以自身独具特色的音乐图书内容为构架,建立图书出版网络化的发行思维.  相似文献   

2.
周琳 《出版广角》2021,(6):91-93
大数据时代,读者线上阅读需求迅速增长,音乐图书出版面临读者需求多样化、图书编辑流程优化等问题与挑战.音乐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注重数字化发展与传播,以提升读者阅读与研究的便利性.音乐图书数字化主要包括整合图书内容、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以此创新音乐图书的产销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滢 《出版参考》2015,(2):32-33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成规模出版的“大众音乐图书”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中国的大众音乐图书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就有了,而笔者在文中谈到的大众音乐图书的概念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后规模化出版的“大众音乐图书”). 经济的开放必然伴随着文化领域的开放.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民被压抑太久的文化艺术渴求如洪水般全面爆发,中外文学、历史等各领域著作的爆炸式销量自不必说,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为代表的大众音乐出版创造了单品种累计销售数百万册的传奇.如该社出版的《外国名歌200首》《中华卡拉OK大家唱》等几种大众歌本图书累计销售达400余万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历史环境所造就的不可复制的奇迹.可以说,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是大众音乐出版迅速壮大发展的一段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4.
在电影与音乐相继进入数字化时代后,音乐图书也紧随其后开启出版数字化模式,这不仅是音乐图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音乐图书出版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最佳方式。基于此,本文对音乐图书出版数字化的定位、根本任务和具体措施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燕丽 《出版发行研究》2023,(7):107-111+79
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音乐类图书出版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音乐类图书出版数量激增,是我国音乐类图书出版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些音乐类图书以实用导向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以民营主导创新音乐图书出版模式,以中西融合推进跨文化出版,以丛书形式推进音乐读物普及,从而形成了我国新型音乐图书出版类型,推动了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事业。其成功经验对当今音乐出版内容建设、渠道拓展、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百唱不厌中老年爱唱的歌》系列畅销音乐图书的出版为案例,对专业音乐教研与畅销音乐图书出版的结合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专业音乐教育者和研究者积极介入音乐出版,进而影响和推动通俗音乐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张俏 《出版广角》2018,(10):78-80
文章通过概述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推广与传播的情况,探索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推广与传播的途径,探究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对当代图书出版的影响,来研究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对当今的出版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对于正处在思变与转型的出版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小众图书之一的音乐图书,其数字出版该如何自我更新,如何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本文将分析数字出版中音乐图书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出版的发展理念,从而探究推动音乐图书数字化转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新时期,我国数字音乐出版产业也出现蓬勃的发展景象。文章从数字音乐出版的传播特性和商业模式两方面对数字音乐出版进行探究,并提出促进数字音乐出版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威  张磊 《出版广角》2021,(7):64-66
曲谱是一种流动的音乐文献,其既是音乐记录的手段,也是音乐表演及音乐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曲谱出版是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路径,规范音乐曲谱出版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音乐编辑手册》《音乐曲谱规范》等曲谱出版类规范文献为研究基础,从音乐曲谱出版的核心内容、出版意义及存在问题等几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及思考,以期为我国音乐曲谱出版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音乐编辑对于社会音乐文化方面的传播来讲,不仅具有桥梁跟纽带的作用,还对社会音乐文化具有担负、履行以及传播的责任。随着现今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文化在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依据各异的音乐文化承载方式,笔者把目前的传播载体主要化分成文字出版、网络媒体以及影视广播三大类,从而对其音乐编辑行为予以深入探析,以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佳 《出版参考》2005,(7X):28-28
时下涉足音乐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已达300余家,但这块蛋糕由少数几家出版社所占有,其中人民音乐出社、上海音乐社、湖南文艺社稳居销售前三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于音乐图书出版有其一套不同于其他图书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之不断进步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从图书出版和新闻传播两个方向出发,深入分析图书在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图书出版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独具的优势、图书出版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展现的不足、浅析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间的必然联系、探讨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五个方面探讨了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婧 《新闻传播》2016,(4):42-43
学术图书的出版肩负着文化积累、传播知识的重任,是整个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指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学术图书的内容进行编辑,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对图书内容进行传播。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面临着构建自身新模式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现状,结合相关知识对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及传播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影响力的不仅是服装、饮食等这些浅层次文化,而且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图书"走出去"要注重传播深层文化。图书出版要注意文化传承和深入浅出:出版经典著作一定要解释得浅显易懂;出版通俗读物则要赋予其文化意义。如此,基于文化传播的图书"走出去"才有深厚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声乐艺术史》是一部集专业教材和大众阅读于一体的精品力作,反映了出版社专注于专业出版、精品出版、品牌出版的发展特色.文章以《中国声乐艺术史》为切入点,从内容策划、编辑出版、传播推广三个角度分析图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韩小婷 《出版参考》2015,(Z1):18-19
近年来,许多非专业出版社开始纷纷涉足音乐图书出版。但同时也发现,由于非专业出版社没有专业的音乐编辑,导致图书质量不高,版权纠纷时常发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艺术修养提升的需求,近年来大众音乐图书市场成长迅速。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图书专业性过强,与读者距离较远,而市场对音乐欣赏类和歌词曲谱类图书的大量需求,使得对市场把控力较强的非专业出版社开始纷纷涉足音乐图书出版。但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由于非专业出版社没有专业的  相似文献   

19.
图书出版史显示出图书出版是朝着内容优质、内容表现形式优美、载体优良、传播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图书出版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图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长久存在性,但是数字出版改变了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数字图书可以实现“图文音像并茂”,并通过网络传播。图书的社会需求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过分强调图书的商品性和出版社的企业性,对出版事业十分不利。从理论上搞清出版社及其产品——图书的性质。对改革图书出版宏观调控机制,以保证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出版工作是将精神产品,通过编辑部门的组稿、审稿和加工,赋予其一种广泛传播的物质形式,发行后在读者中传播的工作。它是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它的发展,也是以不断积累和传播文化,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动力的。由此可见,图书出版工作的本质是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