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以及音乐图书的写作与编辑方式早已步入数字化时代,而音乐图书的出版与发行还保持着传统的渠道与模式.这就造成了音乐图书生产的时效性、读者获取图书的便利性很差,同时,音乐图书本身所具有的受众小而对音乐文献特别是乐谱文献种类需求多而广泛的特点,更说明了音乐图书数字化出版与发行的必要性.参考已数字化建设的期刊书籍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对于电子书的需求,以及专业音乐读者对于国外的免费乐谱下载网站的依赖,音乐图书出版社应及早变革,以自身独具特色的音乐图书内容为构架,建立图书出版网络化的发行思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对于正处在思变与转型的出版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小众图书之一的音乐图书,其数字出版该如何自我更新,如何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本文将分析数字出版中音乐图书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出版的发展理念,从而探究推动音乐图书数字化转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琳 《出版广角》2021,(6):91-93
大数据时代,读者线上阅读需求迅速增长,音乐图书出版面临读者需求多样化、图书编辑流程优化等问题与挑战.音乐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注重数字化发展与传播,以提升读者阅读与研究的便利性.音乐图书数字化主要包括整合图书内容、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以此创新音乐图书的产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婧 《新闻传播》2016,(4):42-43
学术图书的出版肩负着文化积累、传播知识的重任,是整个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指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学术图书的内容进行编辑,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对图书内容进行传播。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面临着构建自身新模式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现状,结合相关知识对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及传播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网上图书销售额已经超过传统渠道,同时国民数字化阅读的比例也已经超过纸质阅读,在图书数字化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不应将这些变化看作是对出版业的侵蚀,而更应认识到这是出版业发展的机遇,在出版经营的各个环节,引入"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促进自身的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晟 《出版广角》2014,(2):66-67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已呈现出显著的数字化特征。数字化图书出版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数字化,或是编辑出版流程的数字化,而是整个编辑出版体系的数字化。编辑出版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编辑出版理念,其对于整个图书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哲 《出版广角》2015,(13):27-29
对于专业图书出版来说,数字化出版将如何开展,如何深化、如何盈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专业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为视角,对专业图书的数字化出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美术图书的数字化也渐成趋势。同时,美术图书在图书出版的发展中本就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数字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特征和问题。本文从讨论美术图书数字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美术图书数字出版的现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特征尝试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宏伟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处级调研员) 目前数字化的网络出版主要还是依托在出版单位,尤其是图书、电子音像的出版单位.从目前来看,网络和数字化的出版,是全世界出版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纸质图书的阅读、发行、购买相对来说会有所减少.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也是发展方向,包括现在做的图书出版的数字资源整合,从明年开始实行的网络书号实名申报等,这些与网络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图书出版史显示出图书出版是朝着内容优质、内容表现形式优美、载体优良、传播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图书出版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图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长久存在性,但是数字出版改变了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数字图书可以实现“图文音像并茂”,并通过网络传播。图书的社会需求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图书出版管理中,探索图书出版管理模式数字化趋势与实际运营的协同发展并加以优化,推动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方法】通过分析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传统图书出版管理模式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融入数字化运营的协同发展对策,展望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模式的发展前景。【结果】图书出版单位要构建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的核心体系,优化图书出版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坚持数字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行稳致远。【结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趋势明显,在实际运营后会使数据成为生产力,人工智能工具助力降本增效,区块链技术为版权管理赋能,形成人力资源精准化服务平台,实现业财一体化,助推图书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的渊源,中国近代图书馆不少在编目、流通等常规业务之外,也进行出版印行活动.文章从图书的出版、印刷与发行,出版图书的广告,出版图书的书评,出版图书的呈缴四方面介绍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书业性质;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一定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具有“观照当代,展望未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动态集装箱     
英国书商协会针对图书数字化对书店的威胁作出反应书商担心出版公司进行图书数字化,会给他们的供货链带来威胁,特别是会将他们从这一供货链中去除表示不安。为此,英国书商协会最近成立了一个数字化工作小组,专门解答这一类问题。英国书商协会首席执行官司蒂姆表示,协会理事会的成员相信,两年之内数字化图书内容就会对书商的销售产生巨大变化。他也表示,迄今为止,出版公司没有给书商的作用提供一些想法。英国书商协会主席大卫也告诉《书商报》,一旦图书销售渠道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会出现得很快。就目前而言,协会只是将这些问题提到议事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文章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教育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和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数字化发展转型,有效提升教育图书出版的活力,带动教育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传统出版而言,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格局,但其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中同样面临困境。本文在分析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新闻传播学图书数字化转型的应对策略,即创新数字化出版流程,实现数字化出版与营销一体化以及构建多元化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出版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体育图书的立体化出版,将是体育图书数字化发展的最大趋势。从传播内容上看,人的身体运动性是体育的本质,有效传播这样的特性是体育图书的重要任务。一、体育图书数字化特征体育新闻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出版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体育新闻出版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金军  王菊 《出版广角》2014,(2):68-69
随着国家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出版也随之面临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要适时把握数字化机遇,不断对教育出版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实现教育出版向服务转型,以促使教育图书出版快速适应时代需要,以最终实现教育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雁 《科技与出版》2012,(9):107-110
目前的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平台化的技术推动下,从图书编排印制的技术,到作者、读者、编辑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此决定了图书出版今后的变革方向。在未来,图书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但这并不表示纸质图书就此消亡。不过,即便是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能够得以共存,纸质图书出版仍需要有所创新,尤其是在阅读、保存和传播等功能性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逐渐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但是各环节在数字化发展的程度上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对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编辑加工和质检环节的数字化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运用,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质检环节的数字化相关应用和经验相对较少,对数字化质检的模式和具体流程进行探索,提出实施方案设计。【结果】进行数字化探索,有助于提高图书编辑出版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图书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结论】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是图书出版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出版社要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