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出版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两年来发展形势迅猛,在业内形成的“IP热”,给出版业注入了一股强健活力,创造了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和隐患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IP出版的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IP的内涵、IP热的原因分析,提出IP出版生态化概念,并探究IP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就如何实现IP出版生态化提出几点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认为中国图书出版IP象征着中国出版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筹码和议价能力.我国出版业要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图书出版IP,通过提升中国图书出版IP在双循环中的流通,突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阻碍,提升中国出版业及出版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能力.构建中国图书IP的文化创新路径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附加中国故事的外延、精选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特色文化表述.我国出版产业需依托数字出版、"出版+"、跨界衍生品、IP生态圈等助推中国图书出版IP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流通,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一盘棋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IP热对出版转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俊琳 《出版广角》2016,(11):17-19
IP热对出版业来说,或许只是昙花一现的时髦词,但是追根溯源,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内容价值传递方式的变革正在发生.因此,IP热对于出版业乃至其他产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出版业转型必须面向各自受众,专注于价值创造和传递.本文分别针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的转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孟翊 《出版广角》2016,(22):38-40
出版业与影视业的互动由来已久.近两年,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和IP时代的来临,出版业开始跨界影视业.文章指出,出版业的跨界可以IP为契机,借助自身在内容与受众资源上的优势,进入影视产业链抢占部分市场,这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建基于媒介技术基础上的媒介化社会给出版行业带来严峻挑战,IP化由此成为当前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诉求。遵循IP化的创新、互动和平台等理念,通过打造内容I P、个人I P和渠道I P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出版业守正创新和切实履行出版业知识生产、传播和文化传承等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6.
黄先蓉  贺敏 《出版科学》2021,29(1):12-20
版权是出版业的资源性资产,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关键.版权保护为出版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版权运用促进出版业实现创新发展目标,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着眼点.法律制度、资本、技术共同作用于版权保护与运用,是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然而,法律的滞后性、资本的趋利性以及技术的两面性也制约我国出版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应从版权保护和运用层面考虑,利用三大驱动因素进一步助力我国出版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企业纷纷踏入IP运营的行列.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IP运营也是重要的机遇和尝试.文章在阐述P运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现有出版企业的IP运营模式进行梳理,总结出当下传统出版业的IP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版权销售模式、书影联动模式、IP孵化+全产业链延伸模式、内部+外部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模式,并针对传统出版业的IP运营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雅铭 《出版广角》2019,(22):61-62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出版业逐渐多媒体化,儿童文学产业正逢发展良机,儿童文学也成为文创产业升级的重要价值支点。随着儿童文学IP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联合相关产业合作开发品牌、吸引资本涌入,创造了大量优质IP。文章则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探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业近年出现的“IP热”和“内容为王”态势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新闻出版业供给侧改革基本向度下,“内容”的创造激励乃首要目标,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作为法律权利,知识产权的理论来源、构成要件、客体属性和价值目标形成了支撑产业创造激励的法理基础;作为政策工具,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文化建设构成的循环模型成为支撑产业创造激励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曹金焰 《东南传播》2021,(3):101-104
出版业的底层逻辑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版权各方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利用媒介融合的背景发展自己的路径和方法,IP策略是其中之一.IP策略是基于互联网络上同一内容的跨屏出版与传播,运用知识形态的创新和粉丝的关注互动与粉丝的跨屏转移,使同一知识版权形态(IP)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策略.IP运营的方式能有效提升书籍影响力和销售量,并能保持读者对类似内容和出版社的持续关注,对抗网络时代注意力四分五裂的境况.IP策略运用的最大障碍在于版权.IP策略的运用,需要版权的集中.IP策略运用的新发展,是基于垂直内容和场景结合的衍生版权开发.  相似文献   

11.
钟瑾 《出版广角》2016,(11):8-10
文学网站和网络小说的爆发,加上互联网公司以及资本的强势介入,将IP转化为影视、游戏产品,使得近两年IP市场热度不减,价格暴涨.相比之下,传统出版业却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业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视产品、游戏、图书其实是同一IP产业链上的不同形态,关键在于IP所包含的内容.换言之,出版业也可以通过开发IP,以出版物为标的,自己组建产业链,进行全版权运营.  相似文献   

12.
王伟超 《出版广角》2021,(19):68-70
出版业是弘扬、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利用出版业自身的出版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科学合理的出版体系,按照"七个一"目标要求,融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形式,构建"线上+线下""出版+IP""出版+跨界"的传播渠道矩阵,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多层次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中国出版业发展的远期视角,分析影响出版业发展关键要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出版业的功能地位、创新模式、内部结构以及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建议中国出版业坚持文化自信,拥抱科技创新,遵循产业规律,深化改革开放,在文化强国战略中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丹  袁世亮 《出版广角》2018,(14):38-40
我国知识服务兴起较早,但它的普及与受重视的时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知识服务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为出版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未来,出版业在知识服务浪潮下应重视个性化内容生产,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用先进知识服务理念引领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我国出版业总体呈稳步增长的态势.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思维在业界广泛应用并同"全民阅读"一起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的媒介环境下跨界合作延伸产业链成为可能,在IP热背景下版权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互联网冲击下的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内容依然是出版产业的核心,而少儿出版和成人涂色书的走俏又引发业界关注,新形势下出版业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谢寒 《编辑学刊》2021,(1):24-29
由"互联网+"引领的创新时代,对出版业造成了冲击,出版业要获得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加快创新成为必然的选项.面对传统出版模式的局限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探索适应市场的的改革之路,以期促进出版业高质量的永续发展.文章运用文献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立足出版业大环境,对四川出版现状进行了归纳,剖析存在的问题,运用融合理论,探讨创新发展之路.研究分析表明,基于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革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只要举措得当,积极创新,融合发展对振兴四川出版业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近来大热的O2O概念为出版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O2O所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也正适应了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从本质上看,出版业所要的是数字化转型而非转场,只有融合线上、线下的发展,才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继承与扬弃.本文将从产品研发、营销、交易以和数据挖掘四个方面,尝试探讨O2O为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8.
从图书出版业现存问题入手,介绍了IP理论的内涵、理论思路及应用规律,探讨了如何应用1P理论解决出版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读者和出版社的共赢.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人看来,传统的出版业正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变革,数字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的大行其道,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在数字出版热的背后,对数字出版观念的转变、与传统出版的技术融合、体制创新与人才培养及其政策法律的支撑方面认真地审视和思考,发现我国的数字出版业还不够成熟,它的繁荣有序发展还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瑞丹 《视听》2023,(5):151-154
从出版业近些年在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实践活动来看,播客这一冷媒介能够启动热想象,在深度、温度、广度上高质量打造强影响力。这使得播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版业在直播实践活动中的不足,为出版业在创新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上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