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目标之一,诚信评价是建设诚信社会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具有自发自觉性、公平受咨性、客观权威性、监督调控性等特点,可分政府诚信评价、企事业单位诚信评价、社会群团组织诚信评价和个人诚信评价四类。诚信评价对评价诚信教育的效果和促进诚信教育、创造诚信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传承诚信传统和美德、增强诚信主体的诚信体验和诚信荣辱感、正确鼓励诚信和惩处不诚信、矫正诚信主体自我评价的偏失、促使诚信主体将诚信他律转化为诚信自律等方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形成关于学生的各式偏见。对于这些偏见不应无视、更不应拒斥,反而有必要将之整理为一种公开的知识。从形成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通常源于"评价理念—评价实现"进程中具体环节和维度的偏差和误判。从效应看,教师课堂评价偏见对学生造成的负性影响主要包括投射效应、标签效应、晕轮效应和权威效应。教师课堂评价偏见的矫正在于使评价靠近学生而非把学生"框入"评价,对教师课堂评价知识与理论进行查漏补缺,课堂评价范式从"经验式评价"向"证据式评价"转变,课堂评价策略选择与运用从随意性过渡到专业性以及教师凭借课堂评价倾向反思实现评价行为优化。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管理评价中,偏见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着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制约着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评价偏见一般表现为认知偏见、情感态度偏见和数据偏见。其成因甚为复杂,评价者个人内在的价值歧异、知识局限、认知风格、狭隘经验、人格偏差和外在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文化特征等都与评价偏见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认识到自身偏见的存在,对学校管理进行综合研判,提高评价的专业性,加强与评价对象的接触,是减少偏见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评价偏见涉及考试的公平性,是由经济、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偏见的类型包括平均分差异、题目功能差异、错误解释成绩、性别或种族内容、内容和经历不同、选拔决策采用的统计模型、错误的标准测量工具等造成的评价偏见。评价偏见不仅影响考生个人发展机会,而且危害社会公平。鉴别评价偏见可用审判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对美国评价偏见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考试,促进考试公平。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教学评价是相对于正式教学评价而言的一种评价方式。由于其方法的非正式性、标准的多重性、评价的即时性等特点,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见。因此,分析非正式教学评价中评价偏见的类型及应对克服途径,对提高评价效能,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学习中的"偏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篇>把"偏见"界定为"根据表象或虚假信息作出错误的或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判断"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 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 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是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 它是一种预先就有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感知偏见,如因分数评价学生、因性格评价学生、因家庭出生评价学生、因印象评价学生等。这些感知偏见很多时候是教师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矫正这些偏见。  相似文献   

8.
教师偏见现象由来已久。教师偏见主要表现为期望上的差别对待、指导时的因"才"施教、评价时的褒贬不均和反馈时的态度不一。基于正义原则,从理性角度可以将偏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偏见损害了教师威信,破坏了教育公平,拉大了学生发展的差距。积极的偏见既促进了优秀学生的继续成长,也照顾到了弱势学生的利益,有助于教育走向公正。作为教师,应以尊重差异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指导学生的理论依据,以退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的必然抉择,以关怀弱者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
学术评价的两种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各有其利弊。当前中国学术评价的主要弊端有:浓厚的行政主导色彩;量化评价的过分使用;同行评议的公信力受疑。为解决这些弊端,"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学术评价的职能。但这种以刊评文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解决中国学术评价的痼疾,除了要把行政权力与学术评价隔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完善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制度,重建学人的诚信。  相似文献   

10.
一、非正式教学评价及其评价偏见1.非正式教学评价非正式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  相似文献   

11.
偏见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错误信念,这种信念对人类认识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它妨碍着认识的进程。它使人们在认知世界时,面对思维对象不是依据科学地分析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而是根据已有的成见提出一些错误的见解.从而.使人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偏见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偏见是如何影响人们的逻辑思维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弄清偏见和人类思维的关系,达到减少或克服偏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层干部污名问题,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亟需重视。学界只见基层干部污名与其行为素质密切相关,却忽视了社会偏见等因素影响。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信息而非直接经验建构个人的意义世界,即使从未与基层干部有过冲突的民众,也可能依据先入为主的个人偏见给予基层干部污名评价。人们对基层干部的偏见越深,就越可能给予他们污名评价。因此,要提升干部形象,必须在重视干部自律与他律的基础上,引导媒介传播,增强官民良性互动,减少社会偏见。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见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时有存在,是教育教学中的大忌。本文从社会认知、社会态度角度朱认识教师偏见;探讨了教师偏见的成因、类型及其后果;分析了当前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偏见类型及表现;强调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避免产生或消除教师偏见,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以期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师偏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对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学校按规律办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它需要评价主体通过长期观察,准确记录学生品德、学业、身心等综合素质表现,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伴随性数据采集和画像的结果,综合判断学生发展情况。“长期观察”“准确记录”和“客观判断”的前提是评价文化、评价制度、评价机构、评价主体的诚信。诚信是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科学运行的生命线。然而,由于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影响,教育领域诚信危机的凸显和学生发展评价中失信现象的存在,致使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存在诚信风险。需要从诚信文化的培育、诚信制度的建设、诚信机构的监控、评价主体的规约等方面构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诚信体系,提升学生发展增值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评价、规范学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陆学人一直认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存在偏见。其政治偏见(反共立场)确实存在,应该批判,但是其所谓"艺术偏见"还应该具体分析,夏志清用西方传统的批评理论评价中国现代文学,与左翼文学理论大相径庭,当然评价结果也迥然不同。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体现的批评理论及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偏见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人(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看法与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群体及其成员之中,其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但以往学术界对此未曾引起重视。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次论述了道德偏见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或减少道德偏见提出了基本对策,对重建道德规范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知偏见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认知偏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社会认知偏见的本质、特征、分类、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错误思潮;强调了在多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避免产生或消除民族偏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闫隽 《红领巾》2004,(2):106-109
“性别偏见“是社会学范畴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经过对&lt;中国青年报&gt;、&lt;城市早报&gt;、&lt;体坛周报&gt;等报纸的抽样研究分析发现,在体育报道中也存在性别偏见.这种偏见有观赏型偏见、忽略型偏见、玩狎型偏见、侮辱型偏见几种类型.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有:(一)我国体育新闻采编队伍中男性比例极高;(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三)体育新闻的受众群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且男性比例极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把高校作为诚信主体,对高校诚信建设进行了总体研究:论述了高校在诚信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诚信建设总体构想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偏见与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偏见与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发散思维与物理环境相关程度不显著;与师生关系、数学课后辅导、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的相似性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与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相关系数非常显著.应从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和完善教师规范两方面防止数学教师产生教学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