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自悟自得.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通过学生自读,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自读课文教学真正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自读 ,在阅读中学会发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阅读教学 ,读是关键 ,是“问”和“悟”的基础 ,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一篇文章 ,必须让学生先反复地阅读 ,读通 ,读懂 ,读熟。读出重点 ,读出情感 ,才能发现问题 ,有所感悟。1 展示课题引导读。学生接触课题后 ,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要问的。激发学生读的兴趣。2 根据兴趣自由读。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 ,尽情诵读。可独自读 ,也可约伴读 ,还可邀老师一起读。在读法上可以自由选择 ,感情朗读、角色朗读、边演边读等。读…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顾名思义,教读课文就是供教师实施示范性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的。因此,教师的教读必须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让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规律性的知识,悟出读书的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去阅读同类文章。自读课文则应是教师在教给学生如何读书之后,由课内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读书学习到逐渐放手,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在教读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独立阅读理解,吸取知识。所以,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时,应在“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自读自悟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钥匙。实践研究表明,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机制,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并通过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自读课文是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单元合成,整体训练”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逐步学会“自己走路”的试验田。上好自读课,可以引导学生拿起在讲读课里老师交给的钥匙去开启知识的大门,步入创造性思维的自由王国;可以通过自读、自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验收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本单元所确定的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基本能力。因此,上好自读课文,让学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铺路架桥工作,力促学生们自读自悟。一、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教师讲解之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如下两种倾向:一种是多讲少读,重讲轻读甚至只讲不读的现象十分明显,许多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篇章结构的分析上,错误地认为只有把课文内容讲清楚,分析透彻了,学生才能理解,才算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每讲一篇课文,教师除了要把教参上的所有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还要把相关的知识也统统讲出来,教师宁愿把时间全用在讲授上,也不愿拿出时间让学生自读;还有一种倾向是不少教师注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轻视学生自读自悟。所谓“带着问题读”,指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课文时,老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题,学…  相似文献   

9.
一、自读课的教学思想。自读课一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落实自读提示,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完成课后必要的练习,写出读书笔记,教师则可以采用定期抽查的方法,以便使学生养成一种自读的习惯。二、自读课教学的三种方法为了搞好自读课文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读”中既积累知识,又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自读课文可采用三种方法。 (一)指导性自读法对自读课文进行指导,领着学生读。这种作法适于初中一年级新生及刚接触的新体裁。因初一学生自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的比重占到50%以上。目前,在这两种类型课文的教学上,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将课内自读课文留课时让学生自读。课外自读课文不留课时,让学生课外自读。二是将这两种类型的课文同讲读课文等同起来,变成货真价实的讲读课。事实上,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怎样才  相似文献   

11.
郭萍 《考试周刊》2013,(52):42-4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指导学生大声读,为读而读,忽视了读的最终目标,有效的方法是适时地轻声读,让学生在读中收获更多。  相似文献   

12.
"教读"和"自读"是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两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数量较多,并且巧妙地与单元学习相结合。教师需要打破当前自读课教学的困境,探讨提升自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凸显自读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都安排有一两篇自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领悟文章。但许多老师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读,往往按讲读的方式帮学生分析、归纳、讲解。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自读的机会,只能一味听老师讲解,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累,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自读课文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辩论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思中悟、辩中明、说中得。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大都是按照讲读、自读两个方面安排的.如此编排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讲读课的精讲,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同种类型文章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课内外的自读课中,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文针对初中自读课文课外自读的教学指导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把握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2.自读课文课外自读可行性分析;3.自读课文课外自读方法指导:4.自读课文课外自读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15.
覃玉良 《中学文科》2009,(13):21-22
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都安排有一两篇自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领悟文章。但许多老师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读,往往按讲读的方式帮学生分析、归纳、讲解。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自读的机会,只能一味听老师讲解,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累,效果很不理想。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自读课文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辩论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思中悟、辩中明、说中得。  相似文献   

16.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因此,如何处理很值得研究。课内“自读”是在“讲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老师既不能全包全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适当引导,酌情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质疑、释疑。在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上,我的尝试大体如下: 一、忆读:忆读就是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在体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自读五法     
去年秋季使用的新编语文教材增加了不少自读篇目(课内自读及课外自读两类)。其目的在于适当给学生加大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检验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读,顾名思义即让学生自己去读,但是自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执教者必须指导有方,传授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读能力的培养。现促就初中自读篇目怎样自读提出五种方法。一、练习法: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尽管有疑点或难点,但只要让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便可解决。对此,可精心设计一套题目让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呢?我们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授其学习方法,开拓其学习语文的渠道,从而让其能自主探究,积极思考。1.引导课前探究,激发自读潜能学生课前的探究在这里主要指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觉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改革课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语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如果说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举一”的作用,那么自读课文则起到“反三”的作用,这样,设置自读课文就犹如给学生开辟了“知识迁移”的园地,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对自读教学进行一些摸索。如下几方面是本人在自读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粗浅体会。 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自读兴趣的重要措施。在自读课中,我注意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如课堂上设计问题的坡度要适当,多从正面鼓励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的兴趣之火时时燃烧。师生关系的正常与否也能影响学生自读兴趣的高低。冷淡型和严酷型的教师往往导致师生关系不正常。对学生不闻不问,冷若冰霜,或者对学生要求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