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平  向敏 《中国编辑》2015,(2):80-83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被誉为"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而且是郑振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主编的第一份杂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虽然郑振铎担任主编仅一年时间,但是在其精心培育下,《儿童世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获得儿童读者的青睐,为日后跻身少儿"名刊"奠定了基础。文章试图从编辑视角对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情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郑振铎是五四时代造就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放射出灿烂光辉的巨星。他在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文学社团活动,报刊编辑(包括儿童刊物)、美术、考古、翻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有突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在其《追思》中说:“中国要是有所谓‘百科全书’派的话,那么,西谛(郑振铎)就是最卓越的一个。”本文拟就郑振铎在儿童刊物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做一简略的论述。这一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主持编辑的《儿童世界》的编辑特色上。 《儿童世界》,1922年1月创刊,32开本,周刊。每季1卷13期。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二八”沪战期间,曾休刊数月。复刊后改为半月刊。1937年,“八一三”沪战休刊。同年十月,在香港复刊,香港沦陷后停刊。第一任主编郑振铎。1923年5卷2期开始由徐庆昶等主编。该刊曾风行海内,并远销新加坡和日本。 笔者通过对《儿童世界》之前的儿童刊物及《儿童世界》本身的考察,得出如下断言:正如说叶圣陶是中国现代创作童话的开山鼻祖一样,郑振铎是中国现代儿童刊物的始创者。也正如说《稻草人》是中国童话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样,《儿童世界》是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郑振铎先生将其热爱儿童的心性,以及他所持的贴近儿童、努力适应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使刊物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1898-1958), 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 学家。1920年参加李大钊主办的 "社会主义研究会",同年与茅盾 等组建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公理日 报》等报刊。他一生著作很多,对 图书评论有相当的贡献,有书评 专集《西谛书话》,其他书评作品 散见于1998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20卷《郑振铎全集》中。  相似文献   

4.
从近代社会变革来看,报刊宣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人物之一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积极投身报刊实践活动,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编辑思想模式。文章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编辑实践入手,发掘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的组成因子,建构一个由政治核心层、内部直接影响作用链、外部间接服务作用链组成的青年毛泽东报刊编辑思想模式,并探究其对我国现代报刊活动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学识渊博、文采斐然,一生中,参与过多种报刊的创办与图书的编纂工作,也撰写出许多经典文章、传世之作。我们撷取其中反映先生编辑成就的期刊、著作名录,按时间顺序排列,供广大读者、学者参考、研究。1920年5月,《妇女评论》杂志,编辑。1921年1月,《文学旬刊》,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共同筹办。1922年1月,《诗》月刊,创办和主编(至  相似文献   

6.
李俊 《编辑之友》2010,(11):118-119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1]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以编辑身份介入研究领域所伴生的"媒体"特色.  相似文献   

7.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新闻学者。他一生酷爱编辑工作。纵观他短促的一生,编辑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自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以来,他先后陆续主编过《言林》、《国民》、《儿童文学》、《趣味》、《文讯》等多种期刊。此外,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文通书局编过一些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编辑人协会主席。他虽不同于分分秒秒维系于编辑事业的赵家璧等人,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精力贡献于我国早期的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但他以其独特的新闻学者的眼光,审视着编辑工作,执着于编辑工作。 1921年1月中旬至2月间,仍在日本求学的谢六逸,积极地参加了当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机构——文学研究会,为第24号会员,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孙伏园、王统照等同为该会读书会小说组成员。并且与热衷于编辑工作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的交往中,谢六逸开始投身于编辑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东渡回国,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2年12月1日,“依了上海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决议,特请谢六逸先生为主任编辑。”(郑振铎语)谢六逸开始单独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郑振铎为我国编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可与他在文学、学术上的贡献相提并论 ,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他的编辑思想、编辑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郑振铎为我国编辑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可与他在文学、学术上的贡献相提并论 ,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他的编辑思想、编辑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的编辑素质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先生(1895~1967),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工作三十余年,干过校对、记者,做过新闻、副刊编辑和主笔,也任过总编辑、经理与社长之职,报刊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曾有“全能报人”之誉。他“以一个纯粹外行的资格”步入报刊编辑这一行业,在“碰了无数次的壁,闹了无数次笑话”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当行的报刊编辑工作者,积几十年报刊编辑实践,他对如何“作一个迎合对代”的报刊编辑工作者,即一个与时俱进的报刊编辑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素质,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是民国编辑史上不应被遗忘的编辑大家,他从事编辑工作近40年,在报纸、期刊、图书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近年来有关郑振铎编辑活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者在钩陈史实之余,对郑氏编辑事业成功的原因却鲜有探讨,本文试从性格因素、人际网络及编辑技巧三个方面略论之。  相似文献   

12.
编辑,实际上是报纸、刊物的组织者。一份报刊,尽管它有强的记者队伍,有严密组织的通讯网,如果没有编辑,是不成其为报刊的。编辑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报刊的质量。编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编辑在人们的心目中,即使在新闻界并没引起应有的重视。报刊的领导不重视(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表现形式多种,不赘述),编辑本人也不重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做编辑。编辑工作的重要与编辑不受重视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中,几乎没有不曾做过编辑工作的。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巴金等,都或长年或短期在编辑出版园地里辛勤耕耘过。如果从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成绩,所编读物的数量、质量、影响等方面来看,我认为郑振铎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他的这一份劳绩却往往被其文学活动等所掩盖,甚至被忘却。他的编辑思想,更很少有人重视。其实,他的编辑思想,与其文学思想、政治思想等密切相关;研究其编辑思想,对于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在翻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郑振铎接触文学翻译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郑振铎坚持文学绝对能够翻译的理念,积极翻译国外著名文学作品,介绍国外著名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5.
郑振铎(1898.12.9-1958.10.17),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58年10月17日,率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逝世.郑振铎解放以后历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研究所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写诗、写散文、小说、翻译介绍外国作家和作品,还嗜好收藏书籍,他一生“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多元化,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报刊编辑作为报刊媒体的重要决策人,如何利用网络科技优势,对传统报刊媒体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各报刊编辑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对网络时代报刊编辑如何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报刊编辑适应网络时代媒体变革、创新编辑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少儿报刊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创办以来,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全国有各类少儿报刊近300种,编辑及各类工作人员数万人,已成为我国报刊领域的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新世纪的来临,少儿报刊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一些曾积极指导少儿报刊向前发展的理念已显得陈旧过时,少儿报刊必须经历一场理念上的革命性演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少儿报刊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实际上是报纸,刊物的组织者。一份报刊,尽管它有强的记者队伍,有严密组织的通讯网,如果没有编辑,是不成其为报刊的。编辑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报刊的质量。编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编辑在人们的心目中,即使在新闻界并没引起应有的重视。报刊的领导不重视(或者只是口头上重视,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表现形式多种,不赘述),编辑本人也不重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做编辑。编辑工作的重要与编辑不受重视形成显著的反差。不论这种反差多么明显,编辑的重要性是客观存在。你不承认它,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许多、几乎是所有的报刊,经常出现差错,有的甚至闹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就是轻视编辑的报应。编辑工作对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19.
王进珊(1907~ )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也是贡献卓著的文艺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几近30年的编辑工作中,先后主编过十多种文艺报刊,其中以在重庆主编《文艺月刊》、《文艺先锋》半月刊和在上海主编《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和《文学》周刊影响最巨。由于王进珊所主编的各种文艺报刊,多为当时国民党官方所办或具有官方背景,因而其在编辑领域的有关活动,在大陆报刊史学界长期不为人所知。这里摭拾其编辑文艺报刊的几则佚事,以飨读者,或可补报刊史研究之未及。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1897-1986)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著名报刊,是一名十分尽责的编辑,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朱光潜编辑生涯的回顾,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