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社会诚信迷失现象,小学生思想极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开展诚信养成教育,以便于学生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诚信养成教育时,需树立良好榜样、加强学生诚信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及培养学生诚信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对现阶段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问题对应政策做出论述,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教育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对诚信品质的心灵认同,又要将之化为学生生活实践行为。在实践中提升小学生诚信行为及品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下面浅谈个人的观点,希望对小学诚信教育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一种传统美德,也应是一种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诚信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群体小学生诚信水平差异显著,诚信道德知行脱节,不遵守诚信规则等问题。我们应从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从提高其自律意识、发挥日常生活的基础作用、挖掘制度生活的诚信教育资源等方面建构小学生诚信生活,培养其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意义
  在学校,不时会有学生不写作业、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对父母或老师说谎的现象发生。而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对他们进行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尚巾 《家教指南》2005,(9):38-39
《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南岸区教委联合关工委对辖区内700名中小学生诚信状况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九成的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不老实得实惠。中学生的诚信问题非常严重:64.5%的人不能按时按地点赴约。对6所小学的14个班级的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小学生承认自己说过谎话,89%的小学生都曾抄过别人的作业;而小学生坦言,47%的父母有过不诚信行为,38%的小学生表示无法与父母坦诚交流。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学生节约勤俭、合作交流、诚实诚信等良好品质的教育常提常新,但是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为了寻找一个学生喜  相似文献   

7.
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通常习惯于用讲诚信故事、说理等方式,来阐明诚信是一种有利于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出诚信行为的崇高性,或指出不诚信将会有哪些后果.笔者认为,这种诚信教育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极易拔高诚信品质,而丧失其生活基础,使诚信成为一种被仰视的美德,而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二是教育方式往往不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厌烦,自然也不乐意接受.总之,远离生活的诚信教育,其效果必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小学生处理自身人际关系和适应校园生活的基本准则。良好诚信品质的养成需要寻找一种适当的途径和方法。童谣是小学生情感世界的表达,它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不加雕饰,是小学生喜闻乐道的一种文学形式。童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易于被小学生理解与接受,因而通过童谣体验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学习品质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学习品质训练是培养学生非智力人格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对166名小学生进行学习品质训练,探讨训练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班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优于控制班(P<0.05),2.学习品质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3.学习品质训练应照顾小学生的实际,采用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46):15-16
"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基石,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但由于社会原因,小学生的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学校教育如何培养诚信学生,尤为重要。文中先分析学生不诚信现状的成因,再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论述培养诚信学生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我们通常习惯于用讲诚信故事、说理等方式,来阐明诚信是一种有利于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出诚信行为的崇高性,或指出不诚信将会有哪些后果。笔者认为,这种诚信教育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极易拔高诚信品质,而丧失其生活基础,使诚信成为一种被仰视的美德,  相似文献   

12.
陆敏 《班主任》2021,(3):18-2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诚信从认知到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会遇到各种价值冲突。小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思想单纯、意志薄弱,虽然在认知上能基本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内心也愿意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但真正进入践行环节,还是会发生各种问题,允其在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能否正确坚守诚信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上海五所高校学生诚信品质评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后,分析发现建立完善的学生诚信品质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反馈、教育学生,是有效提高学生诚信水平的方法。随后,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学生诚信品质发展性评价标准制定的过程以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隆祥 《甘肃教育》2011,(20):71-72
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食品安全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拥有诚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488名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同伴群体与小学生诚信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女生在诚信行为方面更易受同伴影响,男生在诚信认知方面更易受同伴影响;同伴的诚信状况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同伴对城市学生诚信状况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学生诚信状况的影响;同伴的诚信状况对低年级学生产生极大影响.运用群体动力学、观察学习理论以及平行教育理论对上述结果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诚信缺失及其重建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更是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坚守的宝贵品质。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诚信品质的塑造,诚信习惯的养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对高职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从社会、学校、家庭、机制、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营造气氛、加强教育、完善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重建高职学生诚信道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挫折心理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小学生的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挫折心理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和表现,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学习、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意外刺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因此,解决学生的挫折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挫折心理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小学生的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挫折心理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和表现,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学习、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意外刺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因此,解决学生的挫折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点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方针。诚信品质的培养必然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该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诚信”,自主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编按]  相似文献   

20.
殷红 《现代教学》2009,(9):57-58
数学教学除了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加上小学生处在思维品质养成的启蒙阶段,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深入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规律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