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中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话题”,作为考生写作构思所依赖的大致范围。2.“话题”出现之前(或之后),一般都要给出一段提示语(或材料),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和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考试作文是一种被动写作行为,受命题要求和考试时间的限制,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写作步骤,临场将会不知所措。因此,本文将着重谈一下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依次为: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和行文。一、审题 审题就是看到作文题后,要认真揣摩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果是提供材料的作文或附有说明文字,更应该认真阅读,从而明确作文题的要求:定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选什么材料,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等。这一环节是作文成败的基础,理解浅了,文章就没有深度,理解错了,就会“跑题”。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要确定…  相似文献   

3.
一、快速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写作的关键。审题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目的,确立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选择材料,确定文章的文体等。“快速作文”要求学生必须在二三分钟之内完成审题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以来,对作文文体知识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为中学写作不同于社会写作,作文教学以三大基本文体为主是合理的;作文教学以三大基本文体为主是错误的体式选择,作文教学要取得质的突破需进行文体的重构;三大文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有不足,需要增加新的文体尤其是文学文体,作文教学要用训练文体和文学文体两条腿或多条腿走路。这几种观点使我们认识到写作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不能离体写作;文体问题是作文改革的本质性问题,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攻坚性任务。解决好这几个问题,作文改革将会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5.
面对一个“文体不限”或“文体自定”的作文试题,我们首先要在各种文体中做出一番比较与选择,并从中确定一种文体,然后才能动笔写作。在确定文体的时候,要努力做到四个“优先”: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型作文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主流,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跳出长期以来形成的 “话题作文”的宿构圈子,围绕“任务”来写作文。写作时,忌立 意一词为话题,要统观全局定主题;忌题目含蓄或歧义,要简单直白观点清;忌引子照抄原材料,要提炼概括求简明;忌行文论述“如材料”,要一切观点皆个人;忌论证观点用材料,要侃侃而 谈显精神;忌彰显青春求特立,要正视阴暗寻光明;忌套作旧文 高大上,要就事论事挖病根;忌论证旁征又博引,要引提议联靠 自身。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方能培育出有发展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尚剑 《陕西教育》2008,(7):22-22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蜂拥而至,大有席卷全国之势。所谓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材料作文的出题形式根据材料内容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与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单一材料作文,抓住其中一点即可命题写作;综合材料作文,一般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图资料。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澈活学生联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自由的一种新型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引发学生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作文方面的有关要求。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注意把握的问题很多,尤其要注意把握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话题”和话题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的区别,注意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审题关、拟题目关和文体与写作内容的选择关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11.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4,(2):126-127
作文大都是命题写作,又是文体写作,因而要将命题与文体结合起来。这里结合作文命题,来谈一谈议论文的写作。作文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是突出一些关键词,要对关键词做出自己的理解,换言之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比如“自信”,就是自己要有信心。对关键词的理解,还要注意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和象征义。比如“路”,常比喻为人生或命运之路,也可作为某种探索的象征。再如“春来草自青”,既可让人感到春天的盎然生机,又提示出自然的规律来。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各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与自然的相处,也自当顺应自然,才能构建和谐生态。明确了关键词的概念内涵,就可引出论题或提出论点来。  相似文献   

12.
杜颖 《辽宁教育》2005,(6):40-41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往往是纯粹模仿某一种文体格式或是某一种写作要求,遵循着“审题——写作——批改——讲评”的传统作文教学过程,其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按文体循环的固化模式,写作训练量又严重不足。由此,学生在中学阶段不  相似文献   

13.
周宏 《中文自修》2010,(4):9-11
所谓“新材料作文”,其实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内容提炼观点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之所以称其为“新”,是因为它与过去的材料作文相比,在审题立意上更为开放、自由,在文体要求上更灵活罢了。在命题者,选用的材料观点的倾向性和指向性更为含蓄,甚至没有倾向性,写作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在阅卷者,、平价的标准更为开放、灵活、包容,  相似文献   

14.
1.审题:话题作文一般三部分:一是材料(一个故事、寓言,如2002年考题“登山者的故事”)。二是提示语,故事后的一段话:如2002年“生活中也会面临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暗示和限制我们要写“心灵的碰撞后的选择。”必须有写通过心里矛盾斗争后的选择。三是写作要求,一般指立意自定、文体自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的作文依然为话题作文,话题的语言材料选自人们与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的一段对话,话题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应该说这一话题作文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一种延续,所给材料和所引话题作为写作的导引,仍旧体现出“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  相似文献   

16.
江剑锋老师在贵刊(2004年第二期)发表的《高考话题作文新探》一文有不少有见地的论述,而且江老师关于“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考生提示了一个写作内容的范围,用不用都无所谓”的阐述,进一步佐证了梁言老师、河北聂益锋老师(“把视点锁定在话题语上”,以免“被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定了目光”)、四川雷声老师(“材料只是话题产生的基础——在写作阶段,我们则完全可以抛开材料来进行写作。”)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白晓华 《教师》2013,(4):112-112
话题作文是近年常见的作文题型,它避开了命题作文的单一性和生硬性。旨在考查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如何写出“出彩”的好话题作文,就成了日常教学中需要研究的课题。虽然文无定法,但作文基本功的养成也是需要逐步积累的。1.把握好提示语这条纽带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引导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引导提示语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作文材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的纽带。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有开启思维、抛砖引玉的作用。写好话题作文必须充分利用作文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灵感,瞬间理清写作思路。对于引导提示语,应该仔细研读,并以此为切入点,顺着这些思路开启思维,既要让思维的风筝自由驰骋,义不可漫无边际,无法收回,以致离题万里。以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例,提示语就很明显:女儿说不想成为英雄,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评论说路边奔跑者与鼓掌者都应该赞扬。我们如果能抓住关键的词语“英雄”和“鼓掌者”,并以此展开联想,肯定非常切题。2.仔细分析材料。找准合适的文体对于话题作文的材料,要仔细阅读,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文体,比如有的话题作文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而有的宜于发表议论。选对文体很重要,虽然目前作文淡化了文体要求,但是文体一定要鲜明,不能似是而非,让人无法琢磨,甚至出现四不像的文体。选对文体后,可以综合使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使作文有深度、有内涵。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作文独树一帜,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大”指的是作文的思路要开阔,“小”指的是要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9.
周少英 《教师》2010,(14):67-68
话题作文指的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是一种不限文体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自出现以来,从“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如何命题”到“话题作文怎样教学”各环节一直伴随诸多误解,亟待澄清以消除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20.
多则材料类材料作文是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所以,多则材料类作文在提炼观点时,考生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