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芝麻信用借阅开创了公共阅读的新时代。本文对全国25个省市开通芝麻信用借阅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目前芝麻信用借阅存在知晓度不高、服务内容不全、受支付宝用户身份和开通城市限制、借还书存在一定物流成本、芝麻分采集不完备、信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继而提出扩大宣传、优化服务内容、完善芝麻信用评价体系、争取央行授权构建图书馆征信体系、降低借阅物流费用、实行信用分级管理等策略,以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芝麻信用借阅健康有序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2.
芝麻通鉴     
吴人韦政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叶,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明·冯梦龙《古今笑史》无术部第六)  相似文献   

3.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4,(23):67-67
好消息 芝麻抗癌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发现.芝麻中一种名为“芝麻素”的物质有抑制皮肤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由三得利公司和楣山女学园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联合进行了这项研究。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让实验鼠患上皮肤癌,并把患癌症的老鼠分为两组.然后把芝麻素与保护皮肤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的新闻报道工作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自1997年以来,这个团连续7年被云南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有3名报道员考入军校,1人提了干,8人次荣立三等功。一个小小的工作岗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团党委“一班人”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广告缺啥?     
《青年记者》2004,(12):4-4
各媒体广告收入稳中有升。央视广告招标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总体上看广告业形势一片大好。但也有一些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内容虚假、不健康等的违规广告日渐增多,不仅招致社会各界的喊打,也像鸦片一样正在使广告业慢慢上瘾中毒。戕害着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军区某摩步旅的新闻报道工作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自1998年部队整编以来,该部连续三年都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报道工作一直走在兄弟单位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部是常委“一班人”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陈允标 《新闻记者》2001,(12):60-60
大凡搞新闻的人都有一种同感 ,新闻最怕的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但作为一名基层的通讯员 ,碰到的题材大多往往是这类的芝麻、谷子。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就好比剩饭 ,吃在嘴里索然无味 ,写出来更没有生命力 ,自己觉得为难 ,编辑看了头疼 ,当然也就很少被采用。其实 ,只要掌握特点、火候 ,加好调料 ,剩饭也同样能变成“扬州蛋炒饭” ,吃在嘴里喷喷香。今年上半年 ,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华东版、《新华日报》上了5篇稿件 ,可以说都是炒的“剩饭” ,但由于掌握了特点、火候、配好了料 ,吃起来就有种别样的香味。抓住特点人常说 :“万家团聚 ,合…  相似文献   

8.
漫画一叶     
闷新双簧夏清泉﹃芝麻、芝麻、开门啦!.喻陈燮阳卜名人漫像徐进卜匠人看来甲磨、的司题寿诚厂{方概骤替习了{国夕钾丫川曰︸︸﹃八扭川爪一l·lillt|l了一li…l…!L沈天呈卜草木皆兵康林卜苏朗﹃渔家乐﹄啊。⑥琉常铁钧64弓中国图书评论C曰卜踏已OOK日E训巨六漫画一叶@常铁钧  相似文献   

9.
三毛导语:"都新世纪了,三大爷您还不下岗?就您这陈芝麻烂谷子,谁看得上眼?"  相似文献   

10.
有位作者,后来成了朋友.他已在美国的夏威夷定居.几个月前,我们曾在国内见面,海阔天空地闲扯,不知怎么扯到了芝麻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两粒芝麻     
我有时候想,如果给报刊挑错也能作为一种职业的话,那么必定又会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先富起来.我甚至打算建议,凡公认为指出错在何处言之凿凿的人,应该给予奖励.有的报纸大胆发表声明,凡纠正一个错字,奖励一元.这样做,既可视作明智之举,也可见编辑者纯净版面的决心和尊重读者的苦心.现在是:一方面号召挑错,一方面又不采取措施纠错防错,便出现错误太多,懒得评说;评说不断,错误照犯的恶性循环局面.比如禁止随地吐痰,讲了又讲,宣传了又宣传,收效甚微.后课以罚款,而且重罚,就起了显著作用.报刊上的字词错误,有些是误植,有些是作者编辑者均不甚了了,浑然不觉,同报纸的舆论导向,系列报道,重头文章比起来,虽是芝麻,但不可不察.理想的境界是:捡了芝麻,不丢西瓜,对芝麻掉以轻心是不对的.下面的两颗芝麻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在新闻这块田地里,我还没收获到一颗果实。一位同行老师提醒了我:只顾抱“西瓜”,而把“芝麻”放在一边,结果是“西瓜”没吃上,“芝麻”也丢了。细细想来,确实如此。今年3月份,邻村一农民在玩麻将时,因“点炮”,感情一冲动,心脏病突发,当时就气绝在麻将桌前。这件事无论从禁止赌博上讲,还是从影响备耕生产上讲,都是一篇较好的教育素材。可当时我却认为:发了也是“小东西”,皮毛之作,没啥意思。把眼睛放在了寻找大  相似文献   

13.
蔡毅 《声屏世界》2008,(3):55-55
宁波电视台《阿拉讲大道》栏目自2006年底开播至今,已经1年多时间了。作为一档日播类的方言述评节目,《阿拉讲大道》已经深入宁波广大电视观众心里,收视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似文献   

14.
孟彦 《军事记者》2005,(8):12-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凡是违背实事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报道,都可以称之为虚假新闻。它大体可分以下几类:无中生有,事件主体原本不存在,完全凭想象杜撰、编造、臆测;颠倒黑白,“挂着羊头卖狗肉”,把正的说成负的、好的说成坏的;夸大其辞,“扯大旗当虎皮”。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注水”、放大、拔高,把芝麻说成西瓜;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15.
一家报社负责人最近在新闻培训班上,谈到他们的报纸在公布全国各地物价消息时,由于编辑和校对工作失误,错了一个小数点,把河北省张家口的芝麻每斤3.00元的价格,错成了每斤30.0元。结果,承德县一位农民见到这个“好”消息后,赶紧凑了三十多斤芝麻背上,乘车赶到张家口,结果白跑了一千多里路。这一失误,虽然是偶然发生的,但它却告诉我们,报纸编辑和校对不能有一点马虎,对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小数点,都应慎之又慎,绝不能出现差错。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应有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政治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暨湖北省油料作物研究所,是全国惟一以油料科研为主的国家级综合性专业科研机构。经过建所以来40年的努力,研究实力雄厚,学科专业齐全,科研成果丰硕,为湖北省油料生产跨越发展、科技贡献率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勇于进取,夯实油料科技基础该所以解决油料生产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作物的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营养施肥、生物技术、品质监测、产后加工、科技信息等学科和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建所以来…  相似文献   

17.
一家报社负责人最近在新闻培训班上,谈到他们的报纸在公布全国各地物价消息时,由于编辑和校对工作失误,错了一个小数点,把河北省张家口的芝麻每斤3.00元的价格,错成了每斤30.0元。结果,承德县一位农民见到这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虞城县人武部去年在中央级报刊见稿对篇,夺得了商丘军分区报道工作金牌,被评为河南省军区基层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创该部近10年来报道工作最好水平。部里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都得益于刘政委的新闻价值观。”既要搬西瓜又要捡芝麻去年年初,虞城县人武部召开新闻组稿会,会上统计当季见稿数量,当一位通讯员汇报自己在中央级报刊见稿都是“一句话新闻”时,与会的大多数同志都笑了起来。参加会议的政委刘焕明没有笑,他严肃地对大家说:“我们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能在中央级报刊发个‘豆腐块’,这就不简单了,应当给予鼓励,而…  相似文献   

19.
三改标题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如何当好基层通讯员的短文,内容是自己从建立底稿本、标题库、剪贴本做起,注重在对比中学习,总结中提高的一些收获。当初制作的标题是《点滴招数伴我长进》,稿件写好后,通读全文,越品这副标题越没味,心想:自己制作的标题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怎能拴住读者挑剔的眼睛,又怎能叫编辑动心呢?我没有急于发稿。几经思考,又把标题改为《我的一招》,把标题和内容全部读了一遍,还是感到这标题缺乏新意,欠“火候”,我决定把原来制作的两个标题全部放弃。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全文,不知不觉中感到:这三点做法不正是自己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道路上拣到的三粒芝麻吗?我眼前一亮,工工整整的四个字《三粒芝麻》成了这篇文章的标题,稿件寄出后即被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用,样刊收到后,我看到“三粒芝麻”这个标题,编辑还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题好文一半”。一篇稿件,内容固然重要,鲜活意丰的标题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闻,根据词典解释为辗转听到或辗转流传的事情。有些传闻,真实有趣,经过调查核实,也不妨写成新闻发表。有些传闻,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把芝麻传成为西瓜。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