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兴县地处浙北吴语区,境内方言状况呈错综复杂局面,除长兴土著方言外,还有源自安徽、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的方言。长兴境内河南话的语音系统源自河南信阳话,但由于长期受长兴土著方言及其他移民方言的影响,显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湖南汝城方言受粤语的影响很大,“咁”在汝城方言中的大量使用,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一个具体表现。汝城方言中,咁kc←η——噉,只能修饰极少数的表程度的形容词,“咁”经常单独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面表示强调,作状语,“咁”可与不同的语素组成不同的词语“咁子”和“咁咯”,但其用法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王贵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5):91-93,96
凯里话、镇远话、贵阳话等同时并存是凯里市特有的方言现状。进入新时期,交融互渗带来的方言特征的明显变化并出现“凯普话”等现象,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贵州方言隶属于西南官话区,但以笔者所见,贵州方言的复杂性要超过川、滇两省。从地理位置和现在的方言样式来看,贵州、尤其是贵州东部正处在多种方言互渗交融的交汇处:北方方言由北而下、苗语语音方言由东西漫、“百越”民族语由南北上、而西南官话则由西东渐。因此,贵州方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以贵阳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体系的方言在贵州占据主导地位。但除此之外,贵州东部方言,比如都匀话、凯里话、铜仁话乃至镇远话、黎平话等又还存在许多不同于西南官话的语调特点。当然,贵州方言作为一个大致统一的整体,其内在的要素──如…  相似文献   

5.
中古全浊声母在安化界牌话中今多读为零声母及边音l,其原因是声母的弱化.也正因为弱化、强化在方言语音流变中所占的地位不同,使得界牌话与梅城、东坪以及益阳、新化、娄底等方言相比,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比较闽北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点方言建瓯话和石陂话词汇差异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仁寿话是四川地区的西南官话,具有许多四川方言的语音特点。通过对该方言的重新调查,整理出仁寿话新派的音系。在新的描写当中,发现许多与前人记录不同之处,包括鼻边音nl-、鼻塞音mb-、?ɡ-声母,三个入声韵母-ɑ、-iɑ、-uɑ,以及独立的入声调33。并将仁寿话音系与普通话、其他汉语方言如四川方言进行比较,在共时层面凸显其语音特点,进而说明不同描写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话音系为参照,探求日母字读音在吉林方言区通化话中的演变历程;追溯历史,探明通化话日母字读音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方言中,天全话所保留的端透定三母的腭化现象,古入声归今阴平,部分古平声浊母字混入今去声等语音特点是绝无仅有的。本文结合移民来源与语音特点将天全话同山西方言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天全话是保留了先期移民方言(即晋南方言)特色的四川官话。  相似文献   

10.
敦煌有着丰富的汉语方言宝藏。学界一般以党河为界,将敦煌方言大致分为"河西话"与"河东话"两种,目前"河东话"研究成果较多。文章以敦煌党河以西肃州庙为方言调查点,拟对学界关注不多的"河西话"声韵调进行描写,并进一步比较其与沙州镇"河东话"声韵调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沙洲镇方言具有中原官话陇中片的语音特点,肃州庙方言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兰银官话河西片语音特点。文章认为,敦煌三百年来移民百姓"分坊按隅"的居住特点是造成党河东西汉语方言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敦煌地区至今多种汉语方言并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与南通地区沧海桑田的历史紧密关联。可以通过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结合南通历史上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移民资料的分析来推测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过程。南通地区南通话、如皋话、通东话、启海话等四方言小片之间的方言面貌和特征可以印证方言形成的有关推断。通过大量相对可靠的史料,对有关南通历史地理以及南通地区方言形成过程的某些结论和假说进行了讨论和辨正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潮州人(简称潮人)很早就移居泰国。由于历史、人数、经济和华文教育等原因,潮人本身所使用的潮州话(简称潮语),成为泰国华人、华侨的主要通用语言。潮语在泰国特定的环境下独立存在发展,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潮语词汇,另一方面又受到泰语和其它外来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有别于现时潮汕本土潮语的泰式潮语。目前潮语在泰国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并将被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几个颇有襄樊特色的方言词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4.
《蜀语》开研究汉语一域方言的先例,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全面深入地分析《蜀语》所栽词汇的基础上,还比较客观地论述了《蜀语》的成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对北京官话北疆片有应予重新认识之必要;在对北京官话北疆片进行整体审视后,得出它不可能形成方言的认识,从而认定:要确定其代表话已经不大合宜;另外,还以北疆重镇克拉玛依为例,分析这里北京官话的形成,进而否定克拉玛依话称为北京官话北疆片代表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在语言、语言学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针对方言近年来的萎缩趋势,要正确认识方言,保证方言的传承空间,同时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17.
怀宁方言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一种方言的归属,除了要参照语言各要素的综合标准,还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当地人的认同感等其他重要因素。研究过渡区方言的归属,应在结合社会历史、当地人认同感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方言调查点和方言归属的依据,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将待定的过渡方言和邻近的典型方言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归属。从多角度综合标准看,处在江淮官话和赣语过渡区的怀宁方言应归属江淮官话。  相似文献   

18.
临桂县义宁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桂县是典型的双方言区,境内汉族居民对外说西南官话,对内大多说平话。本文描写义宁平话的声韵调,列出义宁平话的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9.
《蜀籁》是上世纪30年代编纂的一部方言俗语工具书,收集了大量四川方言词语及熟语,对于研究当时的词汇、语音均有重要作用.但此书亦有不少疏失,后来的整理本也有一些疏失.  相似文献   

20.
南通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方言中得到反映。在审视以往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南通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探索南通地区各方言小片的形成及分异规律,提出了普通话推广与方言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