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为立志科学为国、追求服务人民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爱国精神对科学家的科研方向、科研动力、科研成果取得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挖掘爱国精神内涵,推动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对创新驱动实现科技强国、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媒体对科学家形象的良好形塑不仅关乎科学家精神的厚植与弘扬,更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乃至科学的整体认知与态度。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科学报》和Wiely 2015-2020年科技人物报道为数据源,探索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媒体在中国科学家形象塑造时的异同。结果显示:《中国科学报》科技人物报道以叙事记叙性通讯为体裁,男性且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主体,科学家形象塑造以展现宏观科学精神为主,日常生活与个性挖掘为辅;Wiely以谈话实录性通讯为核心叙事方式,聚焦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侧重对科学家职业和个性特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勾画。两大科学媒体在科技人物报道对象及其形象塑造中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据此,对科学媒体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路径与策略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在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形成了与西方科学家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塑造出宝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源泉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学习、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4.
崔新阳 《学会》2023,(7):48-51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理想、追求、规范等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风貌。该文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进行研究,旨在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在坚持“四个面向”并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中,努力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优良学风的倡导者,为全面、扎实、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学会》2021,(2)
正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现面向社会发布"2020年度科协十大事件"(排名不分先后)。1.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产学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出"科创中国"平台。遴选26个创新枢纽城市(园区),组建105个科技服务团进军主战场。"联盟+集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长三角"区域创新联盟、国际技术交易联盟等近200个各类新型协同创新组织快速发展。"科技工作者之家"线上连接14万各级科协和各类创新组织,形成面向科技工作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突出铸魂塑形,科学家精神引领时代风尚底色更加浓厚持续打造"最美科技工作者"品牌,颁发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榜样。加大科学道德宣讲,把一场报告会拓展为学风宣传月。学风传承行动丰富高校思政载体,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持续扩大对高校覆盖。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深入中小学宣讲百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展启动全国巡展,首个"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在中国科技馆挂牌,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共建科学家精神宣传机制,春风化雨做好价值引领,坚定科技界创新自信。  相似文献   

6.
家国情怀是郑哲敏院士的鲜明精神特质,贯穿其一生。文章不仅阐述了郑哲敏院士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并且探源其深厚基础,挖掘其影响与启示。研究认为中国文化的浸润、危亡时代的奋发、科学家师友的激励是形成郑哲敏院士家国情怀的动力源泉,巨大的科学成就与家国情怀的传承是郑哲敏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这些对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召开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座谈会。会上,10位科学家共同签署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该《倡议书》通过网络平台在科技界进行广泛的联署活动,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有幸专访到签署《倡议书》的梅宏院士、陈晔光院士、孙斌勇院士,深入了解了《倡议书》的背景与意义、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以及科技管理部门推进作风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本刊对采访的情况进行了汇集并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炜  史玉民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29-1734
秉志是科学救国的先驱和中国动物学界的开山大师,在科学救国和科研人才培育过程中,尤其注重建构和倡导作为科学家精神品质和行为规范的价值共识--“科学家之精神”的作用,在深入分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精神面貌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以“公而忘私、忠于所事、信实不欺、勤苦奋励、持久不懈、仁爱之心”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之精神”,对于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如何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将其传播给社会大众,已成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需要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以笔者亲身参与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为案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正中国科协组织女科学家深入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和广西科协密切协作,组织女科学家深入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弘扬新时代女科学家精神与使命担当。11月14-15日,女科学家们深入南宁和百色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受到当地党政部门和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国科协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此次活动是中国科协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引向基层的一项具体行动。(中国科协女专委会办公室广西科协)宁夏召开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10月27日,宁夏科协暨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银川市召  相似文献   

11.
“红岩精神”形成于山城重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重庆高校应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实质内涵,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红岩精神”的实质和精髓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才,这不仅是对“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适应时代呼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文志 《学会》2005,(5):7-10
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结社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家共同体的一部分,它通过其价值观和利益聚合的纽带把同行的科技工作者联结起来,成为有一定同质性的科技工作者同行群体。学会与政府、企业等组织有所不同,承载的组织功能和作用不同,政府往往靠公共权力来管理社会,企业靠商品、利润来诱惑社会,学会则是价值中立的社会机构,靠科学家共同体的共同愿景、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志愿精神共同来管理和运作。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复杂易变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科技向善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然而关于企业科技向善内涵、维度与测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回顾现有企业科技向善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扎根理论并运用NVivo11软件对相关原始质性材料进行三级编码,明确企业科技向善的主要特征,探究并验证其维度,并开发测量量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科技向善分为理念文化向善、行动实践向善与治理制度向善三个维度。基于两阶段问卷调查结果,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实证检验后,结果显示研究开发的企业科技向善测量量表具备较佳信度与效度水平,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科技向善内涵与维度,并完善了现有关于企业科技向善研究施测量表缺失的不足,给后续企业科技向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考察了功利主义的科学价值观及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根据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 ,其价值体现主要有三方面 :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伦理价值。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与伦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科技伦理化趋向日益明显。建构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是高科技时代的迫切需要。科技伦理化道路就是把科技的三个方面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 ,以实现科技服务于人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科学共同体一致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合乎科学自身目的性的秩序、规范和价值的总和。 科学精神内涵极其丰富,其最基本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述,即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平等精神和协作精神。 (一)求真精神。 追求真理是科学的精神起点。在科学共同体看来,追求真理是科学家唯一的真正使命。求真本身就是目的,一切利害的算计都可能导致歪曲真理。这种超越现实利害以追求真理的纯粹求知精神,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价值本质上是与一定的历史时代人类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随历史不断演进的体系性存在,是有其自身结构和要素的完整系统。科技价值作为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实践基础同样规定了科技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熟与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科技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是实现高校化学、材料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化、生动化的重要契机。本文分析了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与化学、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及对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以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化学、材料类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效果,进而提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此类课程,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8,(11):9-15
重阳节期间,全国各级老科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庆祝第三个“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讴歌新时代旋律”为主题,以科技与文艺朗诵融合的“激情诵”为主要表现形式,歌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技创新的伟大成就,纪念中国科协成立六十周年,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展现老科技工作者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6,(11):F0002-F0002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一种方法、一种精神,对于个人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科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个别科学家所关注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公民。人才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期的“发展战略”栏目,刊出张平同志的文章《增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文章从科学素质内涵及其重要性出  相似文献   

20.
正2月1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家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相关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协围绕宣传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布了《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