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就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存在的数据浪费、数据污染和数据利用难等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给读者行为、读者洞察力和图书馆服务策略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讨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  相似文献   

2.
读者阅读倾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调查所得的翔实数据,可以看出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动机不尽相同,为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提出读者数据利用框架,以有助于引导图书馆更规范地对读者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挖掘,实现其增值利用。[方法/过程]引入数据监管和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拓展理念,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的读者数据监管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以《2017年北京大学阅读报告》为例,分析如何面向图书馆和读者进行读者数据监管。[结果/结论]读者数据监管一方面可以帮助图书馆明确读者来访及借书规律、核心读者群体、资源利用情况,合理优化各类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向读者推荐阅读资源和服务,帮助读者提高自身阅读质量,使其充分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为读者数据监管和增值利用的规范化、深入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馆员和读者的情绪互动对于读者服务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理论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可以有效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试论图书馆工作中的读者抱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读者不满意所导致的“读者抱怨”作为切入点,分析“读者抱怨”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以及“读者抱怨”行为的特点,使图书馆的管理者在对“读者抱怨”充分解读和掌握的前提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从而在本质上达到让读者满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读者的进馆人次、借还人次两个行为属性为出发点,通过筛选统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图书馆自2015年1月开馆以来,全年不同类型读者的进馆和借还行为数据,总结了不同类型读者使用图书馆的不同行为特征,进而探讨了优化图书馆服务可以采取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让·马里·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是一本关于图书馆的随笔,记录了他从识字阅读开始与图书馆结下的深厚情缘.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图书馆人深刻体会读者对图书馆的那份深情,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面对读者,思考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献内容揭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文献内容揭示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在文献编目数据中加入揭示文献内容的“提要”字段,作为必备字段;加入“读者评论”链接,把封闭的、静态的编目数据改变成为读者可以参与的开放的、动态的数据,充分发挥编目数据揭示文献内容的功能;加强和深化主题标引工作,利用主题目录更好地揭示馆藏文献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玉风 《图书馆建设》2012,(9):46-49,53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的确立,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读者投诉也随之增多。读者抱怨行为的产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更好发展的机遇。高校图书馆应严把工作人员招聘关,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设施的能力和信息素养,改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提高图书馆软硬件质量,完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氛围,拓宽读者诉求渠道,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Y一代作为图书馆的21世纪读者服务群体,将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对其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读者更好地提供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