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打砖”     
“打砖”一词系明清俗语,令人对其意义的理解,存在失误.其义并非指打制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而是乞丐行乞的一种手段.乞丐一边手持砖块在前胸后背敲打,一边哀告求食或唱曲儿,以博得路人的怜悯,从而求取食物.“打砖”的现象从近代至今天,一直没有绝迹.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桥     
桥是什么?有一个关于母亲和乞丐的故事:一天,一个乞丐来到门前乞讨,他的左袖空荡荡的。母亲让他把屋前的砖搬到屋后,然而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母亲右手拎起一块砖,走到他面前,说:“瞧,我用一只手也能拎起来。”乞丐被激怒了,一块一块,把砖搬到了屋后。最后母亲付了他工钱,说是他自己挣的。乞丐走了。三年后.有一个穿西装打领结的人来找母亲,  相似文献   

3.
有一则妇人和乞丐的故事,读来使人颇多感慨。说的是,有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谁碰上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运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终于俯下身子,用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妇人递给乞丐一条  相似文献   

4.
一个乞丐来到一座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施舍就算了,何必捉弄人呢?”  相似文献   

5.
一个(a)乞丐到一个庭院行乞,女主人指着屋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相似文献   

6.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  相似文献   

7.
高尚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既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  相似文献   

8.
高贵的赠予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9.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①  相似文献   

10.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11.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断了右手臂的乞丐站在农妇的家门口,怪可怜的。农妇不给饭吃,却指着门前的一小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我太累了。”乞丐怔住了,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农妇。终于,他俯下身子,用那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一块。搬了大半天,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吁吁,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贴在额头上。农妇递给乞丐十元钱。乞丐没有接钱,怯生生地说:“大婶,我只要一顿饭吃。”农妇说:“傻瓜,这是你自己劳动挣的工钱,拿着买饭吃!”乞丐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他接过钱,向农妇深深地鞠了一躬,走了。…  相似文献   

12.
江羽 《教育艺术》2004,(2):33-33
曾经有一个断了右手的乞丐,走到一家门口乞讨。女主人没有向他慷慨施舍,而是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非常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  相似文献   

13.
高尚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定会慷慨施舍,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他说:“你帮我把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14.
编者推荐:引述此则材料,要发掘"那砖已经从院子的一头移到另一头四五次了"的含义。一个乞丐托着一只空荡荡的袖子,敲开一户大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女人,乞丐那只微抖的手伸到女人面前,嘴里说:"行行好吧,夫人!"  相似文献   

15.
曹康 《考试》2005,(11)
形容枯槁饥肠辘辘的乞丐来到一个农家小院,向女主人乞讨。他的右手连同手臂都断掉了,只剩一只空袖管在不住地晃荡着。女主人没有大发慈悲给他一些残羹剩饭,而是冷冷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头对他说:“请你帮我把这些砖头搬到后院去。”乞丐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你让我这只有一只手的可怜人帮你搬砖?!你不愿给我施舍就不给,为什么要耍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随即俯身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砖,然后对呆立着的乞丐说:“你看,人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儿,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相似文献   

16.
王晔的《乞丐打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短文。文章前三段叙事:讲一个乞丐打狗的经历。他起初只知用石块打狗,从拿一块石头打一条狗到背一篓子石块打群狗,虽然随着客观情况(狗的数量)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着对策(增加石块),但由于一直沿用的是固定不变的老方法,所  相似文献   

17.
八分乞丐     
明朝朱元璋出身寒门,十岁即沦为乞丐,后来发家成了天子,人们给了他一个“八分乞丐”的雅号。不想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又出现了袭用“八分乞丐”雅号的两种“乞丐”。一种如朱元璋的同族朱伯儒,他成名之后,借贷者如云,他曾打笑语说:“不久,我将沦为乞丐,是八分乞丐。”另一种是当今有志改革而权力甚微者。三种人物,都不同凡响。给他们添上“乞丐”二字,无形中增色不少,因为“八分乞丐”的雅号非常人可得。朱元璋沦为乞丐,吃百家饭,穿百衲衣,饮白眼,吞唾沫,终于百天挥帚起神威,十年撞钟得天下,从乞丐一跃成为驾临万民的天子。乞丐与天子的关系如何?应在他身上,是因果关系。朱伯儒成名之后,本应是春风得意,哪知竟沦  相似文献   

18.
"打"是《现代汉语词典》中义项最多的常用动词,其构词能力极强,在各类词典中的释义比较复杂。该文将试图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现代语义学的角度,借助相关语义语法学理论,对动词"打"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动词‘打’+N"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词"打"的释义,对符合"动词‘打’+N"语料进行筛选归纳分类,并以所选语料为基础,对其进行语义分类和义征分析,考察动词"打"与"N"的搭配情况。本文总结了"动词‘打’+N"这类结构中"打"所具有的目的性语义特征,及"N"所体现出来的语义范畴,组成了以动词"打"为中心、以"N"为发散点的语义网络,从而构建了"动词‘打’+N"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9.
尝试,挺好     
记得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尝试的故事,一个断了一只手臂的乞丐在一位法国老太太的鼓励下,终于把屋前所有的砖搬到了后院。他用搬砖的勇气面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尝试,最终成了一个跨国公司的总经理。且不说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这个故事带给我的信心是毋庸置疑的。的确,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  相似文献   

20.
残缺     
他是一个盲乞丐。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大约五十来岁吧。他拄着一根盲人杖,小心翼翼地探着路向前摸索。一群半大的孩子跟在他后面,一边冲他做着各种鬼脸,一边互相嘻笑着,还不时比划着打和踢的动作。有一个孩子居然真的踢着了那个盲乞丐,正在大声笑着的孩子们不觉都打住了,一齐瞅着盲乞丐。他停了下来,转过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嘴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