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贵创新,而“反弹琵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在写作上是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而借助于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去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的确可以起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文章来。当今中学生的不少优秀文章比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当代中学生议论文  相似文献   

2.
“反弹琵琶”能使思维不落窠臼,它具有灵活性、多向性、创造性的特点,能使文章的立意新颖、独有见地,使同一题目同一材料的常规思维相形见绌。法拉弟用逆向思维,创立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赫伯布斯看到除尘器把灰尘吹走行不通的事实,运用逆向思维,发明了现在使用的吸尘器。韩愈“反弹琵琶”,写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著名杂感《马说》。毛泽东同志反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中梅花消极颓废、孤芳自赏之意写出了不畏冰雪,不避严寒,俏不争春,虚怀若谷的“咏梅”传世佳作。在中学的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如果教会了学生  相似文献   

3.
“反弹琵琶”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突破思维定势,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即反其常而用之。“反弹琵琶”是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它,往往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发人深省的效果。本文对“反弹琵琶”的技巧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尝试,并研究了其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写作议论文。然而,受限于阅历、知识面,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显然在表达观点的深度和内涵上有所欠缺,常常会陷入人云亦云的写作怪圈,让读者感觉要么是似曾相识,要么是观点偏颇,要么是陈腔滥调。而有些思维独特的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围绕题目从正面、从常见的角度去写作,而是选择了反弹琵琶,选挥创新,可惜因为不得法,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出现了论点武断、立意狭隘等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反弹’,好“琵琶”呢?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在作文指导中,教师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对学生讲了那么多,仍然难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呢?我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丰富的心理活动,没有写作激情,情不动,故辞不发。怎样才能促使学生“情动辞发”呢?那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而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思维又往往过多地依赖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逆向思维,即我们常说的“反弹琵琶”,它要求我们对传统思维模式作逆向思考,也就是说,传统认为正确的观点,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或错误;而传统认为错误的观点,我们要从中发现真理的成分。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问题情境“反弹琵琶”,实践逆向阅读的探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以逆向思维阅读文本。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逆向揣摩文本的结构特点、主题意境,以及作者的表述方法,甚至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了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的某一点,而这一点,恰是作者对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既然立意角度的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从多维多向的立意来选择角度,以保持立意的新颖独特、准确深刻呢?我们不妨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的文言名篇中来找找答案。一、逆向立童,反弹琵琶“文章切忌随人后”。作文时逆向立意,反弹琵琶,“舍人所已取,取人所未取”,往往能达到“皆出…  相似文献   

9.
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形象说法,所谓逆向思维,是和正向思维相对而言的,它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或见解,打破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朝着多方向去思维探索,找出新的题材或见解,由于它的方向、角度独特,常常使同一题目同一材料的常规思维相形见绌。写作中运用这种思维可使立意不俗,文章常新。古往今来,逆向立意的佳作并不鲜见。唐代诗人刘禹锡一反古人悲秋成案,写出了昂扬向上的咏秋名篇《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提起落花,古人往往慨叹“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而龚自珍则…  相似文献   

10.
作文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审题立意则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思路顺、方法对,是立意新颖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必然结果。要想立意新,必须审题清。怎样才能把审题与立意有机地融为一体呢?1.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可以培养学生驾驭题目(驾驭材料)的能力,可使学生学会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意境。以1991年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为…  相似文献   

11.
顾锦杰 《文教资料》2005,(24):55-56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论和学习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进行中学语文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做法与思考,以求与大家共同商榷,共同研究。一、反弹琵琶法所谓反弹琵琶法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认识与思想,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反映,而思维能力在其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中,如何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呢?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效果很好。一、在审题立意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心理学原理可知,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审题、立意过程中,能善于挖掘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抓往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关键问题,从中揭示出事物的内蕴。然而,小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往往被一些表  相似文献   

13.
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文章有了新观点,不人云亦云,读者才会买帐。因为读者讨厌的是陈谷子烂芝麻。那么,如何才能使观点出新呢?逆向思维即反弹琵琶可以出新。这点古人早已知道。比如,在一般人看来,老师的水平要比学生的高,可韩愈不一概而论,他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现在读来仍一新人的耳目。今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就是需要创造性人才的时代,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传统的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它可分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结论寻求多解或做一些相反的假设,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立意选材不落俗套反弹琵琶,而不是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应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保证学生写作质量和应试水平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创新意识的培养呢?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写作创新意识的培养展开论述,提出从审题、立意、内容、形式、语言这几个方面谋求写作上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反弹琵琶     
[一技] “反弹琵琶”是指写作中从某一习惯见解或传统观念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构思模式。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即从某一观点的对立角度来确立新见解,提出新主张。它能使思维不落窠臼,锋芒毕露,使章标新立异,别具一格。譬如,“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本来是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有人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之举虽不足取,  相似文献   

17.
“反弹琵琶”,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它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从而表达新的思想。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不一定有益”、“不妨对牛弹琴”等,就属于“反弹琵琶”。作文时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构思,会为你打开一片新天地,使文章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许喜红 《甘肃教育》2007,(9S):26-26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在高考作文中赢得高分.首先得过好审题关。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好了题,立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高考作文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他们作为训练作文“两个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反弹琵琶”似乎成了作文的一种时髦。那些极力倡导作文要逆向思维的教研论文及竞赛获奖的“反弹”之作屡屡见诸报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原本就思维活跃的中学生,仿佛寻到了一条写作成功的秘决,在作文中动辄反弹,标新立异。结果写出的多是观点偏颇的失败之作。这种现象反映出当前作文教学指导的一种失误,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反弹琵琶     
傅建军  肖念 《初中生》2006,(29):4-6
[一技] "反弹琵琶"是指写作中从某一习惯见解或者传统观念的反面进行立意的构思模式.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者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即从某一观点的对立角度来确立新见解,提出新主张.它能使思维不落窠臼,锋芒毕露,使文章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