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晓辉 《收藏》2023,(2):46-49
<正>一、青铜器及其发展概述青铜器在世界史上有近6000年历史,在我国有近5000年历史,相当于尧舜禹时代,相关文献中开始出现了青铜器冶铸的记载,最初出现的青铜器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到了夏代,开始有了青铜容器和兵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商中期青铜器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相似文献   

2.
朱凤瀚 《收藏》2013,(3):64-73
作为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者,笔者常常自问,商周青铜器究竟美在哪里呢?如果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地回答这一问题,我的感悟是,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  相似文献   

3.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10,(4):94-95
青铜器的精华大多集中在祭祀用器上,除此之外,日用青铜器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5.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驰名中外的“青铜器之乡”,其辖区内的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眉县等均出土过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著名的“西周三大铜器”、“晚清四大国宝”原都沉睡在这块古老文明浸渍的土地。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的博物馆一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也坐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朱凤瀚 《收藏》2013,(2):64-73
作为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者,笔者常常自问,商周青铜器究竟美在哪里呢?如果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地回答这一问题,我的感悟是。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有矛盾,但又被高度地和谐在一起的两种要素,即在造型基调上呈现的肃穆、庄重的气质与,  相似文献   

7.
冯毅 《收藏》2011,(5):95-95
此鼎为笔者所藏众多青铜器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件,数年前从海外购回(如图)。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之重器,而且是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而骄傲。  相似文献   

8.
周舟 《收藏》2021,(2):92-99
河南新乡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商代,新乡处于早商郑州和晚商安阳的中间地带,是商王室统治中心区域。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的礼器,是古代文明的物质象征,也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乡的杨岗、马小营、高湾,获嘉的东张居、同盟山,辉县的褚邱、琉璃阁、丰城、固围村,原阳的固堆等地,商代文化遗存十分可观。在新乡商代文化遗址中,出土有一大批珍贵的青铜器,这些文物部分收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敬平 《收藏界》2010,(2):110-111
我国铜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独具艺术特色,历来被中外收藏家视为重点收藏的宝物。 清代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都截然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  相似文献   

10.
刘勇先 《收藏》2015,(5):116-117
笔者藏有两件古人炊饮使用的青铜器,一件是甗(yǎn),一件是酃(líng)。甗是古代蒸饭用器,也是商周时期组成以鼎、簋为代表的礼器群中的一员。一直沿用至汉代。其形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米,称为甑(zèng),甑底有穿孔的箅(bì),以利于  相似文献   

11.
刘勇先 《收藏》2006,(3):85-86
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渐趋衰落。器形一般较简单,大多是素面,或仅饰弦纹,铭文也极少。这时的青铜器在功用上摆脱礼器的束缚,更接近日常实用,有鍪、釜、蒜头壶、鼎、盆、铜镜、带钩、熏炉,以及车马器和兵器等。  相似文献   

12.
任涵 《收藏》2019,(1):30-33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于特殊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铭文,是历代好古者的最爱。但其造伪从春秋到现代从未中断,特别是清末民国后,造伪风更甚。改革开放后,青铜器较高的经济价值逐渐吸引了很多眼球,于是出现众多以牟利为目的的仿造品,令人难辨真假。  相似文献   

13.
赵爱军 《收藏》2006,(4):89-89
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遗址出月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尤为玉器精湛、量多而为世人瞩目。兹对西周早期玉器精品凤鸟纹玉板,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就目前所知,藏于公私各家的晋侯墓地青铜器共有400余件,其中礼乐之器占绝大部分,约300件左右。一些前所未见器型的出现,是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第一个特点。比如:出土于114号墓的鸟尊,出土于113号墓的猪尊,出土于8号墓和  相似文献   

15.
大盂鼎     
我国于1999年12月10日发行《大盂鼎》普通邮资片。 大盂鼎是清道光初年在陕西岐山县礼村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左宗棠得后赠于吴县望族潘祖荫,潘氏后人一直珍藏至全国解放。 在现存西周青铜器中,大盂鼎与大克鼎、毛公鼎  相似文献   

16.
吴镇烽 《收藏》2010,(6):44-5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在商代是商王朝版图的西域,境内分布着几个重要方国;周代是王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又是秦人的发祥地和秦文化的孕育之区。因此,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数量之大,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丰富,居全国首位,是中国青铜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为人们所瞩目。  相似文献   

17.
李朝春 《收藏界》2015,(1):113-120
锡都博物馆位于世界锡都——云南省个旧市,它是滇东南锡文化、青铜文化的收藏与展示中心,其收藏和展示的青铜器精美绝仑,别具一格。锡都博物馆原名为个旧市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2008年11月14日更名为锡都博物馆。该馆现收藏有两千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16件、三级132件,汉代提梁壶、铜俑灯(又称“三枝铜俑  相似文献   

18.
刘勇先 《收藏》2006,(2):75-75
安康地区地处汉江两岸的秦岭巴山之间,山高路险,自古都认为这里偏僻落后,但从镇坪、旬阳、紫阳、安康、汉阴、石泉等县出土的一些青铜器来看,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这里经济文化已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眉县杨家村五位农民意外地发掘出鼎、壶、盘、鬲等27件青铜器。这是制作于2700年前的西周青铜器。这些重要的青铜器文物,件件有铭文,铸刻的铭文共达4000余字,详细地记录了西周12位王的名号与重要史实。3月9日已运抵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这是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20.
龙星 《集邮博览》2014,(9):83-83
正"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铜器研究专家张翀在详解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与魅力。8月8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三组)面市,同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品鉴会在京举行。为深入解读中国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阐释青铜器金银币的美学理念,宣传青铜器金银币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中国金币总公司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及艺术品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