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画》讲述了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其中课文第二自然段文辞优美,把雨后湖面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如何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走进文本,走进画一般的情境中,笔者有目的地进行了教学尝试。在初次试教不理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第三册《学画》讲述了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其中课文第二自然段文辞优美,把雨后湖面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如何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走近文本,走进画般的情境中,笔者有目的地进行了教学尝试。在初次试教不  相似文献   

3.
说课──我这样教《王冕学画》平罗县前进乡前卫小学吴克枫平罗县城关一小姚金凤一、教材分析《王冕学画》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主要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本单元的重点训...  相似文献   

4.
语文二册38课《学画》,生动地记叙了古时候王冕刻苦学画的故事,表现了王冕热爱大自然,勤奋好学的精神。假如我教《学画》,打算这样处理: 课文共分三段,即原文的三个自然节。第一段,写王冕家里很穷,但他能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这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交代人物姓名,第二句写王冕苦难的身世,第三句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意图 :《王冕学画》是第二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 ,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通过学习课文 ,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王冕学画》第二自然段有五句话 ,把雨后湖面的美丽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粉红的、碧绿的、清水滴滴、水珠滚来滚去”等词语 ,会让人联想到雨后荷花的样子十分美丽。王冕正是因为看了这美丽的荷花之后才产生了画荷花的愿望 ,后来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我们在教学时 ,可以“荷花美 ,爱荷花”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徐静 《山东教育》2012,(Z4):52-53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当读到"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时,张宇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王冕的话前后是矛盾的,明明说在学堂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  相似文献   

7.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课文中的"反面人物"?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傲慢与偏见<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第7册)讲述了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文中的"反面人物"是那个外国学生.他的"反面"主要集中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工冕的画画得那么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2在语言环境中学会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节。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写王冕刻苦学习和观察荷花的词句;认识做什么究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准备:投影幻灯、图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元朝(距今六百多年的一个朝代)的一位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王冕学画)看了课…  相似文献   

9.
<正>《少年王冕》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的故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美德。全文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形象。让学生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激发学生真正感受"树立榜样"的力量,深刻理解和体验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也懂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2,(28)
253初中生3319@sohu.com:我很喜欢画画,很想学.可是我家条件不好,难以负担我学画画的费用.我该怎么办? 听过"王冕学画"的故事吗?你与那个放牛娃相比,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成功还得靠自己.王冕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画家,靠的就是苦练啊!他以自然为师,完全靠自学,而你,至少还有学校的美术老师可以求助哦.保持兴趣,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吧.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2,(25)
253初中生3319@sohu.com:我很喜欢画画,很想学。可是我家条件不好,难以负担我学画画的费用。我该怎么办?听过“王冕学画”的故事吗?你与那个放牛娃相比,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成功还得靠自己。王冕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画家,靠的就是苦练啊!他以自然为师,完全靠自学,而你,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上教版第二册《王冕学画》教学片断师:文中是怎样介绍王冕的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生读文,数句子。)师: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手势表示。生:四句话。师:现在我请这排的小朋友一人一句开小火车读课文,其他人边听边想:这四句话分  相似文献   

13.
教《王冕学画》一文的第二段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了这段课文。①先小声自由读课文,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②指名读通每一句话,并理解句子意思。③在这一段五句话中找一句话来归纳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④理解重点句后发问:“王冕为什么想画荷花?”⑤找出三、四句回答问题后,我不轻易放过,而是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  相似文献   

14.
《少年王冕》一课,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家用,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仍不忘孝敬母亲的故事。回顾2009~2011年间两次教学《少年王冕》,颇有几分感触,于是,笔者欣然提笔,记录下教学《少年王冕》一课的行与思。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课文中的“反面人物”?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傲慢与偏见《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第7册)讲述了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文中的“反面人物”是那个外国学生。他的“反面”主要集中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上,一个中学生在描述他的理想,他想将来要做记者——无冕之王,多威风啊!可“冕”字不会写,就问他左右的同学。一个同学说:“王冕学画的冕,日下一个避免的免字。”另一个同学说:“不对吧?好像是曰下一个免字。”老师听见  相似文献   

17.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王冕童年放牛时学画荷花,给读者以很好也很深的印象。其实王冕以画梅出名的。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四有《王冕传》。略云:“……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墨梅图》,其中一幅自题云:“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又一幅自题云:“江南雪消春渐回,谿东谿西梅花开。幽人得句兴不浅,招得老逋携酒来。”清人高士奇《苑西集》卷十,有《题元人王冕墨梅》一则云:“冕字元章,会稽…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2014,(6):16-1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同时了解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来凸显人物品质特点的写作方法。 2.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了解环境、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景物描写片段。  相似文献   

19.
郭勇 《教育文汇》2010,(1):39-39
《少年王冕》我上了多次,教起来照说是轻车熟路了。课文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孝心”,写了“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学生只要读上两三遍,即能感到少年王冕的“好学”和“孝敬”。难道在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吗?这天晚上,我又一次打开课本,再感受一下王冕,细读一次课文,看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走到学生的前面,走到学生无法抵达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一年级学生背诵课文,如同高年级学生写作文一样,有不知从何处着手之感。但是,只要教者引导得法,他们也会兴趣盎然,熟读成诵。下面是我教《王冕学画》时,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课文的一些做法。一、图文结合,精讲课文,理解内容在讲读课文前,我将文中“王冕观荷”一图放大,并细致地涂色,使一个贫穷的、观看专注的孩子跃然纸上;加上通红的湖水,滚动的水珠,那绿叶、红花的相辅相衬,一幅概括性极强,美不胜收的图画便出现在每个同学面前。讲读过程中,我抓住了文中重点词句的讲解,先让学生懂得意思,再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