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田磊 《黑河教育》2011,(9):49-49
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发展中学生的力量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肌肉力量,使身体更加结实、丰满、匀称、健美,还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减少运动损伤。初中阶段是力量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发展和改善学生上肢、下肢、胸背和腰腹肌肉力量,促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汪毅 《时代教育》2010,(5):42-42
时运动员体能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体能概念、构成要素的研究,对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能受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的影响,体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体机能身体素质三大要素,其中机体机能又分为:神经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能和能量代谢系统机能,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又分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训练是其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能和技能的协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本文从体育技能和体能的内涵入手,从遵循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能与技能训练;注重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后续发展锻炼;注重精讲精练,促进技能和体能的均衡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的途径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为提高学生的体能及运动能力,计划在东京所有公立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导入通过简单动作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协调训练。根据东京2011年度实施的全国体能测试,东京小学生在半数的测试项目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初中生及高中生则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协调性训练不同于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项目,是一种将肌肉力量、爆发力、耐力等身体多种运动能力进行组合训练的运动。东京都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晓峰 《考试周刊》2010,(1):144-144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力量耐力是决定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体能要素之一.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基础。本文作者运用实验法,探索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丰富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为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是集走、跑、跳、投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能够快速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坚忍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项目现状分析,如何进行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连年下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重技能""轻体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广泛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亟须更新观念,从"技能体育"向"体能体育"转型;需要优化课堂,从"技能教学"向"体能教学"转型;需要发展评价,从"技能评价"向"体能评价"转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008年10月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在身体形态方面,有待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比例高达55.11%.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体育教学中营养科学知识教育缺乏所致.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女生不及格率是22.27%,掷实心球不及格率高达69.81%.这与我校实行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和耐力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有关.同时提出建议,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体体能是反映和衡量人体体质强弱及能耐高低的标志。良好的体能,能有效地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学生在比赛和生活中娴熟运用;技能的运用又能有效地促进身体体能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能和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并运用,达到技能自动化,使体能得到同步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费德勒2011年澳网男子单打半决赛输球原因主要是体能和年龄问题。体能是网球比赛中最重要的组成环节。网球运动的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反之亦然。良好的体能可以使技能得到充分发挥,使球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防止伤病,延长运动寿命。高大的身材,较好的最大力量、爆发力和持久的耐力水平是优秀网球选手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精神,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质体能、感知能办等发展实际,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和谐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参与运动,达到提高技能、增强体能、提升自我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开鸯学生的运动潜力,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技巧、提升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技能教学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与核心,倘若不重视体育技能教学,甚至淡化体育技能教学,那么,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一线体育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为学生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创造条件。一、运动技能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运动技能教学是重点,这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孙菁 《山东教育》2012,(18):48-49
体能主要是指人体器官具备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还包括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幼儿体能发展状况是衡量幼儿身体发展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14.
路永武 《成才之路》2013,(17):64-64
体育与健康课是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丰富,~些新的体育训练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便是其中一种。体能鲥练是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和枯康素质的训练过程。将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逐步渗透到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身体素质是反映人体体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映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灵敏、柔韧等素质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以及发展各种运动能力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主要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木,寓道德之舍也。"它辩证的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所有教师都明白的过程。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身体形态、体能、运动技能、爱好、力量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寿县三中管正光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竞技能力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它反映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性等活动能力。这些活动的实质就是:在中枢神经支配下,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的整体运动。而速度素质在整个身体...  相似文献   

19.
曾文军 《广西教育》2013,(11):162-164
分析高职开展职业岗位体能需求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应遵循学生今后所从事职业岗位体能需求的身体姿态为主线进行体育教学分类,构建职业体能与运动保健课程、岗位工作身体技能课程、兴趣选项课程及职业岗位综合素养课程,从实施职业预防课、健康生活方式课开展职业岗位体能需求体育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单纯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业务等素质的教育。使学生能健康、和谐的发展。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作为切入点。一、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身体素质并非单纯指力量、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 ,而是包含了整个身体健康、体质的教育内容。(一 )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教育。高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全体魄 ,并与道德、智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