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地震勘探工作的深入,在山地山前带、黄土塬、沙漠等近地表复杂区(图1),静校正成为制约地震勘探工作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国家“十五”重点科研项目“矢量地震、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2001BA605A12)、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课题“复杂构造地球物理配套技术”(2008ZX05019—005)、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复杂地区静校正技术”(2001—2003,1—2)、“西部复杂地质目标地震勘探技术”(2004—2005,048102060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科研项目“单尺度与多尺度网格层析静校正方法研究”(2009—05—100)等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多轮次的复杂地表建模及静校正技术攻关,形成了空变时深关系曲线、模型约束初至折射。  相似文献   

2.
结合山前带激发技术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对山前带激发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塔西南地区目的层埋藏深度大,上覆多套强反射界面,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集体和碎屑岩薄储层反射能量弱,极易受区内发育的各种干扰波影响,反射资料信噪比低,成像难度较大,尤其是山前逆冲推覆段构造复杂,老地层出露,断裂发育,反射信息弱。为了提高本地区地震采集效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现阶段山前带地震采集先进方法,对目前技术工作中在激发和接收环节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和试验攻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为以后类似地区的勘探实践提供了可贵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广泛应用,煤矿的安全生产对地震资料成果的依赖越来越大。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煤矿的工作面布置和安全生产。要想取得较好的地震资料,首先要做好三维地震试验工作,以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为例,说明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对于取得较好的第一手野外地震数据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地震勘探的看法,但由于区域性地质结构不同,地震勘探所经历的实践方法也不同,引发了人们对地震勘探认识和做法上的质疑,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精度的地震勘探进行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方法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精度地震勘探问题的对策进行论述,以求与同行业工作者达成共识,减少勘测中失误率。  相似文献   

6.
山地地区地震勘探精度日益提高,要求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以确定构造和勘探目标。在对各种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一套山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数据采集技术,包括:干扰波调查、地震波激发和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等,通过实践,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来的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了地震勘探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它在工程地震、煤田及浅油层勘探等方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中的激发耦合问题,激发药量,检波器频率的选择、埋置以及组合,噪声和覆盖次数等方面对高分辨率采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义上的物探技术涵盖了很多物理勘探方法,即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在众多方法中对比较具有代表性为地震反射勘探技术、地震折射勘探技术、电法勘探技术和磁法勘探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并阐述这几种方法在煤田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地震勘探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勘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野外采集、室内处理和解释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取得好的地质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了二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区地形变化大,基岩裸露,山谷内多冲积物地震施工困难,各种波的干扰严重,记录质量差。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三维地震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地震资料处理等常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以山西省某山区三维勘探为例,介绍了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
众所周知,地面地震勘探方法是物探方法中分辨率最高,最准确的勘探手段,也是煤田勘探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槽波地震勘探法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收点和激发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并且槽波对异常体又非常敏感,槽波数据解释又有巷道已知地质资料为依据,所以槽波地震勘探是最有效、最精确、分辨率最高的井下地震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已从二维发展到三维,地表条件也由过去的陆地、平原到现在的山区、丘陵、沙漠甚至水域。施工条件复杂和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避免人身伤亡、设备器材损坏和炮点附近居民建筑物、高压线、地下水气管道的安全,成了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地震勘探生产实践,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总结出一套适应地震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济宁二号煤矿西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大面积湖沼区的野外施工方法,此工作方法对水上煤田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是地震勘探工作的最后阶段,它对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解释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油气等资源的勘探开发的进度、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在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地震资料解释地下构造解释和地层岩性特征,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信息描述的目的.用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来获得地震数据提取和分析地震属性信息.本文主要研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地震属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构造圈闭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金牛能源邢台矿-210以浅9号煤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说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建筑物密集区的野外资料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此工作方法将对类似区域的地震勘探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三维地震勘探相应设备、方法以及勘探技术都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煤田勘探方面对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又提出来新的要求。在进行勘探施工前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辅助设备进行技术上的论证,目的在于增加野外勘探工作的目的性与科学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进度,再利用较为复杂的观测看台系统时,需要在保证对称覆盖的前提下,利用炮点以及检波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布置,相信通过这种流程便能更好的获取煤田地震勘探的第一手资料。本篇论文将对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方法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震勘探是把地震勘探方法扩展到三维空间的新技术。它是由于最近10年来数字地震仪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适应勘探精度不断提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的迫切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勘探方法。但是作为主要施工模型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观测系统却普遍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主要把现在地震勘探施工中常用的三维观测系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便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时情况采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张冬梅 《大众科技》2013,(1):45-46,52
物理地球勘探的方法较多,分析不同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是勘探的基础。不同地区、不同勘探条件,采用不同针对性的勘探方法,才能够取得满意的勘探成果;多种勘探方法综合使用,进行综合勘探,取得的勘探成果将更加真实可靠,也能够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勘探成本。文章结合一地震勘探工程,介绍了地震勘探的方法及获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5)
要想促使地震勘探结果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就必须提高勘探采集系统的覆盖动态范围,同时三维地震资料的图像质量和空间采样的密度与观测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重点就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技术、目标处理技术、地质资料解译技术等三方面的技术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三维地震勘探而言,其在断层位置、小断层判断、陷落柱探测及高陡构造勘探等方面均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特性。  相似文献   

20.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