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具有管辖权的州法院所做的离婚判决应得到他州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对一州法院怎样才算具有离婚案件管辖权的问题最高法院的解释却是因时而异:1906年以前,离婚被看作是“对物”的诉讼,离婚案件的管辖权被赋予原告提起诉讼时有住所的州;1906年—1953年离婚是对人诉讼的观点逐渐得到联邦最高法院认可.被告他方出庭应诉成为一州法院获得管辖权的前提;1953年以后,“可分的离婚”又成为联邦最高法院的主导思想,一州法院可以通过单方诉讼解除婚姻关系,但不能决定监护权和赡养费等附带事项。监护权和抚养费判决是否适用充分信任和尊重条款联邦最高法院没有正面回答,国会1980和1994年的立法规定这两类判决也受此条款保护。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和丈夫于1992年离开老家到广东打工 ,后我们分开各在广东的两个城市干活。去年我听说丈夫另有所爱 ,于是打算与他离婚。但我们都长期不在老家 ,现在又分居两地 ,不知我应当在哪里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指教 ,多谢。吉林省小红小红同志 :编辑部转来了你的来信 ,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 ,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 ,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 ,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 ,由被告方经常…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上,一般认为,原告撤诉以后,仍可再就一诉讼标的进行起诉。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原告的起诉一经法院准许撤回或按撤诉处理,诉讼程序即告终结,除离婚案件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在六个月后再行起诉外,原告在原则上不得基于同一理由对同一诉讼标的提起同样的诉讼。人民法院也不再受理此案。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笑话     
孙子发誓 孙子:爷爷,给我买个小喇叭。 爷爷:不买,没有喇叭你已经闹得够受了! 孙子:我发誓,你给我买了,我只在你睡觉以后吹。 弄巧成拙 一个妇人闯进律师的办公室,斩钉截铁地要求离婚。 律师问:“为什么?” 妇女答道:“我丈夫对我不忠!” “有根据吗?”  相似文献   

5.
蔡梅的来信: 阿莱你好,我叫蔡梅,你也可以叫我蔡姐,今年42岁。就在不久前,丈夫为了别的女人,刚刚向我提出协议离婚。这之前,他不仅对我恩断意绝,甚至还大打出手,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我和他离婚,好让他和那个女人结婚。我不堪折磨,只得同意。离婚后,他兴冲冲地拿着离婚证去找他的情人,谁知当初信誓旦旦的情人却翻脸了,说,你是不是太天真了?以为我真会嫁给你?你养得起我吗?……很可笑是吧?无奈之下,前夫只好又回来找我,我看他可怜,就收留了他,再后来,他对我说他知错了,想复婚……我现在心情特别复杂,不知道该不该接纳他?  相似文献   

6.
谁会胜诉     
相传古希腊时期,学生爱瓦特尔求拜诡辩学派的哲学家普罗塔罗拉为师,学习哲学和法律知识。爱瓦特尔提出“先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结业后第一次受理诉讼案件获胜后再付”。先生想了想,就与学生签订了这个交学费的合同。可是,爱瓦特尔结业后,没有参与受理诉讼案件的工作,另一半学费迟迟未交,这可急坏了先生普罗塔罗拉,于是先生决定向法庭起诉,要爱瓦特尔付另一半学费。先生认为自己肯定胜诉,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件中胜诉,按合同规定你应该付我另一半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你就必须依照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总之…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证人出庭制度似乎变成了证人不出庭制度: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实行简化审理,证人很少出庭;即使在普通程序中,法律也不要求所有证人一律出庭。对于仅剩的需要证人出庭的案件,却存在着无法强制证人作证的问题:由于律师无法对尚不存在的证人证言提出异议,启动法院强制证人出庭的权力变得不切实际;而特定近亲属享有免于出庭作证的特权,法院无法强制其出庭。需要肯定证人出庭制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机制改革,赋予被告人审前充分的质证机会、扩大适用认罪案件程序、将证言分为尚未取得和已经取得两种情形以及将特定近亲属的免于出庭作证特权改为拒绝作证特权。  相似文献   

8.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就是民事诉讼的任何当事人都有权委托1—2个代理人进行诉讼,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身份的人做为诉讼代理人,亦可以委托没有律师执照而以公民的身份的人做为诉讼代理人,作为公民身份的诉讼,代理人包执括:当事人的近亲属,社会团体,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它公民。实践中,人们通常称之为公民代理。我国对代理人范围  相似文献   

9.
家事诉讼遵守的原则是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法院必须确保离婚协议或判决符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父母离婚时,法院要求双方以相互协商的方式制定未成年子女抚养计划,对监护权、探望权、抚养费等作出约定。如果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合意,法院命令他们接受离婚教育。接受教育后,由法院选任的专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未成功,进入审判程序。美国的父母离婚教育制度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我国有必要借鉴这一制度,完善我国的家事诉讼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2006,(1X):40-40
我和丈夫打算离婚,但双方都希望我们5岁的孩子随自己生活。请问,如果我们离婚,法院一般会根据什么来决定孩子由谁抚养?  相似文献   

11.
离婚案件中涉及的公房居住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令人困惑的棘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2月5日印发的《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为审判实践中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统一的准则。但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和进一步深化,离婚案件中涉及的公房居住纠纷类型日益增多,尤其是夫妻共同出资购得的公有房屋部分产权,在夫妻离异时讼争房屋所有权的矛盾非常突出。而《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全国法院处理此类纠纷所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对这一问题的阐释不够全面、深入,增加了民事审判工作的难度。本文拟结合法学理论和房改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就离婚案件中部分产权房屋的处理做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辩护律师出庭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诉讼公正,其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律师难于出庭。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从律师本身建设入手,更要从立法保障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上海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遭遇巨额加班工资差额诉讼的消息颇为引人关注.一位帮助永乐员工向公司追讨加班工资的律师透露:“现在我代理的永乐拖欠员工工资差额的所有诉讼大约有50多起,共涉及金额200万元左右。”让她感到信心十足的是.已经有7起员工追讨加班工资的诉讼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现行民诉法规定了例外情形下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诉讼代理制度又为当事人不出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不仅民诉法中很多重要原则和制度无法正常运作,而且直接动摇了民事裁判的基础——案件事实真相。当事人出庭应作为民诉法中的基本制度、成为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常态,民诉法修订时应明确设立当事人亲自出庭制度,并就其例外作出明确规定,以及当事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珅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03-107
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确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所使用公权力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目前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还不够完备,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出对于属于行政裁决的商标评审案件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相关做法,在立法上作出一个特殊规定,规定这类行政裁决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在提起诉讼时通知商标评审委员会,而诉讼的类别仍然是行政诉讼。另外,应当赋予法院对这类案件所涉行政行为的司法变更权,以保证公权力的完整、有效,以及避免权力冲突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爱比恨容易     
童年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 我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至今我还记得妈妈从法院回来的那一天,一进门就抱着我哭了:“俪俪,法院只判了2000块钱的抚养费,我们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那一瞬间我也很难过,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了,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  相似文献   

17.
打官司你得准备多少钱如果你走上法庭成为原告或被告,那么,你必须对一些基本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有所了解:一、离婚案件每件1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1万元,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交纳。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兄于1996年初经父母包办与一姓梅的姑娘在家乡举行了婚礼并同居至今,但始终没去办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后来二人因没有孩子及性格不合关系越来越恶化。现我兄提出与梅姑娘分手,但梅姑娘以“已经结婚嫁了人”为由硬是不回娘家,并说如果我兄坚持分手那就必须到法院起诉离婚,分给她一半财产。请问:我兄的婚姻是否合法?若我兄起诉到法院,法律有什么说法?辽宁于飞于飞同志:您好!编辑部转来了你的来信,现将信中所述问题答复如下:一、什么是合法婚姻。我国现行婚姻法第7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涉及股东的诉讼越来越多,其中关于股东资格的确认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公司法律规定的粗陋,各地法院自行其是:有的法院以公司作为原告主体,有的法院以足额出资的股东作为原告主体;有的法院以侵权案件立案,有的法院以违约案件立案,有的法院以确认之诉立案。这大大影响了法制的统一,削弱了法律的威信,鉴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如何追究虚假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丈夫经常酗酒,喝酒后对我不是打就是骂。我度日如年,甚至下班后不敢回家。现在我想跟他离婚。但我担心,在我提出离婚时,他会把家里的财产转移或变卖。请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魏宿琴魏宿琴同志: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