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料荟萃     
中国贸易伙伴日美欧盟居前三据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美国和欧盟继续位居中国贸易伙伴前三名。日本连续10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的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美国仍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到近700亿美元,增长28.9%。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市场前九名依次是美国、香港、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市场前九名依次是日本、欧盟、台湾省、东盟、韩国、美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我国现代化未来五十年要迈三道坎参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专家提出,未来50年内我国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科学研发投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07年,中国在全球"国家研发资金"排名中已经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过去5年,中国研发投入增长显著,年均增长率高达18%。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盟三者相加的研发年增长率仅为2.9%。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立法的回顾以及对该制度所引发的国际争议的梳理,可见通过外交手段来应对欧盟单方面出台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已十分重要。以现代国际法规则为视野,通过对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的研读,为我国寻找到有效解决欧盟实施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所带来的问题的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4.
《八小时以外》2013,(2):16-16
近日,《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发表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公布"全球碳计划"最新研究数据: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在2011年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总量中,占据份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欧盟、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教育专家聚集在布鲁塞尔,对“音乐与学习”进行专题研讨。有关专家做的一个实验显示:在噪声中60%的孩子的大脑易疲劳和懈  相似文献   

6.
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实际终结,而由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集团形成边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对美国霸权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利于大国关系的调整,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和美国1994—2008年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鉴于近年来对贸易与碳排放的密切关注,文章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市场需求能力;碳排放在中美农产品出口中都表现出正效应;中国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美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成为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施征 《中学科技》2020,(2):32-35
最近长征系列火箭中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深空火箭。除中国外,拥有此类火箭的国家和地区组织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与欧盟。我国拥有该型火箭之后,往太空运送各种大吨位的空间站、卫星都可以进行,意义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新格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欧盟、日本又是重中之重;北美、欧盟和亚太三大经济圈的内部投资加强;美国是最大的双向投资大国,日本具有多元化投资格局;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有一定增长。这些反映了世界经济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中,贸易自由化趋势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措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纷纷采用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化学品的良好实验室(GLP)体系建设发展和监管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对促进GLP评价和监管工作,完善中国化学品工业GLP法规,保障化学品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日本日前公布的2001年度《科学技术白皮书》的数字表明,日本的科研经费和成果均名列世界前茅。《白皮书》的数字显示,2000年度美国用于科研的经费最多,约为2280亿美元,欧盟紧随其后,约为1650亿美元,日本为1305亿美元。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科研经费增长率最高,以1995年水平为基准,200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增长了32%,德国是19.1%,日本为17.6%,英国为9.4%,欧盟为8%。美国科研经费增长主要来自于企业科研投资增加,日本则是由于“科技立国”政策背景下政府的投…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材料 :3月20日 ,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正式启动。根据这一方案 ,美国将对来自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的钢铁制品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8%至30 %不等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 ,将对全球钢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政府根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定 ,向世贸组织提出就此问题与美国进行磋商。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利用世贸组织有关条款解决贸易争端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典型例题 :据以上材料 ,结合政史地相关知识回答 :1.美国对来自中国、欧盟…  相似文献   

14.
<正>太阳是地球的能量之源,因此,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科学家一直渴望在地球上制造出小太阳。经过多年酝酿,由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美国和欧盟共同合作开发核聚变能的大型国际项目ITER将在今年启动,在法国南部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日本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建交与提供发展援助(1991年至2001年)、加强与中东欧10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2002年至2012年)和深化与中东欧16国关系(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注重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和积极构建中东欧地区合作框架是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特点。时至今日,日本已成为中东欧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考察日本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对开展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际作用。未来,中国须注重深化与欧盟的关系、将中东欧"地区合作方式"与"重点合作方式"相结合、探索中国与欧盟在中东欧地区的三方合作和扩展"16+1"合作,以此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碳税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经济手段,近年来先后在北欧、美国、澳大利亚甚至日本都开始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芬兰与澳大利亚,重点分析了两国的碳税税制及特点,总结两国的碳税制度成功经验,从而探索中国的碳税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以及何时升值不是一蹴而就的,与美国、日本、欧盟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民币升值将会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努力促成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和深化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开放外汇市场,才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与国际分工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已经日益崛起为一个广受瞩目的国际贸易大国 ,依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庞大能量 ,这个大国经济正在通过与美国、日本、欧盟、亚洲“四小龙”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 ,重构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国际分工网络和多重流向的国际经济循环圈。  相似文献   

20.
简要阐述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美国“清洁竞争法案”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欧美碳关税的实施将对我国的贸易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应对:主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坚决抵制单边贸易保护,发展低碳技术、大力降低碳含量,增加碳排放成本、提升碳减排效率,加强碳足迹管理、构建产品碳排放核算体系,锚定“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