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问我:“你知道在美国最受公众欢迎的人是谁吗?”“谁啊?”“此人不是总统,也不是艺坛明星,而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克朗凯特。”克朗凯特是电视新闻编辑和播音员。自1952年初露头角后,他名气日增,同行们称他为当代最闻名和最受尊敬的新闻广播  相似文献   

2.
先进文化观照下的传统文化与电视文化(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政要平民化:先进文化的一种标志美国政治学家克林顿·罗西特1956年出版了颇有影响的著作《美国总统》,书中写道:“总统是这样一些人:他能自由地行事,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似乎话音未落,历史就走向了反面。里根时代就有人讽刺里根总统没有伟大总统的样子,美国《商业周刊》1998年发表艾伦·布林克利的文章《总统形象不再那么高大了》说,《美国总统》所描绘的总统形象在今天听起来有些古怪。如今的总统好像更经常向律师询问,而不是征服世界。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正被一种悲剧气氛所笼罩,以往“大胆而持续”实验的伟大总统作风已经一去不…  相似文献   

3.
美国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甘尼特报系访华团,一行53人,分乘两架专机和一架包机于5月5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新华社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他们将在今年完成飞访六大洲30个国家的“环球壮举”,在此之前,他们已访问过13国,分别会见过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哥斯达黎加总统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印度总理拉·甘地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等人,中国是他们的第14站。他们中有不少美国社会知名人士:甘尼特报系董事长、前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主席艾伦·纽哈思,前美联社社长基思·富勒,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在两国外交中的边角地位发展到今天,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上,有几位美国总统留下自己鲜明的痕迹。麦金利:“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政府照会西方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当时中国正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美国人担心他们被关在中国的大门之外。所以要求列强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美国  相似文献   

5.
今年恰逢美国四年一届的总统竞选运动,“驴”、“象”之间的竞争又在吵吵闹闹中拉开帷幕。3月初,小布什和副总统戈尔已成为美国两大党的总统候选人,他们为成为未来白宫的主人正展开最后的角逐。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对于这场四年一次的“驴”“象”竞赛早已司空见惯。不过对美国民众来讲,看看政客们在这场被称作是“赛马”运动中的表演,也蛮有乐趣。应当注意的是,他们对这场竞争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大众传媒的蛊惑。大众传媒借助自身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公众的日常议程,使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选运动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普京将于5月初结束总统任期,而布什的任期将于明年初结束,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7.
尼克松1946年进入美国政界,1952—1960年连任两届副总统1969年入主白宫,出任美国第37任总统,1973年连任,至19:年,因“水门事件”丑闻被迫辞职。从此,他潜心于著述,为美国后各届总统着重在外交方面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握手:打破坚冰时间:1993年11月19日,首次APEC峰会前夕地点:美国西雅图背景:两国首脑的首次会晤;中国因“六四”事件受到西方国家封锁;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急于为选民开拓市场。成果:确定两国外长进行互访、磋商。双方均表示:处理中美关系要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虑,着眼于未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恐怕没有比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更大的“故事”了,而这一届竞选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竞争者——毕竟,二十年来,现任总统不再要求继任还是头一遭,这就更加鼓舞了美国两大主要政党的有志者。作为美国官方广播电台,美国之音从1987年就开始了一周一次的关于总统竞选的专题报道,因为竞选活动极象一场马拉松比赛,虽然第一个主要竞选者杜邦(Pete Dupont)正式宣布参加竞选是1986年9月的事,但另外有些竞选人实际上是从1984年,甚至1980年就已经雄心勃勃地想进入白宫了。  相似文献   

10.
认真读完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感到颇有收获。这本书正文的第一句话是:“在长达近两个世纪以来的新闻出版界与总统的变幻莫测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不变量:即两者的相互不满。”60多万字的著作,紧紧围绕着这第一句话,叙述了在长达200年的时间内,美国39位总统及其行政当局与美国新闻出版界的复杂关系。原书的内容简介写道:本书作者以“精彩的细节描述与犀利的评论相结合”,阐明了新闻出版对于总统行  相似文献   

11.
我在板门店采访□李启美国总统克林顿和韩国总统金泳三1994年4月提出的召开有朝鲜南北双方和美国、中国参加的“四方会谈”的建议,经过一年半之久的拖延和外交磋商,终于在去年(1997年)下半年接连取得进展。8月5日和9月12日在纽约举行了两次预备会议;在...  相似文献   

12.
不仅仅是美国人,恐怕全世界的人 做梦都没想到今年的美国大选会如此充满戏剧性──总统“难产”,选民选总统演变为法官选总统。上海媒体与美国的传媒一样,报道并记录了这一变化的全过程。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次美国大选前,就像对待其他重大国际新闻一样,有所准备,力争像以往一样在“第一时间”将大选的各项结果播报给听众,所以确定了进行式播报的样式。北京时间11月8日早上,上海电台7:00至8:00播出的《990早新闻》节目中,编辑两次安排插播了最先公布的两个州的计票结果:小布什暂时领先;在当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上…  相似文献   

13.
黄振鹏 《新闻窗》2007,(5):114-115
博客现象第一次引人瞩目是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当时,美国人麦特·德拉吉在其个人主页上公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在白宫,一个叫莫尼卡·菜温斯基的女人与美国总统在他椭圆形的办公室内发生了婚外性关系。”①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菜温斯基性丑闻最早的公开报道。短短的几年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海湾地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正规战争,一次是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另一次是1990年的“吞并科威特之战”和随之而来的“解放科威特之战”,而发动这两次战争的都是这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相似文献   

15.
在一辆象征着美国“经济政策”的小轿车里,卡特总统正驾驶着方向盘:在车厢后座上,坐着美国政府两位高级顾问: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和参议员帖迪·肯尼迪(即爱德华·肯尼迪)。这两位总统“智囊团”的人物都在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个叫卡特把车开向左方,另一个叫往右边驶……而卡特脸上露出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的表情。这是刊登在今年一月二十九日美国《新闻周刊》上的漫画(见图一)。画家瑞特以写实而又夸张的笔法,概括地描绘进入一九七八年的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如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富兰克林·罗斯福早就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出版一旦被驯服并控制在手,将是一种威力无穷的统治工具.他与新闻界12年的关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确实是曾经当过美国总统的“最优秀的新闻记者”,一位“最伟大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7.
熟悉美国政治的人大约都不会忘记,2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由于“水门事件”的曝光而引咎辞职。里根总统由于涉嫌“伊朗门事件”,信誉也遭受了严重损失。现任年轻总统克林顿,在执政不满一年之际,正雄姿英发,准备再展宏图之时,却陷入了一场纠缠不清的“白水门事件”,重蹈前人覆辙。目前,“白水门”一案已愈演愈烈,在美国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文将此案已经调查确证的初始原委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焦点问题编译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欢迎总统到中国长城来”1998年6月28日,北京怀柔县境内的慕田峪长城。万里无云,骄阳高照,气温直逼摄氏35度,这是北京地区人夏以来最热的一天。这天下午2时许,应江泽民主席之邀前来访华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兴致勃勃地乘索道登上了慕田峪长城。早在这里迎候的外交部礼宾司官员指着一位中年人,对克林顿说:“这位是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是专程给总统先生介绍长城的。”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25日,正是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的前一天,全球各大传媒此时已把克林顿的这一次中国之行作为报道的焦点。晚7:00,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有关克林顿访华的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晚新闻的主角。当播音员说到,美国各大媒体均十分重视克林顿的这一次访问,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报道时,忽然,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份杂志醒目的封面: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微笑着的合影照片。封面上部,“海外星云”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0.
一在美国,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的名字老幼皆知,家喻户晓。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75—1977年连续三年举办的关于美国领袖人物的典型调查中,他均当选为“美国十位最有影响的决策人”之一,而且是唯一的一位新闻记者。在这同一调查中,他还被选为美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人物”。1972年在美国进行的一次著名人物的信任指数,即在公众中受信任的程度的调查中,克朗凯特遥遥领先,他的信任指数为73%,而美国参议员们的平均信任指数为67%,州长们的平均数为59%,而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为57%。曾有人预言,如果克朗凯特竞选美国总统,他肯定当选。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