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积兴 《科教文汇》2010,(4):128-129
提高听力教学效果仍然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正如传播学先驱卢因(Lewin)所说:“没有比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因此,我们不妨对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来探索听力教学的有效模式。本文将使用图式理论对传达式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模式、学生的语言背景知识对材料理解的影响以及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听力在英语学习各项技能中居首位,在英语的掌握和应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如何有效地提高听力仍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英语语音因素和英语听力的关系出发,通过一些实例分析语音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进一步导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及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贯穿语音知识教学,以帮助学生消除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一些语音障碍,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听力训练在外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对外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在接收信息前与接收信息过程中的能力运用。与之相呼应的,还有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证明,学习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学者指出,进行听力策略的训练,能馋学生更出色地完成听力任务,并最终提高外语听力水平。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外语自学过程中听力策略的运用和及其对策略运用效果的看法进行调查和研究,反思外语听力教学,特别是对学生听力策略的训练与培养,探讨外语教学听力训练的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玉元 《内江科技》2009,30(2):92-92
听力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吸收知识和理解口头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听、说、读、写:听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听力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习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长期训练和积累的过程,本文就教学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改变听力滞后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提高日语听力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与日本的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本文依托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日语听力的对策,从优化听力教学的角度与日语教育者共同探讨日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听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观念是影响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听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听力费时多而收效少,有效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仍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拟结合ARCS动机激励模型探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当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缺乏对有关听力一些因素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通过教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个突破式的通过听力的练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优良的学习环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方法引导下,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寻求到一种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规律的同时,使英语教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王雪 《科教文汇》2011,(23):130-131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全球化,英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听力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更应该熟练掌握。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以往并不将听力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对听力的学习无疑是要特别强调的。所以总结制约学生听力进步的主要因素,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邢立梅 《今日科苑》2006,(4):I0016-I0016
听和读是接受语言信息的两条不同的途径, 而听力理解是语言理解最普遗的形式。语言首先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因此,相对于读来说,听在交际中用得更多。听力理解根据交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交互式听力理解和传达式听力理解(转引自李冬梅,2002)。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力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其中语言背景知识对外语听力理解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语言水平。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对传达式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处理模式、听者的语言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以及认知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记忆与外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记忆的3个阶段感官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紧密相连,共同完成听力理解的任务,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成为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记忆在听力学习中的原理,探讨记忆在外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提出了通过设计练习、复述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主旨的注意与记忆,以达到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的听力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英语英语语言的载体,对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差异对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在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徐琳琳 《科教文汇》2009,(28):132-133
听力理解是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境的丰富内容决定了语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所具有的特有功能。本文试按照何兆雄先生对语境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各类语境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听力学习的困难基于本身的特殊性。所谓的听力理解是语言的输入,但输出是听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汉语思维学习者面临更大困难,除了语言知识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动机、情感因素、元认知策略等,对学生听力投入和学习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李红梅 《科教文汇》2012,(26):125-126
听力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本文从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实质分析入手,以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图式理论为框架,阐述图式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和重要性,并讨论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听力是一个需要听者积极参与,使听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主动的心理过程。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听力理解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主要探讨了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以期改变传统被动的听力教学,通过图式对听力理解的积极作用来激发学生听力理解的主动性,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盛婧 《科教文汇》2008,(4):64-65
现代语言教学研究表明,听是获得语言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交际的前提。“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中,听力位居其一。“听”既是外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同时又是获得其他三种技能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不可置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高教司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语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见,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中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有效提高听力教学的对策,以切实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听力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感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韩国语听力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本文以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大学韩国语专业大三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韩国语听力课堂教学实际,分析了情感因素对听力学习产生的影响,以求从情感因素方面对韩国语听力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既是大学英语学生的共同需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共同目标。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听力材料不同、交际者特点、任务特征、学习者的特征及过程特征。这些因素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其中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记忆力、情感因素和其已有的背景知识等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上述因素对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玉环 《今日科苑》2009,(11):178-178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听力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作为语言输入的一部分,听的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听力也是促成交流的前提和途径。“听”是“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听力水平的提高对英语学习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