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新西兰腊梅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云南从新西兰引种栽培的花卉植物腊梅(Chamelacium uncinatum)新鲜枝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GC/MS技术对腊梅挥发油成分和组成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得到71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 and wiley 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其中67个化学成分,其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7.29%,主要成分为α-蒎烯(31.77%),α-松油醇(5.89%),醋酸香叶酯(4.58%),顺-罗勒烯(4.76%)和(-)-异长叶薄荷醇  相似文献   

2.
黄花败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28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21%,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呋喃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耳挥发油,并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烷类、倍半萜内酯及醛酮类等.  相似文献   

4.
对千山地区满山红(兴安杜鹃)花蕾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分离及鉴定。测得满山红挥发油含量为0.27%。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3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98.9%。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法提取毛老虎茎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毛老虎茎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GC/MS分离检测,共分离鉴定出化学成分19个。首次运用超声波技术从毛老虎茎中提取挥发油,提取速度大大加快,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野生食用蔬菜——臭菜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云南特色野生食用木本蔬菜资源——臭菜(Acacia pennata)的香味成分进行了提取,并运用GC/MS技术对臭菜挥发油成分和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从臭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33个化合物.臭菜挥发油含有大量的含硫化物,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6.80%,主要成分噻啶thialdine含量高达79.51%,是臭菜的特征风味成分,与一般的野生蔬菜香味成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GC-MS法分析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共分离出66个峰,用GC-MS法从中共鉴定了3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以归一化法计算了各个峰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多是烯类。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栾川老君山产中草药冬凌草的挥发油进行研究。用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冬凌草中的挥发油,用GC—MS方法对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从挥发油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河南栾川老君山产冬凌草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了28个峰,确认了14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中药苦豆子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海地区苦豆子全草中挥发油组分进行了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苦豆子全草挥发油含量为1.9%,并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20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65.92%。  相似文献   

10.
应用GC/MS技术对云南产食用香椿(Toona sinensis)挥发性成分和组成进行分析鉴定,从其中分离到57个色谱峰;通过NIST98.Land Wiley7n.1标准谱库检索和文献比较鉴定了其中50个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2.58%.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毕拨挥发油化学成分,在毕拨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共分离出115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81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峰面积的97.83%;主要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成分是α-律草烯(4.44%)、α-姜黄烯(4.94%)、大根香叶烯-d(5.67%)、十五烷(12.30%)、β-没药烯(6.20%)、十七(碳)-8-烯(6.66%)、8-十七(碳)烯(9.29%)、十七烷(9.07%)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并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  相似文献   

13.
薄荷精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宁产薄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得率约为3.0%,并结合GC/MS法对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
槐米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槐米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槐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到3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2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227%.主要包括8-十七碳烯(26.358%),[S-(R^*,S^*)]-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12.093%),石竹烯(11.969%),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8.460%)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68个峰,并确认了这68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51%.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3-己烯-1-醇、顺式-α,α,5-三甲基-5-四氢呋喃-2甲醇、天然壬醛、十六烷、二噻吩乙酸,3-三癸酯、柏木脑、2-乙氧基丁烷、β-紫罗酮、1-乙氧基丙烷、苯乙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十五烷、(2R,3R)-(-)2,3-丁二醇、杜松烯、六氢合金欢丙酮、(E)-呋喃基芳樟醇氧化物,以上十六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66.78%.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并探讨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挥发油对6种污染菌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蒿中提取挥发油,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三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5、28、24种成分,相同成分17种,其中开花期黄蒿挥发油种类和含量较多.共有成分主要是篙属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Caryophyll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金合欢烯(Farnesene)、甜没药萜醇(Bisabolol)等.  相似文献   

17.
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出5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3%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茵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鉴测出茵陈挥发油含有4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份的83.2%。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潮州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Jiao gan’)果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利用比重瓶法等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等理化性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受试菌株,观察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对各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挥发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89%,主要为:D-柠檬烯(93.75%)、β-月桂烯(2.46%)、β-芳樟醇(1.55%)、α-蒎烯(0.57%)、乙酸乙酯(0.34%)、3-蒈烯(0.14%),α-水芹烯(0.05%),4,5-二甲基-2,6-辛二烯(0.0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的相对密度为0.83,折光率为1.47,酸价为7.29,过氧化值为8.33 meq/kg,含皂量0.07%.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抗氧化性分析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其IC50值为50.16μg/mL.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可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或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其提取率为5.05%,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到的132个成分中,鉴定出6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84%,其中主要成分为1-乙烯基-1-甲基-2,4-二(丙-1-烯-2-基)环己烷(6.33%),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4.40%)和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