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为尽快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亟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型大学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支柱作用。该文基于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突破、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主要作用和责任担当,分析研究型大学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所发挥的不断扩大数量的规模优势、丰富科技创新资源和学科体系交叉融合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设备自主研发、科研成果重大突破和建设有组织科研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以更好地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
通选课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校区大学通选课的建设比单校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如何克服多校区大学的缺点,充分利用资源建设通选课,是多校区大学通选课建设的重要课题。北京联合大学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多校区大学通选课建设的体系,同时对多校区大学通选课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很多大学进入了多校区办学的发展阶段。作为大学重要内涵之一的校园文化,其建设和传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学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本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从其在不同校区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出发,总结了其成功经验,探寻了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途径。在多校区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以师生为主体着力建设,而且要重视在校园文化精神不同校区的传播和互动。  相似文献   

4.
地方     
贵州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9月1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在会上做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常务副省长谌贻琴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会议对贵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部署。赵克志在讲话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两校区办学管理体制机制是我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研,我们对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并在考察和分析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高校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近几年来,河南理工大学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致力于理念、机制和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型大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亟需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提供战略支撑。应用研究型大学聚焦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导向的科学研究和区域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功能。东莞理工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布局,持续强化办学顶层设计的前瞻谋划,在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布局建设特色化学科专业集群、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探索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略论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重要而又独特的资源体系。本文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角度,根据大学发展及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创新资源的要求,提出大学必须加强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阐述了其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研究型大学加强资源能力建设的机制设计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建设有赖于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责无旁贷.当前,我国大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源于大学科技发展存在政策性障碍,特别是面对国家新的科技战略需求,现有的大学科技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愈加明显.故建议转变政府管理大学科技活动的机制和方式,通过政策调节大学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