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56):39-40
<正>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因此,文言文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的几块园地中,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文言文的教学改革显得沉寂冷清,绿意难寻。"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部分,在考试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学习文言文也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部分,怎样才能像读现代文一样轻松地阅读文言文?怎样才能在考试的文言文部分拿到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对字词句章的条分缕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接受,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文言文自身的生命力,浪费了极好的学习素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其"四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在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化课堂中顺应新课改的结果,可以让中学生通过文言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文章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策略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块系,由于在教材的编排上,两类文章自成体系,从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中现代文知识与文言文知识的脱节。其实,文言文是现代文的基础,现代文是文言文的延伸,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教师应在教学中着力体现两者的关系,使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互相渗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时知其源,学习古代语言时有兴趣。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丰厚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可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一般会感到比较枯燥,认为文言文难学难懂。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学习文言文,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重在诵读,小学文言文教学更应如此。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可以说是进入文言文学  相似文献   

7.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呈现出文言文与现代文混编式单元结构新体例,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融合教学成为语文人关注的新动向。立足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双重背景,教师在文言文与现代文融合单元的实际教学中,可以教学目标的融合设计来实现核心素养任务化,以教学方式设计的融合来实现学习任务情境化,以学习方式的融合来实现情境学习活动化,以评价内容的融合来实现学科素养导向化,从而最终落实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语文教学,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学相比较,学生对现代文学习的兴趣要浓,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显得比较淡薄,学生往往不是那么积极地参与文言文阅读感悟的学习,尤其是对文言文实词、虚词之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是那样透彻。作为语文老师,也作为语文教学,需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做文章,只要能够激发起一个个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那让学生理会文言实词、虚词之意义和用法则应当就是游刃有余的了。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加入了难度较大的也较有深意的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时还会觉得比较轻松,可是当他们学到文言文时就会感到有一些困难,很多初中生会因为学习内容的难度较大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和情绪,因此,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针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用古"指的是运用文言文促进"非文言文"的教学。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对待文言文,要古为今用,才能继承宝贵遗产,为社会发展服务。语文教学中要让文言文与现代文相得益彰,才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语言,并促进现代文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文言文常被作为现代文教学的"催化剂"而广泛使用。一、对照原著,感悟经典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表意文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与传统精神,应是高中语文教学常抓不懈的任务之一。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却存在着弱化汉字教学的不良现象。为激发学生汉字学习兴趣和提高语文素养,需要在日常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中进行随文释字,在日常作文练习和文字材料的批阅中集中解析高频错字,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随手拍”活动,在生活中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周林 《语文天地》2014,(5):43-44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瑰宝,因其语言的简约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而成为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学好文言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文言文教学备受重视,在高考试卷也一直占有较大比重的主要原因。就江苏省高考而言,如果算上古诗鉴赏与名篇背诵,古诗文在整个语文试卷中占37分,与38分的现代文阅读分庭抗礼,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高三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哪些特点,又应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4.
日前,在学校的语文教师中针对"现代文、诗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你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有90%的教师视现代文教学为畏途,宁愿选择古诗文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急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文言文是现代文的源泉,也是我们汉族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言文的母语教育,称不上完整的母语教育。可是,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在考试中很容易丢分,长此以往,就容易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知识,最为重要的便是学习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彩霞 《教师》2011,(26):65-66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文言文是现代文的源泉,也是我们汉族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言文的母语教育.称不上完整的母语教育。可是,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在考试中很容易丢分,长此以往,就容易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知识,最为重要的便是学习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职教育越来越突出技能培养和学生对学习语文特别是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的现状,本文结合讲授《崤之战》的教学实践,阐明用讲现代文的方法讲授文言文,重点突出文章艺术特色的讲解,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教益。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占据重要地位,文言文是我国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从千百年前流传至今,传递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探讨学习高中文言文的重要意义,其次对于我国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