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古树烟笼的笔架山下 ,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学校 ,那就是深圳市华富中学。当你走进校园时 ,那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德之铭”、“智之光”、“体之魂”的壁画群 ,会让你肃然起敬 ;那曲折回廊的名人塑像 ,会让你心驰神往 ;那层层楼宇镌刻的名言木雕 ,会让你心智闪亮 ;那琳琅满目悬挂于大厅的百幅古典诗文书法 ,会让你爽心悦目 ;那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百米文化墙报 ,会让你赞叹不已。浓郁的校园文化以无声的语言、流动的乐章滋润着你的心田。更让人心仪的是华富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对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以“大胆探索 ,小心求证”的态度 ,摸索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读”。就中考这一特殊环境而言,根本不可能让你领悟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之真谛;也不可能让你感受到“熟读成诵”之魅力。所以我建议在做有关中考现代文阅读时,应采用以下两种读法: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这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这里摇曳着一片柔和的烛光,烛光中传出琅琅书声,烛光里映射着一个坚强的身影。当你走进吕梁职业中专,漫步于美丽而整洁的校园,你就会感受到一股春风般的温暖,感受到一种清爽和静谥,一种文明与健康,一种严肃与神圣。那“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那“发扬传统美德,培养四有新人”的校训,正让每个学生走上成功之路;那洋溢在师生脸上的喜悦之情,会使你体味到置身于春日花园中的温馨与惬意。尤其是当你伫立于那一排排、一座座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时,会使你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相似文献   

4.
“过剩”是一种自然界和社会中时有所见的现象。雨水过剩,农田要涝;高档房子多了,卖不出去;大商厦过剩,就要倒闭;营养过剩,就会有许多“胖墩儿”;冗员过剩,企业可就有破产之虞了。“过剩”,实际上是浪费。“人十之,己百之”,这话不错。勤勉有加,但要细算算账,可能也有“过剩”之嫌了。人家用十分力干了的事,自家却要十倍于人。笨鸟固然是先飞了,倘人家一如“龟兔赛跑”的兔子早早地去睡了大觉,那倒罢了,倘不是———而是用那九十分的力气做了许多其他的事,自家可就不一定合算啦!己不如人,人十之,己能不能二十之三十之…  相似文献   

5.
刘淑彬 《小学生》2010,(9):25-26
微笑是无声的语言,是友好的见面礼。当你走进宾馆、饭店总有迎宾毕恭毕敬地微笑着说:“欢迎光临”,那甜甜的微笑总让人身心愉悦;当你走进校门来到教室,总能听到“老师早、老师好”的问候,那一张张笑脸像绽开的花朵,总让人喜形于色;当你见了同事和朋友,总会微笑着打招呼,一个微笑让彼此都快乐。  相似文献   

6.
职场中,有些口头禅会让你讨人嫌,而你,可能还并未觉察…… 口头禅之“没劲透了” 同事外号“王菲”,那姿态,一个字——酷!“王菲”的口头禅也酷——“没劲透了”。  相似文献   

7.
陈文银 《教书育人》2005,(1):101-101
听名师昕作观摩课,常令我们一唱三叹,拍案叫绝。欣赏北京市特级教师王欢执教的作文课《宝贝》,你会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句话有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她那充满魔力的话语和笑容深深折服;你会被她欲擒故纵,  相似文献   

8.
乔虹:给你写信很难,笔尖凝住了,写不动了,我要好好想想。记得那次在办公室和常爷爷商量去赵村乡的事,你的谈吐和你的工作能力让我注意到你。那次活动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我很满意。以后,你成了我有力的臂膀,班里的工作少不了你的参与,你的热情、大胆、泼辣,你的敏锐、灵活、认真,让我对你多了一份信任。记得我们一起策划听钟声活动,那难忘的跨世纪的钟声将一生萦绕在我们心中;记得我们一起商量“爱心之约”活动,从策划到实施的每一个步骤你都积极参与,那是我们最成功的合作;回想起你打电话告诉我的每个好消息,那种自豪与得…  相似文献   

9.
网上聊天的时候,对方常常会抛过来一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字符串。其实那是缩略语,是“网虫”们为提高打字速度而“发明”的,久而久之,便成为网上的通用“语言”。你看看下面这些:  相似文献   

10.
再攀高峰     
走过了坎坷,你变得富有;经历了磨难,你感悟出人生。从此,你变得坚强无畏,铁骨铮铮。你痛恨堕落,鄙视平庸,于是开始追赶太阳,寻找光明。你说你的一生都在寻梦。那高山上的冰清玉洁,那蓝天碧海的宽广深邃,都是你无限的憧憬。从书本中,从生活中,你如饥似渴,孜孜以求;谦虚谨慎,解读人生。人生是一本大书,很难读懂,你却将其淡化成两个字:真诚。真诚地学习,真诚地生活,真诚地热爱生命。因此,一切都变得简单明朗,自如轻松。“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趋之若鹜的日子里,你独上高楼,捧一卷在手,让自己融化其中。任日…  相似文献   

11.
变"职业倦怠"为"职业眷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曰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人们称之为“职业倦怠症”或“职业高原期”。实际上,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此种现象也并不鲜见:工作了几年的老师走进校园,孩子们一声清脆的“老师好”恐怕再也无法让你有丝毫的心动;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那感情纯真的诵读有时也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感慨万千:“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中必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任何时候都会获得回报,你往往会感动于你付出真爱后所获得的惊喜。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妹     
<正>我家养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调皮得很!你坐着看电视,她会吵着要看“汪汪队”;你去写作业,她又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你无可奈何,去把电视关了,她又会用超高分贝放声大哭;你气急败坏,拿出玩具让“猴子”自己玩,她又让你陪她玩……唉,这只“猴子”,就是我五岁的二妹,她调皮得很!欢迎来看我的“二妹日记”。  相似文献   

14.
提起哈尔滨,你一定会说那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有百花吐蕊的春天,鸟语花香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可是你知道吗?冬天的哈尔滨是冰和雪的世界!如果你是在冬天来到哈尔滨,你可一定要去看看“冰雪大世界”,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那里布满了冰灯、冰房子,到处是冰雕、雪雕,成了冰的海洋、雪的世界!从远处看那五颜六色的冰灯,像一座座流彩的宫殿,近看就更美了,那“八仙”裙袂欲飞;那猪八戒腆胸叠肚,叫人啼笑皆非;那连绵不断的“火焰山”,雄伟壮观;那高大巍峨的长城蜿蜒盘旋;那长长的“迷宫”更是我们的乐园;那颇具趣味的…  相似文献   

15.
每当提到电脑,人们就会想起它那呆头呆脑、漠无表情的模样。尽管与其他许多大大小小的机器相比,电脑显得更聪明、更听人的话,但这种“听话”也仅仅是“例行公事”,只不过是循规蹈矩地执行事前编好的程序而已。如果你用电脑工作了老半天,累了,它也不会安慰你只言片语;如果你取得了佳绩,它也不会向你表示祝贺和赞美。如果能够造出一台感情丰富、和蔼可亲、能与人们进行感情交流又善解人意的电脑,你肯定会感到很开心。说不定你们还会成为知心朋友呢!令人欣慰的是,科学家正在为此忙活着。为了使电脑显示情感,科学家首先从让电脑屏幕…  相似文献   

16.
自古就有“肥差”、“瘦差”之分。官场之“肥”,肥在中饱私囊;商场之“肥”,肥在垄断福利;娱乐之“肥”,肥在“眼球效应”。若捞得一“肥差”,恐怕你不想让口袋鼓都难。英语中,俚语“gravy train”指的就是“肥差、美差、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赚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6,(2):84-85
与人打交道,向别人介绍自己,这是大家懂事以后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事情:叔叔阿姨们会问你的名字年龄;老师会让你当着全班人的面做自我介绍;就连很多同龄人也会向你打听你的基本情况……这对一些天生大胆、大方的同学来讲可能不算什么;但是生性腼腆、胆小的同学们呢?让我们先看一下《交际剧场》,体验一下甜甜那一整天的尴尬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写读后感,首先是精读,然后是找准所感。但读与感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的。“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品味和接受感染的过程,也就是寻找那最让你心动,产生共鸣的“感触”的过程。这里,“读”是前提,“感”是关键。没有“读”,你的“感”就失去了依托;而没有“感”,你的“读”也就失去了意义。“感触”从哪里找?当然从原作中找。但是,你找准了“感触”之点,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还要善于借题发挥,谈出你的独到见解来。具体而言,还要注意三点:一是目标要明确,即针对性强。二是要量力而行,恰到好处,对我们同学而言,最好…  相似文献   

19.
[简评] 问人间“情”为何物?在本中不难找到答案。本贵真,本即以真取胜,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老师,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全围绕一个“幸”字展开。以“你”对我的关心为明线,以“我”对“你”的变化为暗线。一张一弛,扣击读的心灵。让真情缓缓舒展。一切都在自然中发展,一切都在不经意中延续。笔法细腻,平淡中见真情;细节连缀,细微处显爱心;再现情境,历历在目。情之深,可感;情之切,可察;情之浓,可品。这是对“情”的珍爱,更是对“真”的颂扬。是一篇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20.
欣赏孙建锋老师的阅读教学,你会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有切肤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你会被师生间那充满魔力的对话深深折服。孙老师用自己饱含魅力的语言,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的语言似汩汩泓泉倾心而出,爽心明智;震撼了听课老师们的心灵,让他们产生了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